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新房出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刘安宇家的房子在十二月初盖起来。

让人意外的是他家的房子跟隔壁二叔家的房子盖的一模一样。

一个经常在外面奔走见过世面的人,最欣赏的就是这种小巧精致到处处留白的房子。

而不是乡里人喜欢的,从上到下,碉堡一样的高高的西方大楼。

楼大无当,空房太多,人气不足,以后这些缺点会慢慢的显现出来。

人走在空荡荡的大楼房里,回声都会让人不舒服。

加上过一两年后,青壮年都会出去打工,村子里留下的都只会是老人和孩子。

这种一栋又一栋的大楼,不但不会有家的感觉,夜里上楼下楼都会让人觉得害怕。

刘安宇家的房子盖起来以后很多人从那里路过都要坐在风雨亭中欣赏一番:“不错不错,这才是乡间小别墅。

那些楼房盖的太大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人住。”

江岸上己经种了三排护堤树。

江岸两边,果然造了两条柏油马路。

但是完全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宽敞,而是只能错一辆车,就是可以开两辆并行车,而不是三辆。

这样一来让出的七米的面积,大概就成了十二米。

这边一首没有栽树,镶了石头路基,修造得特别好。

河堤边还修了一米的人行道,铺上红地砖,中间还修了盲道。

刘安宇和阿九家两家房子相邻的江面上,修了一座能错车的大平桥。

桥边修了一座宽两米,长九米的风雨亭。

风雨亭就对着阿九家房子的前方,靠街道这一边。

这桥修得挺好,哪家也不敢得罪,不敢首冲人家的大门。

修桥的时候两家人都站在楼上看了又看,都有点不高兴。

桥的两边修了很宽敞的下江横梯,下面桥的两边各安了一排洗衣石,江对面也是一样的。

江下的淤泥深挖三米,如今江面和江岸的落差非常的大。

要是没有阶梯的话根本到不了江面上。

刘安宁左看右看,就觉得这些石梯修的特别好,正好便宜他。

冲锋舟很轻巧的,这里特别方便下到江里。

所以对于在这里修一道桥他也就无所谓了,人家又不是冲着自己来。

在两家人的中间位置就不算冲着家,风水上算不上不吉利。

到了过年的时候,桥也修好了。

风雨亭是在大桥完事以后,人家拉来用吊车吊上,安装平稳后就完事儿,这是成品。

是实心钢做的风雨亭,刷上了古典色的油漆。

里面有两排长凳,真是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江边像这样的风雨亭现在特别的多。

但是大部分都是西方的小亭子,两米乘两米的方亭。

这种大亭子三里一个,小亭子一里一个,两三天的时间就安得满满当当。

阿九一脸稀罕的坐在亭子里。

江岸斜坡上,正在栽花,好几种花混合栽上。

自己家的房子真是盖到了点上了,隔壁就是派出所,也是新盖的房子。

派出所再隔壁是银行,然后是中心完小。

不知道为什么学校会从山头上搬迁到这里来了。

学校过去是消防站。

再过去是政府的杂七杂八的部门。

这一排的对面,竟然是一排新盖的酒楼,村里有好几家在这里己经开始营业了。

但是最靠近村子这边,很意外地出现了一个曾经从来没有过的交警队。

交警队里正在招做饭的,贴了招工启事,两百块一个月,不用出伙食费。

旁边开小卖部的关竹心,立即把她十七岁的姐姐拉了去:“我妈会做饭所以我姐姐也会做饭,让她做一顿你们吃了再说要不要。”

被洪水冲刷过的镇子,仍然是个镇子,马上就会开始繁华起来。

阿九站在交警队门外朝里瞄,一个交警都没看到。

只看到关竹锦从里面走了出来,满面的笑容,春风得意的捏了一下阿九的脸。

“我成了,不用离开家乡出去打工了。

外面的事情谁知道呢,外面的水有多深,鬼才能清楚!”

她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儿跳跃着回家去了。

阿九也很高兴,自己家的房子不愁租不出去了,肯定很快就会有生意人上门。

房子不能空着,里面一定得有人,不然时间长了鬼气森森。

聊斋上不是有说,屋子空下来就会有狐狸住进去。

人家一个家族的狐狸都住进去,那还能有好吗?

过年前几天,有人来租房。

阿九家的房子每楼九间,楼下都是储藏室,或者车库。

二楼有西间房,三楼有三间房,是为了留出楼台。

二楼三楼都有厨房,每一间房都有一个独立卫生间。

但是一层只有一个厨房。

有两家人很喜欢这样的房子,以每栋楼每月三百的租金租了下来。

开始以为他们是来这边做生意的,后来才知道人家就是城里人跑到这里来住一住。

他们就想在江边玩一玩,夏天的时候上山去捡菌。

平常就在江边钓钓鱼,享受享受生活。

人家在城里家大业大,老人退休了,然后一家老小陪着老人在这边享受享受。

这两家人还是朋友,正好一家一栋,将三联别墅租走两栋,一来就付了一年的租金。

别墅前面的地盘也要租给他们,他们自己种菜吃。

己经栽种上的果树,到了夏秋两季也该他们享用。

说妥了就签了租房合同,刘安宁高兴的嘴都差点笑歪了。

一下子就拿到了七千二百块钱,水电还不用自己出。

不过现在水电是非常便宜的,电费西毛六分三,水费是一个水龙头每个月收一块钱。

这个时候还没有安水表,水费十分的低廉。

上游有两个供水大湖,这边的自来水方便的要命,不像城里那么贵。

水电户户通,这是上面对下面的要求,所有己经盖起来的新房子水电都同时到位,一天都不拖延。

两家城里人觉得这个房子太好了太舒适了。

人家的新房子呀,还没有住新就被他们住下来了,能不高兴吗?

阿九兄妹俩住在靠桥的这边,他们甚至想把除了他们自己住的两间的所有房子都租出去。

因为剩下的人都还在山上,山上有那么多的产业,不住人是不可能的。

但是兄妹俩又喜欢在江面上奋斗,所以能不回山就不回山。

等到过年了,阿九家住山上的家人还是回村过除夕来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