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三叔送麂子腿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章节无错乱精修!
 

阿九一个只有三岁半的孩子,能够改变的只有家人的命运。

在循序渐进之中,让家人摆脱她记忆之中的人生轨迹。

三叔在山上摆的铁猫夹到了一只麂子,因为六月份的天气太热了,他觉得自己一家人吃不了。

怕麂子肉坏掉,就砍下一条腿,穿着雨衣,进了国有林场,找到大塘。

住在洞里的一家人惊怔住了。

三叔孤寂的双眼看着自家二嫂怀里抱着个奶娃,一下子光亮了起来:“娃!娃!你们就是因为这个娃才住到这里来的?”

刘洪成道:“是,为了不被罚款,为了不被搬光家产。

虽然家里也没有多少东西,就是没有才更怕被人搬。”

三叔将麂子腿从肩上拿下来:“昨天晚上夹到的,拿一条腿来给你们吃。”

用青松树枝捆绑着的麂子腿,被保存的很好。

一家人将他让到石屋中,他瞄了一眼,之后点了点头:“这样住着挺好的,比住在村子里的房子里的时候更好。

村子里怕是回不去了。”

他脱下雨衣,满面愁绪,又看了一眼胖乎乎的小娃娃,忍不住笑了起来:“值得啊,这样子真值得。

这块地收了多少麦子?这回应该够吃了吧?”

刘洪成道:“够吃了够吃了,就是再生一个仔都够吃。”

“户口落了没有?不会现在还是黑户吧?

哎,这场雨之后,镇子上也乱套了,怕是不会有人再管这种事儿了。”

刘安宁插嘴道:“是刘憨憨帮忙落的户,他和三哥还来这里吃了祝米酒。

不敢到村子里去叫你们,怕走漏了风声吃不了兜着走。”

三叔笑了一下,笑的有点勉强:“这种事情是要注意,我看你们这里住的挺好,其实适合长期住呢。只要小娃能找到读书的地方就行。”

刘安宁道:“我们家老二在城里读书,明后天雨小一点我就把他接回来。

就怕他在那里被困住,到时学校的米粮吃完了,挨了饿就不好办了。”

三叔听了,笑道:“这种完全不用担心,学校和工厂,大一点的单位人家都会想办法。

怕的就是那些私营小企业,自己解决不了,上面又还没有照顾到,那才是真的危险。”

三叔抽出旱烟吧嗒吧嗒的抽着:“老人和老大家也搬上来了,我过去看过一眼,给他们送了一点炭过去。

他们住在大花紫的那处大防空洞里,洞门口有点潮,要烧上碳火烤一下才行。

你们这边太远了,雨又太大,要不是夹到这只麂子,这么大的雨我都不想过来。”

在阿九的印象中,大概是今年的七月份,奶奶过世,然后兄弟仨为了养自家父亲的问题产生了龌龊。

然后父亲和三叔又为了争同一块宅基地,兄弟两个大打了一架。

两家的大儿子也同时出手,刘安宁和父亲将三叔打伤了,赔了六十七块钱的医药费。

后来两家人至少有五年没有再说话。

首到刘安静上学路上走丢了再也找不到以后,三叔一家子到处帮忙找,才又重新建立起亲情。

但是后来父母相继离世,三叔一家和大哥家走得很近。

青鸟说玄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差不多两三天,三叔家的人就会过来坐一下。

有时候什么也不干,叔伯兄弟就这么沉默的坐着。

坐上一两个小时起身走了,有可能无话可说,就喝点茶。

此时的三叔也就是这么坐着,起码坐了两个小时,之后站起身来准备走。

孔小珰急忙去捡了两大条油纸包着的腊肉递给三叔:“我记得你们去年没有杀猪,多的你也不好拿,就少少的给你一点。

带回去焖个饭什么的,就不用另外加油了。”

三叔家很穷,这几年包产到户了稍微好一点了。

但是他们家每年都杀不了猪,要么是猪瘟病死了,要么是过年的时候一整头的卖掉,反正就是舍不得吃。

他们家大儿子刘安兴,只比刘安宁小一岁。

他们家的房子比阿九家的宽敞些。

皇帝爱长子百姓喜幺儿,最小的孩子当然更会得宠一点。

所以三叔家的房子更宽敞。

但是再宽敞,家里有两个儿子,也还是要在准备一处新房子的。

乡下人想盖新房子只有勒紧裤腰带,吃肉这种奢侈的事,只能靠边站了。

三叔打猎是一把好手,挖陷阱下铁猫,三五天能收获一次。

但是野味特别的瘦,瘦肉越吃越槽心寡涝的,没有油水,一家子吃得黄皮寡瘦。

想靠吃野生动物增肥是不可能的,加上经常吃不饱饭,营养不均衡,一家子的身体都不太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打到了野兽也舍不得吃。

只要能看的都会拿去卖掉,要攒钱盖房,给儿子娶媳妇。

三叔家过得特别苦。

另外一个攒钱方法就是一到冬天三叔就到山上来挖煤,都是偷着挖。

炭山脑下面有土煤,村里人时不常的会跑来挖上一点,拿回去烧一个冬天。

有那些不愿意挖的就请三叔挖,一牛车煤炭多的三十少的二十。

就是靠这点钱一年一年的攒起来。

三叔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家里从来不跟媳妇或者儿女聊天。

他也从来不跟别的人聊天。

他三五天说不上一句话,就像他挖炭的时候一样的沉默。

他没有拒绝二嫂给他的腊肉,一声不吭的接过去带着走了。

一家人都没有叫他留下来吃饭,因为叫他留下来他也不会留下来,他从来都是我行我素。

三婶知道自家丈夫把麂子的一只大腿拿走了,气得叽里咕噜的在还算宽敞的一处地屋子里咒了好半天。

儿女们都不说话,默默地看着她咒得嘴角两边都是泡沫。

他们一家子的相处模式非常的沉闷,就是这么沉默地坐着相对无言。

这种被困在地窝子里的感觉,他们早都己经习惯了。

其实在家里他们也是这样的,全家子面对面无话可说。

他们家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大的是个女儿最小的还是个女儿,然后两个儿子中间是个女儿。

这麻脸婆娘特别会生,总是一女后一儿。

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存在感不强,在村子里默默无闻。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