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刚过,一阵嬉闹声和脚步声从栀兰家门前飘荡着远去,声音越来越小。
今天是指挥部给贫下中农发毛主席纪念章的日子,还不到七点,会议室门前就站满了人。
年龄长一点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笑声不断,几个女青年在旁边找了块空地在学跳忠字舞;孩子们急得趴到会议室的大木门上,等着管理员来开锁。
栀兰和嘉濠,按照上面的要求,每天晚上领着孩子们在家里认认真真地背诵《老三篇》。
土墙上糊了一层又一层大小不一的牛皮纸,很像人们身上穿着带了补丁的衣裳。煤油灯昏黄的光一晃一晃地映在牛皮纸上,显得屋子里更暗了。
牛皮纸是春天种地的时候,嘉濠在地头上捡的空化肥袋子,他把纸袋子西周的线拆掉,缠起来给孩子们掌鞋(修鞋)用。
把一张张牛皮纸展平压两天,然后打上一盆浆糊,每天往墙上糊几上几张,几天就把墙都糊满了。
“蛇——!蛇——!”,孩子们惊恐地缩到的墙角,眼睛一动不动着盯着牛皮纸鼓起的一串串小包包。
嘉濠跳到地上拿起早就竖在门口的铁锹,快速地对准牛皮里的水流一样快速串动的小鼓包连铲几锹,小鼓包不动了。
他放下铁锹跟孩子说,“不用怕,它死了。”
这可能是条小蛇,有时遇到大蛇钻进去跑得特别快,三下两下铲不死,栀兰就再拿一把锹,在另一头堵着,两把锹一齐铲,才能解决掉。
也许是为了缓解孩子们紧张情绪,不一会的功夫,嘉濠就能把恐
怖的墙面变成了演电影的幕布。
嘉濠神秘兮兮地说:“今天咱们看驴皮影!” 孩子们一听要驴皮影,立刻精神起来,把刚才的小风波抛在了脑后,一个一个凑到嘉濠跟前,兴奋地扬起小脸等着。
嘉濠撕了一小块正方形的抽烟纸(逸卿用过的旧本子)。反对角线一折,变成了两个三角形。
他用舌头把一个三角形的边上舔湿了,把它按在手背上,另一个三角形便稳稳地立了起来。
接着,他叫逸卿去找来一根筷子,撕下一小块纸横粘在筷子头上,像个小纸旗,然后把筷子横穿过食指和小指,让这两个手指和下面的两个手指把筷子夹得牢牢绷绷的,再把大拇指伸到前面向下压住筷子。
孩子们都不知道嘉濠这是在做什么,歪着脑袋边看边琢磨着。
当嘉濠把手映到墙上时,奇迹出现了——
一个戴着斗笠的老汉正在一下一下地铲地呐。”哇——,太像了呀!“孩子们惊叫起来。
嘉濠一边有节奏地抖动着手,口里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什么“春眠不觉晓,黎老汉我下地了”啦,什么“西海无闲田,饿死大懒汉”啦。
孩子们被逗得在炕上打着滚笑,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屋子里。
看完了老汉,嘉濠问,”好看吗?还想不想看?“
”好看好看,我也要做——“筱媛跟慧婕在栀兰的帮助下,也做成了两个栩栩如生的老汉。
逸卿和健斌跟嘉濠学着用手的造型各种动物的影子。一会儿是奔跑的骏马,一会儿是飞翔的老鹰,还有小狗、小兔子等,土墙上顿时出现了各种奇形怪状却又充满童趣的影子。
孩子小的时候,嘉濠就是家里的 “魔术师”。他掌心摊开,两颗圆润的黄豆粒静静地躺在那里,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看好喽——”
嘉濠故意拉长了声音,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几个孩子立刻瞪大眼睛,脑袋往前凑,就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好像嘉濠手里的两颗黄豆粒能跑了似的。
他快速地捣腾着自己的两只手,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捣腾了几下后,把豆子攥在手里,”来,把手指伸进我手里,摸摸我手里现在有几颗黄豆粒?“
他叫孩子们把中指骑在食指上,用两个手指伸进他半握的手心里摸来摸去,仔细地辨别着。
“都摸完了吧?我手里有几棵黄豆?”他故意地颠了颠拳头。
“两棵 ——”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特别肯定。
“有没有不一样的呀?” 嘉濠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
“就是两棵 ——!” 孩子们再次坚定地回答,眼神中透着自信。
“那你们可看好了哈,我可没动 ——”
嘉濠故意把拳头伸到孩子们面前,慢悠悠地展开手掌。
“啊——?,啊——?怎变成一棵啦 ?” 孩子们惊愕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嘴巴张得大大的,能塞进一个鸡蛋。
“这个不算,再来!” 孩子们不服气地嚷嚷着,小手在空中挥舞,脸上满是急切。
”行行行,这回你们可看清楚,别说我耍赖。”
嘉濠这次把两棵豆子放在手里,特意让孩子们看清楚,“看好了吗?这回是几棵?”
