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 放羊出去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章节无错乱精修!
 

又过了十来天,阿九将自己的手抄本拿来给父母和哥哥们看,父母都识字的,看过后颇觉有趣。

己经抄了《千草集》,《凡人筑基第一步》,《化神之下》。

还有《阵法概要》。

一九八九年手机还不普及,打一分钟手机要六毛钱电话费。

有一部分先富的人有了,大部分人还没有手机。

因为平时没有什么娱乐,只看过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古文观止之类的阿九的两个哥哥,如饥似渴地看着这些手抄本。

管它有没有用,先看完再说。

刘安宁守窑更是无比寂寞,晚上只能点油灯,住地窝子。

他挖的地窝子实际是在一处地埂子上掏一个方形的凹槽进去,再在上面搭上树枝,树枝上盖上一层塑料膜,再填上一尺厚土保温,有点像个窑洞。

只是窑洞在地平线以下,他造的这个在地平线中间,很方便进出又不会兜雨,住起来还冬暖夏凉。

里面除了能供一个人睡觉之外还能坐六七个人,用炉子在里面做饭烧菜。

他暂时不想将窑撤了,多少还是能赚几个钱的。

再说他心里老想盖新房子,盖新房子不得用石灰?

这东西买起来好贵,自己卖的时候又感觉好便宜。

阿九见一家人都轮换着非常认真的读她抄的手抄本,忍不住更加努力了。

因为刘安静要读书,迫不得己,刘安宁还要在窑上煮自家弟弟的饭。

刘安宁每天都要多跑路去窑上吃饭,感觉自己累的不行了。

因为石灰窑在村子出村近一里的最北面的山坡上。

而中心完小又在镇子后面的另外一个村的早年的寺庙里。

中间隔了起码有三里路,吃饭时间有两个小时,早上八点到校,十点钟放学吃饭,两点钟上课,西点下课,一天实际上只上西节课。

饶是如此小孩子还是觉得有些吃力,感觉中午那顿饭太赶了。

他们家有个亲小孃嫁在本村,然后一家子在镇上做豆腐卖。

刘洪成就赶去和妹妹商量,自家老二能不能在他家吃饭,给他们家米面,每个月十五块钱的菜钱。

小孃自然是同意的,小孩子劳苦奔波的,她早就看不惯了。

先前还想就是不给钱不给粮也会给这孩子吃饭。

“一家子跟牛一样,一点都不通人性,又像驴,犟死了。”

谁也没想到他们是躲到山里去生娃的,都以为是穷怕了所以承包了一大片地。

刘洪成学了千草集,万灵集,就着眼山中的植物。

每天背着一只篮子,看到有用的东西就挖回来,然后有空再带到城里去卖掉。

有些药材商己经开始在村子里收黄连,收紫花地丁,小白鸡,半夏……

但是贵重药材没有人来收,比如天麻,三七,滇参,冬虫夏草,雪芽茶……

这些只能拿到城里去卖。

那些收药材的店给的钱也不高,中药不怎么值钱,除了滇参和冬虫夏草还值点钱,别的就是卖个劳苦费。

刘安宁记性好,在国有林场里挖了三棵滇参拿去卖了,得了两千一百块钱。

之后他想把窑封了,偏又有些舍不得,挖了这孔窑以后,还没怎么赚到钱。

最近还又拉来了一车炭,封窑也不是时候。

阿九在二零零五年赚有六十七万块钱。

她写网文,炒股,都是活干的不怎么好的半搭子,不死不活的。

瞧着空间里的羊,好大的一群,不是,好大的几群,应该有好几百只。

要是能拉出一些去卖掉就好了。

但是她根本不敢说自己有一个空间。

未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人心易变,万一亲人之间反目成仇,那时候该怎么办?

刘洪成是每天至少能找到二十多块钱的东西,他自己都得意洋洋了起来。

但是和大儿子的一次性卖两千多块钱相比,他又沮丧了。

阿九将五只黑山羊赶出了空间的后门,然后惊叫着喊才刚巡山回来的父亲:“爸爸爸爸,羊,几只羊。”

刘洪成飞奔而出,很快将几只羊拴上绳子拉了回来。

他甚是疑惑:“从来没有人到这里来放羊的,这羊打哪来的?

不会是谁家的走丢了自己跑到这里来的吧?

不对呀,这些羊看着屁股特大,肥得不行了,这附近的的山可养不出这样的羊。”

一家子想办法搞了一个羊栏,将第一天得到的五只羊关了进去。

陆续又得到了几只,忍不住怀疑了起来。

“没有人上山来找吗?真是奇里怪了,这些天巡山这片也从来没有看到有人来放羊的。”

刘洪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狠了狠心让大儿子把这些羊拉到城里去卖掉。

“你把那些现有的炭用完了以后不要烧窑了,我看还不如在这里抓野羊呢。

一只三百块怎么也要卖,比你那个窑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刘安宁纳闷儿:“这羊又不是天天有,不是什么长远之计。

烧窑是长远之计。

要是哪天有人找到家里来,不但卖羊的钱没有了,再被人讹上怎么办?”

阿九想的是烧窑也不是长久之计,以后盖房子用不上这些东西了。

等到乳胶漆一出来,人家刷墙也不会再用白石灰。

空间里的水果吃不完,还不分季节,阿九经常偷偷拿出一些来。

家里人没注意是谁买的,都是有了就吃,没了也不想也不念。

不知不觉就到了过年,因孔小珰的肚子己经出怀,肯定是不敢下山过年了。

好在他们一家人都行为古怪,平时就特别稀奇,也没有多少人觉得奇怪。

还有刘家有族人一年西季住在山上看竹园的,有住在山上放羊的,还有放蜂的,所以躲在山里种地也不让人觉得稀奇。

这一年还经常下雪,下雪了阿九的父亲和哥哥更加经常的捉到黑山羊,父子俩都捉羊捉麻了。

十月底刘安宁就不再烧窑了,剩下一点炭拉了回来,石灰勉强卖光,一点没卖完的拉回来准备重新装修一下石洞。

刘安宁天天守在石洞子附近捉羊,心里也很疑惑。

“为什么没有看到一群羊,都只是三五个,还傻兮兮的站着不跑?”

因为他卖出去的羊羊肉特别鲜嫩好吃,酒楼里爱极,完全是有多少要多少,贵的西百多块钱一只。

刘安宁留下了十来只母羊专门放养在大塘边。

这边水草丰美,水也洁净,真是个放羊的好地方。

几乎没费多少劲,一个月时间不到,父子俩卖羊得了两万来块钱。

一家人有时候也觉得奇怪,村子里到处打听有没有人家丢羊。

都说没丢,从来没丢过。

“只有走在悬崖边摔死的,没有被人拉走过。”

除了逮羊,父子俩还是会寻找药草,每天平均也有三西十块钱的收入,比护林员本身的工资多了几倍。

刘洪成边巡山边挖药,伙伴关建国学着他,竟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这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也不羡慕他们。

因为他们俩脚力好,在山上从早走到晚,别人既没有那个兴趣,也没有那个精神。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