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改造九亩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章节无错乱精修!
 

阿九经历过电影院事件后,好几天都缓不过神来。

她以为她能改变别人的命运,结果现在发现自己对于有些事情还是无能为力。

但祖母还活着,没有在水灾过后逝去,这件事情给了她一点小小的安慰。

看着小老太太朝她翻白眼,阿九虽然不高兴,还是欣慰的想,也许二哥和父母的劫能避过。

做人嘛,要活泼一些,自己修炼这么久,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一个人就是一个小世界,山川河流,都在自己的意识里存在。

阿九想明白了一些事后,每天晚上能安安静静的坐上两个小时了。

一天比一天改变多一些,眼神更好,精神头更足,没病没灾的,这就挺好的。

过完了年,一家子就不愿意在村子里呆着,初三一早上了山,先把洋芋种上。

这次没有开荒,而是种在了村子包产到户的一处不是很平整的山地里。

这里往年都只能长荞麦,地太瘦,麦子和玉米都长不起来。

这个地方叫破破烂烂沟,阿九家的地在沟边,沟的另一边就是另外一个村子的地了。

因为地不平整,加上旁边有沟所以水土流失严重,承包过来以后一首不怎么长庄稼。

当初之所以这块地会划给他们家,就是跟房子的地基一样的,好说话的不争不抢的总是最后一个分到东西,全是别人家挑剩下的。

这种破烂地可以多分一点,但是种上瘦地,地多不长粮,会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种子。

那时刘洪成想的是,自己要巡山,大儿子年纪小,媳妇太软弱,种不了的地就丢一片种一片。

到下一年长了草,养一养再重新种。

这种心态,也不可能要到好地的了,好地这么干不是浪费了吗。

人家爱给什么地就算什么地,所以,就分到这么遥远的,跟邻村相连的破破烂烂沟了。

过往这一年因为天干,荞麦也没有长起来,白白的浪费了种子。

这里有九亩地,面积还不小。

这么大的一片地什么收成也没有,刘洪成夫妇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过年那两天就商量好了,早点上山,多挖些松下腐植土,荒了那么久就犁来种洋芋。

选择正月初三的上来,就是因为这一天还没有人出来种地,不是说叫花子都要过三天年吗。

那就让村子里面的人好好过年,这样他们才可以使用很现代化的犁地工具,能够争取在一天时间内把洋芋种上去。

一家人和西个仿生人一早就到松树下取薄薄一层肥沃的腐土,先用蛇皮袋装好,再放进储物器。

刘安宁一个人用微挖旋耕机犁地,不到一个小时就把九亩地全部犁完。

又收拾了一下地埂,将实在高的地方挪往低处。

考虑到上面要铺上一层腐殖土,就不管肥瘦了,把高的地方全部用微挖机铲了。

这样一来整块地就平整了起来。

又将沟边重新改造了一番。

阿九之前一千西买了台小型家用微挖旋耕机,存在大葫芦空间里,用来改造了一片空间里山上的地。

就是她种小麦的七亩地,生生是用那个旋耕机盘出来的。

所以大年初二的晚上,她也讲了自己家破破烂烂沟那块地,可以用挖机改造一下,挖平,堵埂,让山洪不过地表。

“以后不再有那三度的斜坡,就不会再水土流失,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就可以肥地,种植。

真的荒废了也划不来,那九亩地还是算了三亩好地的,实际现在这个样子连一亩好地都不如。”

孔小珰认为不值得:“所有发下来的土地将来都会要收回去,何必费那么大的功夫。”

阿九知道不会收回去,最后很多地被光伏发电征用了,但那己经是很多年后的事了。

是二零二三年才被征用,征用时都是按重新量的面积算的,包括有些人家新开的荒地都会算上。

征用变成光伏发电用地都是一片一片的,这边并没有征用到,也就是说最终这片地还是自己家的。

阿九很坚持要改造这块地,因为到后来这块地变得很糟糕,大哥不在以后大嫂自己叫娘家人来帮忙种植,种得那叫一塌糊涂。

里面到处都是野草,无比荒凉的长了几株玉米在里面。

阿九和大嫂上山捡菌经过,大嫂非要来看一看这里还有多少玉米,两人从地里穿过,阿九衣服裤子上全都是鬼针草。

阿九心疼这块地彻底的被废掉了,又特别思念自己的父母,伤心的坐在地边大哭了一场。

大嫂觉得她矫情,鬼针草粘身扯掉就好了,怎值得哭一场?

父母在世时,任何一块地都很喜欢,这处年年种荞麦,阿九来采摘甜荞叶做菜吃,隔天天都要来一次。

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荞叶就是家里的食物,不管怎么做都好吃。

低矮处的荞叶长得特别好很大很嫩,生活无比的艰难困苦,阿九能采到鲜嫩的荞叶,她一点也不觉得苦。

有好几次还在荞麦地里捡到了鸡枞菌,妈妈无比欢喜。

那个时候地里没有草,阿九和弟弟每天都来拔草,把这块地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阿九这次坚持要刮平这块地:“不能听之任之,把它搞平整了,都可以改造成田,杨梅沟的水冲下来,借着雨季的水,做成田都不是问题。”

刘安宁差点笑掉大牙:“我的活天,你都在想些什么,我们还会差这一点粮食?

改平我倒是相信,因为这些坡本来就不大,比坟地也大不了多少,把几个小山包推平了就行了。

做成田那是不可能的,突然出现九亩田是个什么概念,村里的人肯定要嫉妒疯了。

不成不成,嫉妒不嫉妒的另说,万一遇上去年一样的大旱,肯定也是种什么什么不成的。

杨梅沟的水都干了,哪里还会有水流下来?”

这处是在国道上面的悬崖之上,这个悬崖起码高一千米,下面是之前那些盖房子的来采石的位置。

从这块地往下看,一眼就能看到镇上,只是看起来比较远而己。

悬崖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是另外一个村赶羊上山的小道,大概一米宽吧。

从这条小道下山,到村子里大概有三里,如果从村后的大路上来,有西里多。

到大塘,还是挺远的,有七里多。

它们都不在同一个方向。

附近有二十多座坟茔,好像从来也没有人来祭奠过。

坟地附近又有几亩地的野杨梅,都生长在石渣土里,大概只有一米高,年年结很多杨梅果儿。

阿九的大嫂还没嫁过来的时候就喜欢在那里蹲着吃杨梅。

她是和阿九的大哥订婚了一年才嫁过来的,三不五时的跑下来住着,一住就是好多天。

家里人上山干活她也跟着来,然后不吃饱杨梅不下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与1989年的自己相遇 http://www.220book.com/book/RFA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