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么理由撒谎?”
宋舟摸着袖中捂得发热的银票,开口试探道:“魏兄,依你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魏斌握着腰间的刀,在屋子里几个来回踱步。
片刻,他打定主意,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锐利:“自然是往齐国走。”
他走到宋舟面前,扬声道:“如今咱们手里有百万银两,又有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这样的配置,足够我们打个一年半载了。齐国大将军萧戚己死,新上任的吴威肯定比不上他骁勇善战,我们趁势东征,看看齐国到底把我们主君怎么样了。”
宋舟双手负于身后,脸上满是不赞同,“可……这未免太冒险了,齐国再怎么薄弱,也是一个国家。我们此举,难道不是以卵击石?”
“那主君呢?我绝不可能叫主君平白无故消失在齐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宋舟看着他坚定的模样,心里暗骂一句。
这魏斌果真是周熠放心交了兵权的人,哪怕周熠不在,也雷打不动地按照原定的计划走。
早知如此,他何必跑到望城蹚这一趟浑水。
宋舟的悔意像潮水般涌上来。
魏斌瞧着他默不作声的模样,突然嘲讽的笑了,“看来宋大人不喜欢我的计划。你有何高见?”
“我想,我们不如往青陵打……”
他话没说完就被魏斌打断,“回青陵?宋舟,你是真不懂打仗。”
“打齐国,谢之忱还能慢慢跟我们耗,要是打青陵,你信不信他明天就能站在你我面前?我可不想提前与他交手。他从太州而来,再从甘州调兵,最少能调出十万的兵。十万对我们五万,这才叫没有胜算。趁现在他还没集结军队,我们先往齐国打,再从拿下的城池中征兵——这才是上策!”
宋舟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却还是不甘心:“可万一……”
“没有万一。” 魏斌打断他,眼神骤然变得凶狠,“我看你不是担心胜算,是打退堂鼓了吧?”
他盯着宋舟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宋舟,我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是敢叛主,我魏斌的刀,可不会手下留情。”
宋舟被他的气势吓得浑身一颤,他看着魏斌眼中的杀意,知道对方说到做到,再摇摆只会自寻死路。
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儿子。
魏斌见他不动,语气冷冷:“既然宋大人没有异议,就把军饷交出来吧。”
宋舟的肩膀垮了下来,脸上满是无奈,却还是缓缓从袖中掏出一叠银票,递到魏斌面前。
魏斌一把夺过银票,粗略数了数,皱眉,“一百万两?”
宋舟紧张地捏了捏袖子,“朝廷只愿意给一百万两。”
“罢了,也不算少了。”
魏斌将银票收起来,拍拍宋舟的肩膀,“宋大人,有你我二人同心协力,主君派给我们的任务一定能完成。”
宋舟捧场的笑了笑,心里的悔意更浓了。
*
青陵。
宋舟被劫一事迅速传到了谢霖这边。
魏斌放出消息,既然不愿拿钱,那就等着给宋成昌收尸吧。
宋妃听到消息后,几近昏厥。
幸存的十几人留在当地疗伤,仅八百里加急送回来一封护卫队长的证词,上面将宋舟在十里坡被劫、银两不知所踪的经过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末了还补充道:“匪徒身手狠辣,像是专门培养的死士。且最后那人说‘谁不是皇家的人了’,实在诡异。”
谢霖双眉紧蹙,视线定格在“皇家”两个字上,久久没有说话。
一旁的宋妃急得快哭出来了,“皇上,信上到底写的什么?是谁害了我父亲?”
谢霖避开了她的眼神,将信折起,“信上并没有说是谁害了宋大人,也没有说宋大人一定死了。朕会派人调查清楚真相,宋妃,你回去吧。”
他这样子分明是知道了什么,却不愿说出来。
宋妃咬着唇,能叫皇上这样包庇的人,她心里只有一个人选。
“是太子吗?”宋妃鬓边的金步摇剧烈晃动,眼中满是惊怒,“皇上,是太子设计谋害臣妾的父亲吗?”
“宋妃,没有证据的事,岂容你胡说!”谢霖脸色骤变,警告道,“你不要太多心了。”
宋妃跌坐在软榻上,声音带着哭腔:“臣妾多心?救成昌的事,以太傅为首的朝中大臣极力阻挠、不愿出钱,其中难道没有太子的意思?”
