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局考察队走后不到三天,县里就派人送来了一份正式文件,文件上盖着鲜红的印章,标注着“重点扶持乡村振兴合作社试点项目”。
这意味着,苏糖和陆云驰带领的“山青合作社”正式被纳入了政府支持体系。
而就在当天傍晚,一辆不起眼的灰色小车缓缓驶进村口,车门打开,下来一位戴着眼镜、穿着布衣的中年男人,一手提着帆布包,一手拿着草帽,怎么看都不像是政府派来的干部,更像是个普通的农村老百姓。
“您好,请问这里是山青合作社吗?”
苏糖正准备收摊,看见来人,忙上前问:“是的,您是?”
“我姓宁,宁远,是县农业局推荐的技术专家,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会驻点在你们合作社,协助你们进行种植规划和产品研发。”男人笑着递出一张工牌。
“宁老师!早就听说过您了!”陆云驰的眼神一亮,立刻伸手接过那张工牌,“我们正缺一个像您这样实干的技术员,欢迎欢迎!”
“什么欢迎不欢迎的,咱们乡下人讲究的是一碗饭一口酒,只要你们不嫌弃,我就扎根在这了。”宁远说着,顺手从包里掏出几本厚厚的技术资料,一本本铺在合作社的长桌上,“这是我自己整理的土壤分析、辣椒病虫害防治手册,还有几种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介绍。”
苏糖一看,眼睛顿时亮了。她拿起一本标注着“本地果酒酿造与配方研究”的资料,像捧着宝贝一样,“宁老师,您是搞科研的吧?”
“呵,科研也没那么高深,我是搞农业推广出身的,以前在乡镇蹲点蹲了七八年,后来才调去县农业局做技术顾问。说实话,我早就烦了坐办公室的日子,这次来你们这儿,是我自请下乡的。”
“好人啊!”李大婶刚好路过,一听这话拍着手首夸,“这年头肯扎根农村的人不多了,我们村今天是走运咯!”
宁远笑着摆摆手:“别给我戴高帽子,先让我看看你们的辣椒地。”
说干就干,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退伍军官的小辣妻乡下种田暴富了 陆云驰立刻带着他去了合作社的种植基地。一路上,宁远边走边低头观察土壤,用指甲抠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前嗅了嗅,然后又随手拈起一株辣椒苗,看叶片颜色和茎干强度。
“你们这片地的底子不错,就是灌溉系统太简陋,水分供给不均衡,估计是靠人工挑水?”宁远皱眉。
“是的,前期投入不多,全靠村里青壮年每天用桶提。”陆云驰坦白。
“这不行,长期下去会影响植株的产量和品质。”宁远拿出本子记录,“我要重新帮你们画一份种植图,做个滴灌系统改良的计划,另外,辣椒品种也建议换一部分,‘二荆条’虽香但不耐病,我有一个低辣但高产的品种,可以混种。”
“太好了!”苏糖从后头赶来,“宁老师,您要是能帮我改良酒酿和辣酱的发酵曲,我能跪谢您!”
“别跪别跪,我老腰扛不住。”宁远爽朗地笑了,“我研究过你们的视频,那款辣酱的核心应该是那一味天然发酵曲,想要稳定品质,得靠恒温恒湿环境,还要统一发酵时间,我可以给你们做一个简易恒温房。”
“真的?!”苏糖几乎跳起来,“那太棒了!我正愁天气一热,酱就变味!”
“所以我来就是帮你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宁远边说边转身看向远处的农田,夕阳洒在他的身影上,那布衣背影,竟有种说不出的安稳感。
从那天起,宁远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天天泡在田里和作坊中。一会儿测土壤PH值,一会儿教村民如何辨别根腐病,还指导苏糖把传统的手工酿制流程标准化,甚至还自己动手制作恒温箱的雏形。
“宁老师不是一般人。”陆云驰对苏糖说,“他是我们合作社下一阶段升级的关键。”
“嗯。”苏糖望着远处戴着草帽蹲在田头的宁远,心中涌上一阵热意,“我们终于有了真正的技术力量。”
而此时的村子,也因为宁远的到来和政府的持续支持,开始真正发生悄然而深刻的变化。种田不再只是“刨食”,合作社也不仅仅是“凑热闹”,一场扎根土地、回报村民的产业革命,正在这片山青水秀中,悄然酝酿。
(http://www.220book.com/book/RE3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