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晒谷场上,微风拂过稻穗的清香尚未散尽,那名匆匆赶来的村民一句话,便让众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南坡那边……又发现了新的可疑脚印!”
苏瑶与楚逸对视一眼,前者立刻镇定下来:“带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快步向南坡方向而去。昨夜赵老栓被控制后,村中人心初定,但此刻的新发现,仿佛又在提醒他们,风波未平。
南坡位于村庄东南角,地势略高,土壤肥沃,是明年春耕的重点区域之一。此时,几处新翻的泥土格外显眼,旁边果然留有几串凌乱脚印,深浅不一,像是匆忙踩踏所致。
“这脚印比寻常人的要小一些。”楚逸蹲下身,仔细观察,“而且步伐急促,不是本地人常穿的草鞋。”
苏瑶也蹲下来看了看,眉头微蹙:“看来赵老栓虽被抓,但他背后可能还有人在暗中行事。”
“你是说……他不是一个人?”楚逸语气凝重。
“可能性很大。”苏瑶站起身,目光投向远处的田埂,“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确保种子安全、技术推广顺利进行。否则,就算抓住一个赵老栓,也无法真正守住这片土地。”
几天后,随着县衙派人前来调查赵老栓案情,村里逐渐恢复平静。而与此同时,一场更广泛的变革正悄然展开。
周边村庄听闻东岭村种植新法成效显著,纷纷派代表前来取经。更有几位开明的地主主动上门,表示愿意合作推广新作物。苏瑶和楚逸忙碌起来,一边接待来访者,一边整理出一套详尽的种植手册,图文相辅,便于参详。
“你们这个‘土豆’,真能种出这么大个儿的?”一位外村长者捧着刚挖出来的一个土豆,满脸不可思议。
“可不是嘛!”楚逸笑着接过话头,“这东西耐旱,产量高,关键是吃法多,煮烤炖都能成。”
“那得怎么种?咱那儿土质偏沙,怕不养根吧?”另一位年轻人追问。
苏瑶笑着递上一本竹简:“这是详细的种植流程,包括选地、播种、施肥和防虫。你们可以先试一小块地,等有了经验再扩大规模。”
村民们围坐在田边,听着讲解,认真记录。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映出一张张朴实而期待的神情。
就在大家听得入神时,一名年轻男子忽然举手问道:“苏姑娘,你有没有想过改进灌溉方式?像我们那边山高水远,靠天吃饭的日子太苦了。”
楚逸轻轻拍了拍苏瑶的肩膀,目光温柔而坚定,轻声安慰道:“莫要思虑过多。如今你最紧要之事,便是将这新农技推广开来,让更多人免受饥寒之苦。至于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自有天理昭彰,善恶有报。”
苏瑶眼神一亮:“这个问题我一首在考虑。其实,我想试试用竹管引水,再配合梯田改造,或许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真的可行?”男子激动地问。
“眼下尚在试验之中,然吾坚信,只要肯动脑筋,便无不可克服之难题。”
这一番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
午后,村长亲自设宴款待来访的客人,席间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饭后,众人又在楚逸的带领下参观了几块试验田,亲眼见到玉米长得齐腰高,水稻颗粒,无不惊叹连连。
“回去之后,我也要在咱们村划出一块地来试种。”一位地主拍着胸脯道。
“那就欢迎随时来交流。”苏瑶微笑回应。
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己是傍晚,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霞。苏瑶站在村口,望着远方蜿蜒的小路,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
“你还在担心南坡的事?”楚逸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轻声问道。
“嗯。”苏瑶点点头,“赵老栓虽然被控制住了,但那些脚印……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苏瑶微微侧首,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轻声问道:“那你呢?你会一首伴我左右吗?”
楚逸脚步猛地一顿,旋即缓缓点头,眼神中满是深情与坚定:“我会,此生不离不弃。”
晚风吹起他的衣角,也吹动了苏瑶鬓边的一缕发丝。两人沉默片刻,谁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走着,仿佛这条路,能通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回到家中,苏瑶开始整理今日的反馈意见,并将那位地主提到的闲置土地情况记在笔记里。她知道,接下来的工作不会轻松,但只要有人愿意尝试,就有希望。
第二天清晨,几名外村的年轻人早早来到村口,请求学习灌溉技术。苏瑶安排他们在试验田旁搭建了一个临时讲堂,由她亲自授课,楚逸协助演示操作方法。
“这竹管引水的关键在于高低落差。”苏瑶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只要找准水源高度,就能让水流自然流淌到低处的田里。”
“那要是地势起伏大呢?”有人提出疑问。
“那就分段铺设,中间加设蓄水池,这样既节省水量,又能均匀分配。”苏瑶耐心解释。
课程结束后,几位年轻人围着她请教细节,其中一人忽然说道:“苏姑娘,听说你还研究了一种新的堆肥法,能让土地更肥沃?”
“是有这么回事。”苏瑶点头,“不过还在试验阶段,效果还需时间验证。”
“那能不能让我们也参与进来?我们也想为村子做点事。”
苏瑶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心中一阵暖意涌起。她知道,真正的改变,从来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无数人共同推动的结果。
就在这时,村长派人送来一封请帖——
“府城官员有意推广新农技,请苏姑娘前往一叙。”
楚逸看完信,皱眉道:“你要去府城?”
“看来是躲不过了。”苏瑶接过请帖,嘴角微微扬起,“这或许是件好事。”
楚逸沉默片刻,最终点头:“那我陪你一起去。”
“也好。”苏瑶看着他,“有你在,我心里踏实些。”
窗外的阳光透过竹帘洒进屋内,照在桌上的笔记上,字迹清晰可见:
“农业之兴,在于科技;科技之传,在于人心。”
门外传来孩童嬉戏的声音,远处的田地上,几只麻雀正啄食着掉落的稻粒。村庄的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苏瑶合上笔记,望向远方,眼中满是坚定。
(http://www.220book.com/book/REO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