“看好啦,是两棵——”孩子们信心十足。
接着,嘉濠的的双手又开始灵活地舞动起来。
“这回你们谁先来?” 嘉濠笑着问道。
“我先来!” 逸卿自告奋勇地说道,小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
“这回是几棵?” 嘉濠耐心地问。
“三棵!” 逸卿胸有成竹地回答,还冲其他孩子扬了扬下巴。
“三棵!”“三棵!”“三棵!” 其他孩子也跟着举着小拳头,信誓旦旦地喊道。
“有没有要改的?” 嘉濠故意逗他们,眼神里满是笑意。
“不改 ——,就是三棵!” 孩子们斩钉截铁地说。
“那你们可看好了哈,我的手可一点没 —— 动 ——” 嘉濠一边说,一边慢慢展开手掌。
“啊 —— 怎么又少了一棵?” 孩子们的嘴巴张得比刚才还大,脸上满是惊讶和困惑。
“不玩这个了,这个不好猜。” 有的孩子嘟囔着,小脸皱成一团。
“那你们想想,豆子怎么就少了一棵呢?” 嘉濠引导着孩子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换一个吧,再猜就露馅了。” 栀兰在一旁笑着打圆场。
“不玩了,今天的演出到此结束,且看明晚再演。”嘉濠笑着逗着孩子们。
第二天晚上,健斌和慧婕一边吃饭嘴里还嘟嘟地背着”……一座叫太华山,一座叫王屋山……“。
”《愚公移山》前两段都背下来了吗?“吃完了饭,栀兰笑着问孩子们。
”妈妈,我背下来啦。“健斌慢声慢语地。
“妈妈妈妈我也背下来啦。“慧婕赶紧抢着说,她从会说话起,中间就不用标点停顿。
嘉濠兴致勃勃地说,”今天不叫你们猜了,我演给你们看怎样?”“好——!好——!”
“但是看完了以后,你们得告诉我,谁看明白了,行不行?”
“行——!”西个孩子异口同声。
“健斌,把你的小玻璃球借我一个。”嘉濠从健斌手里挑了一个一分钱大小的玻璃球,在孩子们眼前晃了晃,“这回你们可得瞪圆了眼睛。”
接着,他故意把嘴巴张得大大的,脑袋使劲往后仰,猛地把玻璃球往嘴里一扔,喉咙里发出 “咕嘟” 一声,孩子们吓得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嘉濠故意摸着肚子:“你们看,咽下去了吧。到这儿啦,哎呦又到这儿啦 ——” 他的手从脖子开始,一点一点地往下移动,好像真的摸到了玻璃球在肠子里往下滑。
“妈妈、快 —— 咋办呀?” 孩子们惊慌失措地叫着,纷纷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栀兰。
栀兰笑着用脚蹬着嘉濠:“你快拿出来吧,别吓唬他们啦。”
“好,那我就拿出来了哈,你们可看好啦 ——”
嘉濠一边说,一边用左手从肚脐往上捋,捋到脖子上的时候,喉咙里发出 “咯喽” 一声,随后,用右手在脖子后面使劲一拍:
“哎呀,出来啦!”
“啊?——” 孩子们惊奇地把两个眼睛瞪得像个大玻璃球。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看着爸爸吃下去了,它怎么就能从后脖梗出来呢?
“谁看明白啦?玻璃球怎出来的?它是在啥时候出来的呢?”说着看了看逸卿和筱媛。
逸卿挠着头说,“我知道是啥时候出来的,就是没看清楚是怎么变的。”
筱媛都看傻了,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http://www.220book.com/book/RFJ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