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回到了大山里,阿九再次骑上了自己的鹿子,在森林里转悠,寻找着可能出现的菌子。
杨梅沟里还是有一点水的,沟两边土质有一点,所以杨梅还是结了一些。
阿九一人去摘杨梅,捡菌子,拿出去卖是不可能的了,只能留着自己吃一吃。
菌子太少了,跑一天最多能捡两三斤。
刘洪成捡回来的也少,干旱让人绝望。
不少人成群结队的进了国有林场,想要碰碰运气,想打到猎物。
这时候己经开始禁猎枪了,打猎的方式也就是像三叔那样,挖陷阱,做套,下铁猫。
铁猫还要防止被别人踩到,造成误伤。
那东西夹住腿能把骨头都夹断,所以下铁猫,成了一项非常危险的事情。
还有可能被别人发现拿走,捡不叫偷,被别人拿走了一点办法都没有。
一盘铁猫三十多块,真的十分昂贵,被拿了要心痛好久。
国有森林里树高林密,里面可能有狼,还经常会窜出蛇来。
刘洪成一年最少能抓住六七条蛇,他们家吃蛇肉是家常便饭。
大塘边也有杨梅,野杨梅又大又好。
阿九和二哥锄着刨过洋芋之后又种了包谷的包谷地。
因为这里有水,可以用抽水机抽水上来,所以包谷苗长得不错。
兄妹俩在锄第二遍包谷地的时候,旁边有几丛野杨梅熟透了。
老二正吃的津津有味,突然一下子窜出去三丈远,差点把小阿九吓死了。
刘安静惊魂未定:“好大一条白蛇,比白蛇传里那个蛇可怕多了,有我的胳膊粗。”
兄妹俩回到石屋,吃晚饭的时候阿九说了这件事。
到了第二天,电话就叫来了一大堆人,五只野鸡配了一条三米多长的白蛇,煮了一大锅。
连那个大家都讨厌的县长都被叫来了。
大伯,爷爷,三叔,还有小西,小三,三叔家的大儿子小儿子。
局长,小姑父,小姑父家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
局长的一个在当老师的弟弟,还有刘家的一个隔房的小叔叔……
反正坐了西大桌,有的人都叫不上名堂。
都是男的,女的一听到吃蛇,立马就打了退堂鼓,谁都不敢来了。
真的非常好吃,香滑细嫩,美味难言。
大家都吃的非常的高兴尽兴,喝了不少的自酿酒。
自酿酒是阿九在那边的侄女夫妻俩做的设备拿过来做的。
那两口子什么都会做,人家只要形容一下马上就把东西做出来。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自己先做了一个样品,客户喜欢了再做一套。
然后觉得阿九爱喝酒,夫妻俩就给她做了一套小小的精品制酒工具。
她首接收拾收拾拿到这边来了,给家里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刘洪成听到女儿说了杨梅树有蛇的事情,便一个人兴致勃勃的,当天晚上跑去把蛇捉了回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他打别的猎物不行,抓蛇是第一个有本事的。
大家都喝醉了,横七竖八的躺在草地上,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快活过。
让阿九很不能理解的是,就是吃一顿蛇肉而己,为什么哗啦啦请了这么一大帮人。
爸爸特别喜欢炫耀呢,就是这次的蛇比往次的都大了些而己。
后来才知道蛇肉是可以治病的,能补肾壮阳,润肺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
这东西男人吃了特别好,所以爸爸才请了这么一堆男人来吃。
县长倒不是他故意邀请的,是因为县长大人在自家弟弟的出租车公司里闲逛,正好听到这个消息,那就是非来不可了。
刘洪成虽然讨厌他,但无奈人家是自己的亲侄子,当面也不能说。
再说自家现在的日子过得挺好的,要真是去了所里,恐怕没有现在的富裕生活。
有时候得失之间,反而能看出命运对自己的偏爱。
所以要说恨他,倒也没有特别激烈,只是觉得这个人不好,不宜过从甚密。
孔小珰也十分得意地认为:“要是真的吃上了国家粮,现在也没有这么快活洒脱了。
真正要感谢他当年的坏事儿,我们虽然吃了几年苦头,这会真的是要什么有什么,感谢上面的不用之恩。”
刘洪成呼呼笑:“但是也有好的,你看看现在的刘憨憨,人家过得多好。”
孔小珰诘笑道:“你有他那份活泼吗?说实话在人际关系方面你根本是小儿学步。
有些事情呀是天生的,根本不需要学。
你不会的人你学了也不会,像你这种,除了跑腿之外什么都不会。
我欣赏你的聪明能干,那是你的聪明能干,在某些地方是寸步难行的。
人不需要聪明,人家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螺丝钉,恰好能卡在那个位置。”
阿九从旁边走过。
她为自己的这一辈子想了想。
读书吗?
不读书。
她不喜欢三角函数那些东西,曾经学不清楚,以后也一定学不清楚。
她觉得自己的文化己经够高的了,股市里无数的人接盘以后可怜兮兮的站岗放哨,她却能一次又一次的全身而退。
有这样的本事她为什么还要读书?
别人是学而知之,她现在也算是生而知之。
所以她决定到了学龄的时候她不读书了,自己要快快乐乐的浪漫的过。
等到两边的钱可以通用了,自己就成了一个切切实实的暴发户,那时候躺着吃,坐着吃,什么都不干,什么好吃吃什么。
当然了有些东西自己捡来吃更有乐趣,比如菌子,或者挖竹笋。
还有挖马剌根,挖野山药。
因为不下雨野山药也有不起了,苗子细细的,下面不长山药。
无所事事的阿九,在大哥不在山里的日子,二哥也要读书不回来。
父亲又要和他的同事去巡山,她就只有一个人骑鹿放荡在山林里。
家里人都知道她不会出什么事,一个有神仙护佑着的人,肯定是极为安全的。
这一天,她来到了一个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
沟深林密,青苔遍布,找了半天也没看到一朵菌子。
正准备离开,在一处近沟底的位置,看到了山坡上有株人参。
吔!视频看多了,人参什么模样一眼就瞧出来了。
将鹿子放坡上吃草:“你走开点,可不要吃到我的好东西。”
这个年代己经有了林下参,价格被打下来了,但是真正的野山参还是很值钱,在三百到一千块钱之间。
俗话说七两为参,八两为宝,一般野山参都长不大的,都很干细瘦弱。
想挖到八两宝参,没有运气还真挖不到。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