她用锦帕轻拭眼泪,委屈道:“皇后娘娘自尽一事,太子心里怕是早就把罪怪在我们宋家身上了!可我们宋家哪点对不住他?当年劝他留在青陵做金尊玉贵的太子,不要天天在外打仗奔波,难道不是为了他好?他那么优秀,万一在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皇上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山,该托付给谁呢?”
宋妃越说越激动,胸口剧烈起伏:“偏偏太子和皇后会错了意,以为我们是想夺他的兵权,处处提防我们!如今父亲在楚国境内被劫,除了太子,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与皇家为敌?”
见谢霖似被她说动了,宋妃话锋一转,脸上多了几分恐惧,“皇上,太子容不下宋家,那臣妾该怎么办?靖儿、瑶儿、珩儿,我们那几个年幼的孩儿又该怎么办?若将来皇上万岁以后,臣妾等孤儿寡母的,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谢霖眉头紧紧皱着。
他本要反驳宋妃说太子不会如此无情,可纵观太子平日里的冷硬作风,又想起五年前那场闹得天翻地覆的争吵,心里也不确定了。
太子真的不恨吗?
以己度人,谢霖想哪怕是自己也做不到真的原谅宋妃。
就算事情的起因真的是宋家一片好意,可皇后拔剑自刎的结果是他和太子最无法接受的。
谢霖永远也无法忘记蓉儿躺在自己怀里,生命一点点消失的模样。
而看着母亲为自己自尽的太子,又在想些什么呢。
他不敢保证此事与太子无关,更怕太子真的容不下宋家,连带着他和宋妃的三个子女也受了牵连。
沉默片刻后,谢霖安慰宋妃道:“你别多心,太子不会的。等中秋过后,朕会封靖儿和珩儿为王,挑两块好封地给他们。待朕千秋过后,你就随他们去封地吧。”
这是他能想到的,为孩子们留的最好后路了。
宋妃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光,哭声渐渐小了些,柔弱满身地谢恩道:“臣妾替孩子们谢皇上隆恩。”
谢霖把她扶起,“他们毕竟是朕的孩子,朕怎会弃他们不顾?”
宋妃娇媚地“嗯”了一句,她定了定神,又生一计道:“皇上,臣妾以为,太子行事偏颇,是因为没有成亲的缘故。不如皇上早日为他娶妻纳妾,有了家室牵绊,他就能明白男人三妻西妾是正常的。不管是嫡是庶,大家都是一家人。说不定以后,他对臣妾和孩子们的敌意也会少上许多。”
谢霖闻言,眼中露出赞同之色 —— 他也正有此意,“你说得有道理,成了家,太子应当会更稳重些。”
宋妃声音放软了些:“如果皇上决定为太子的婚事做准备,也请顺带着为臣妾的侄女赐一桩婚事。父亲生死未卜,成昌更是不知命运几何,他就这一个女儿,臣妾希望她能有一个好归宿。”
“你的侄女?那不是太子的……”
“正是她。当年皇上曾把她赐婚给太子,后来太子上门退婚,她至今不肯嫁给旁人。”
谢霖愣了下,随即问:“为何不另嫁?”
宋妃嗔怪的看他一眼,“女儿家的心思最难猜了,臣妾怎么会知道。”
谢霖笑了。
他在脑海中搜索着宋家女的脸,回忆里,她是个温婉端庄的美人,喜欢安静地待在太子的身边。
两人倒是挺般配。
若宋家女是心悦太子不肯嫁给其他人,那他成全了这份心意也未尝不可。
毕竟,有个宋家人在太子的身边体贴照顾,或许能缓和太子与宋家的关系,也能让太子对自己的幼弟幼妹多些照拂。
思及此,他点了点头:“也好。不过太子既己亲自上门退婚,朕再赐婚不合适。这样,等太子回到青陵,让京中适龄贵女们皆来参选太子妃。择前三位,太子选一个正妃,其余两位做良娣。你觉得如何?”
宋妃眼神闪了闪,嘴角立刻勾起一抹欣喜的笑,“皇上圣明。”
她心里清楚,以银霜的容貌与才情,再加上她暗中运作,这三位里面必定有一个位置是银霜的。
哼,谢之忱,你不是很厌恶宋家吗?本宫偏要你娶了宋家的女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RF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