翌日清晨,村里的空气都带着一丝甜味,连李大婶遛弯时都乐呵呵地说:“昨晚那场烟花放得好啊,比我儿子娶媳妇那年还热闹!”
苏糖听见时正蹲在院子里翻看自家的辣椒苗,闻言不由得笑出声:“大婶,您这是实锤了我和陆云驰比你家喜事还喜事啊?”
“那可不!”李大婶拍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糖丫啊,现在村里人都服你了,不止是因为你人好、做饭香,还因为你有本事。你瞧瞧咱这村,要不是你俩折腾出个辣酱厂、搞了电商,哪来这么多人上山来买菜、买酱?”
苏糖心中一动。确实,自打她的辣酱视频爆红,又开起首播,村里不少年轻人回来帮忙,陆续也有农产品卖出去了。但她清楚地知道,单靠她和陆云驰,能做的终究有限。要真正让这个村走上致富路,就不能只有她一个人在战斗。
于是,当天下午,她把陆云驰从村委会“拽”回来,两人围坐在厨房的小圆桌边,桌上摊着笔记本和草稿纸。
“我想成立一个合作社。”苏糖开门见山。
陆云驰眉梢一挑,显然没有意外:“说说你的想法。”
苏糖摊开手绘草图,一边指一边说:“你看,咱们现在的辣酱卖得不错,但每次生产都要依赖村民的原材料,有时候他们送来的是老辣椒、有时候是青的,品质很不稳定。如果我们能把辣椒种植标准化,就能保证产品品质。”
“你打算让村民按你标准来种?”陆云驰很快抓住重点。
“对!”苏糖点头,“前期我们可以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让他们负责种,产出的辣椒我们统一收购、统一定价。后期除了辣酱,我还想做酒酿、腊味、果干,产品多线走,合作社负责生产、我负责品牌和销售。”
陆云驰沉吟了一下,点头:“思路很清晰,但光靠你一个人,拉不动全村人。”
“我知道。”苏糖眼神发亮,“所以我想先从年轻人开始。村里不是有几个年轻人去年返乡了嘛?还有那些在外地打工但想回村干事的,先把他们组织起来,给点分红,让他们看到希望。”
“你想怎么组织?”陆云驰提问。
“我们成立一个临时筹备小组,先搞一轮小规模试点。我来定产品方向,你负责政策手续,必要时还得上镇里跑通关系。然后……我们也需要找人设计包装、拍宣传视频,这一块我负责。”
说着,苏糖打开电脑,调出了一份PPT草稿,上面竟然己经列出详细的项目分工和时间节点。
陆云驰看着她专注的神情,不禁弯了弯嘴角。他的糖,果然不是只会炒菜的“村花”,她骨子里藏着野心和行动力。
“我们可以把合作社取个名字。”苏糖忽然说,“要不,就叫‘山青合作社’?”
“山青水秀,万物生长。”陆云驰点头,“挺好。”
—
第二天,两人迅速行动。
苏糖召集了几名平时帮过忙、思想活络的年轻人来家中开了个小型座谈会。包括之前卖辣酱视频剪辑的小吴,做过电商客服的小叶,还有刚从城里辞职返乡种果树的小高。
“你们想不想在村里扎根,又能赚钱?”苏糖开门见山。
“当然想!”小叶眼神一亮,“我之前在电商公司干客服,一天坐十个小时,一年下来连老板的影子都没见过。现在虽然回来种菜,但总觉得孤军奋战。”
“我想尝试做果酒。”小高说,“去年山上野果特别多,可惜烂了没人要。”
苏糖把她的合作社构想分享出来,几人当场点头如捣蒜,场面热烈得像场小型创业路演。
“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干?”小吴问。
“第一步,建个微信群,名字就叫‘山青合作社筹备组’。”苏糖斩钉截铁,“第二步,我会把辣酱、酒酿、果干三类产品线细化,咱们试点试产一批样品出来。第三步,陆云驰会去镇上跑审批手续,我们要正规化经营,不能搞小作坊那一套。”
“要不要注册个品牌?”小叶提议。
“当然要。”苏糖笑了,“这块归我,我认识人。”
—
晚上,苏糖和陆云驰坐在院中,月光洒在两人之间。
“你说,咱这合作社真能办成吗?”她低声问。
“对你我有信心,况且即使失败了也没多大关系。”陆云驰轻声回答。
“我不是怕失败,但我是怕村民们再失望。”她握紧手中的笔。
“那就别让他们失望。”他将她的手包在掌心,“我们一起,加油!”
—
(http://www.220book.com/book/RE3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