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郑辰的脸上,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翻身起床。镜中的年轻人身着熨烫整齐的衬衫,领带系得端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工作日,基层政府部门的公务员。
昨晚他几乎彻夜未眠。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大学课堂上老师讲述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还有公务员考试时答出的那些关于服务群众的铿锵誓言。此刻,他反复检查公文包里的入职材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待人谦和”“主动学习”等自我提醒,仿佛每个字都是他即将踏入的新世界的通行证。
推开办公室大门时,郑辰的呼吸微微滞住。陈旧却整洁的办公区里,十数张木制办公桌排列整齐,墙上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几位同事正低头处理文件,键盘声此起彼伏。他礼貌地扬起笑容:“大家好,我是新来的郑辰……”声音却在半空中消散,回应他的只有几缕漫不经心的目光。
一位中年女性瞥了他一眼,继续在表格上勾画;斜对角的老同志推了推眼镜,嘴角似有若无地动了动,算是打过招呼。郑辰的脊背微微发僵,掌心沁出薄汗。他原以为会迎来热情的接纳,或是前辈的殷切指导,但此刻空气里漂浮的沉默,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罩住。
“小郑啊,过来一下。”主任的声音将他从尴尬中解救。跟随主任走进里间办公室,郑辰看到堆积如山的档案盒——泛黄的纸质文件、散落的会议纪要、蒙着灰尘的卷宗。“这些档案需要整理归档,按照年份和类别分类,尽快完成。”主任指了指角落的档案柜,“这是你近期的任务。”
郑辰点头应下,却隐约捕捉到主任眼底一闪而过的意味不明的神色。他本以为会被分配到参与政策制定或基层调研的工作,没想到第一份任务竟是如此“基础”。但转念一想,或许这是必经的历练,整理档案也能了解部门历史与工作流程。
当他真正站在档案室时,才意识到这“简单”的工作远非想象中轻松。档案室狭长阴暗,霉味混着旧纸张的气息扑面而来。成箱的档案随意堆叠,有的文件因潮湿粘连成块,有的散页上甚至爬着细小的书虫。郑辰戴上手套,开始逐份翻阅。
起初他只是按年份分类,但很快发现其中蹊跷。一份2015年的项目审批文件,关键页却缺失了签字栏;某次重要会议的纪要,参会人员名单被涂改过,痕迹虽淡,却清晰可见。郑辰心头泛起疑惑,正要记录这些异常,却被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惊得手一抖。
“小伙子,这些档案啊,有些东西别太较真。”老张是部门的老科员,此刻倚在门框上慢悠悠地抽着烟,“该补的补上,不该管的别多问。”
郑辰愣住,喉头滚动几下,却不知如何回应。老张吐出一口烟圈,指了指角落的一沓空白表格:“有些年份的档案缺得厉害,你照着模板补补就行,别让检查的时候露馅。”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黄昏时分,郑辰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盯着手中那份涂改过的会议纪要,指尖无意识地着纸张边缘。档案室外的走廊传来窸窣的脚步声,几个同事匆匆路过,目光有意无意地往他这边瞥。他忽然想起早上入职时,那位中年女性同事朝他使的眼色——当时他只觉得对方是在打量自己,此刻却觉出那眼神里藏着某种警示。
晚餐时,郑辰在单位食堂独自吃着寡淡的饭菜。邻桌几位老同事闲聊的声音飘进耳中:“新来的那个小伙子,被分到档案室了?”“哼,年轻人总得先学会‘规矩’。”他们压低的声音里带着戏谑,仿佛他是一只误入丛林的小兽,正被围观如何适应这片领地的法则。
郑辰的筷子在米饭上戳出一个小坑。入职前的憧憬如泡沫般破碎,那些为民服务的理想,此刻竟被一叠叠疑点重重的档案淹没。他想起大学时辩论赛上慷慨激昂的陈词,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所有预设的热情。
回到办公室加班时,他再次翻开那些问题文件。涂改的会议纪要、缺失的审批签字……若按老张说的,糊弄过去便万事大吉,但心头那根名为“原则”的弦却绷得越来越紧。他打开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下“责任”二字,又重重划掉,换成“现实”。
深夜十点,档案室只剩他一人。台灯的光晕在纸堆上投下阴影,郑辰忽然注意到一份卷宗的备注栏里,用铅笔写着“此事需与王科长确认”,字迹己模糊,但依稀可辨是前任档案管理员的手笔。他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心跳莫名加快。
第二天,郑辰在茶水间遇见那位中年女性同事李姐。她正往杯里添茶叶,瞥见郑辰欲言又止的模样,忽然叹了口气:“小伙子,档案室的活不是埋头苦干就能做好的。”她指了指自己眼角细密的皱纹,“我干了八年,才明白有些‘规矩’是看不见的。”
郑辰心头一动,鼓起勇气问:“李姐,那些被涂改的文件……”李姐迅速打断他:“该补的补,该忽略的忽略。这里的水深,你还没摸到底呢。”她转身离去,留下郑辰在原地咀嚼这句话的深意。
接下来的几天,郑辰在整理档案时愈发谨慎。他开始留意同事间的微妙互动:王科长路过档案室时,总会在门口停留片刻,目光扫过某些特定年份的档案;老张每次“指导”他时,都会特意提到“按模板办事”;甚至主任检查进度时,也只是草草翻过几页便满意点头,对那些明显的问题视而不见。
某个午后,他在整理2018年的扶贫项目档案时,发现一份资金流向表与总结报告对不上。报告中声称资金全部到位,但实际支出明细却显示有二十万元去向不明。郑辰的手开始发抖,他想起入职培训时强调的“廉洁奉公”,想起自己曾对腐败现象义愤填膺的批判。
他鼓起勇气找到李姐,将疑问说出。李姐听完,沉默良久,最终只说了一句:“小郑,你记住,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合理’的糊涂账。”她眼神复杂,像是惋惜,又像是无奈。
当晚,郑辰躺在床上,天花板上的裂纹像一张蛛网。他翻来覆去,脑中不断回响李姐的话。妥协?还是坚持?如果按老张说的做,或许能顺利融入集体,但那些被掩盖的问题是否会继续滋生腐败?若执意深究,又可能成为部门里的“异类”,甚至招来排挤……
最终,他摸黑起身,打开电脑,将那些可疑文件的照片整理成加密文档。他决定先暗中记录,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寻求解决之道。晨光初现时,他望向窗外,眼中重新燃起火光——或许基层的复杂远超想象,但他不愿成为沉默的齿轮,哪怕是最微小的一环。
(http://www.220book.com/book/RF3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