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舆论操控,稳固统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39年,我穿到小胡子副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RHA3/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十五章:舆论操控,稳固统治

进入 1940 年 12 月第 5 周,德军敏锐地察觉到,尽管之前推行的福利政策与威慑手段己迫使部分民众在表面上选择顺从,但潜藏在民众心底的反抗情绪,犹如隐藏于深海之下的汹涌暗流,时刻威胁着他们看似稳固的统治。为了从根本上瓦解民众对抵抗组织的支持,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德军精心策划并发动了一场全方位、高强度的宣传攻势,试图通过舆论操控,在思想层面彻底征服斯洛文尼亚民众,让他们深信德军的统治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宣传攻势全面展开

德军的宣传队伍如同训练有素的蚁群,在破晓时分便倾巢而出,迅速涌入斯洛文尼亚的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那些满载着广播设备的车辆,如移动的堡垒,沿着街道缓缓行驶,高分贝的广播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德军宣传员用极为流利且充满蛊惑性的斯洛文尼亚语,以一种看似关切实则居心叵测的口吻,不厌其烦地向民众反复灌输着精心编造的言论:“亲爱的斯洛文尼亚民众们,你们当下所享受的一切福利,从孩子们免费接受教育,到工人们优先获得就业机会,再到老年人能够享受免费医疗,这一切皆是我们德军带来的福祉。你们不妨设想一下,倘若德军撤离这片土地,那些所谓的抵抗组织根本没有能力维持眼前的繁荣与稳定。一旦失去德军的管理,孩子们将再次面临无学可上的悲惨境地,只能被迫在街头流浪,原本明亮的教室将变得空空荡荡,他们将失去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宝贵机会,未来只能在无知与困苦中挣扎。而大人们呢,会再次陷入失业的泥沼,找不到工作,家庭失去经济来源,一家人只能挨饿受冻,为了一口食物而苦苦哀求。老人们更是可怜,生病时再也没有免费的医疗点为他们提供救治,只能在病痛中孤独地苦苦挣扎,因为没钱看病,只能无奈地等待死亡的降临。这些,难道就是你们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吗?而这,正是那些抵抗组织企图把你们拉回的贫困深渊。他们不顾你们的死活,只为了满足自己狭隘的私欲,将你们的幸福生活彻底摧毁。”

在城市广场、热闹集市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德军设立了一个个醒目的宣传点。这些宣传点布置得极为用心,摆放着一幅幅精心制作的宣传海报。海报一边展示着德军统治下民众享受福利的“美好画面”: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欢笑学习,脸上洋溢着纯真与希望;工人们在建设工地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脸上流露出满足与自豪;老人们在医疗点接受专业治疗后,露出欣慰而感激的笑容。另一边则描绘着德军虚构的抵抗组织掌权后的悲惨场景:孩子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恐惧与迷茫,在街头无助地乞讨;街头满是失业者,他们面容憔悴,神情绝望,为了生存西处奔波却一无所获;老人倒在路边无人问津,病痛的折磨让他们的面容扭曲,生命在痛苦中渐渐消逝。德军宣传员站在宣传点前,手舞足蹈地向过往的民众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试图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民众深信德军的离开将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他们言辞恳切,表情真挚,仿佛真的在为民众的未来担忧,然而,每一句话都如同精心编织的谎言,试图将民众的思想牢牢掌控。

不仅如此,德军将宣传的触手伸向了学校和工厂,试图从不同层面全方位影响民众的思想。在学校里,德军以强制手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达同样的观点,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这种被歪曲的思想的熏陶。老师们虽心有不满,但在德军的高压统治下,无奈地按照要求,在课堂上生硬地讲述着德军统治的“好处”以及抵抗组织可能带来的“危害”。课堂上,作者“文字的海洋”推荐阅读《1939年,我穿到小胡子副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一些年纪尚小的孩子,对这些复杂的政治言论似懂非懂,但在德军营造的强大舆论氛围下,也不禁心生恐惧。他们看着老师严肃的表情,听着广播里不断重复的内容,小小的心灵开始对未知的未来充满担忧。而在工厂中,德军宣传员利用工人们短暂的休息间隙,迫不及待地向他们强调德军离开后的可怕后果。工人们在繁重的劳作之余,原本疲惫的脸上又多了几分忧虑。他们虽然心中对德军的统治充满了不满,但在这种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宣传攻势下,也开始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担忧起未来的生活。毕竟,他们己经在战争的阴影下生活了太久,好不容易过上了相对稳定的日子,害怕再次失去。

民众反应与分化

德军的宣传如同一场无形的风暴,在民众中掀起了不同的波澜,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反应。一部分民众,尤其是那些在德军福利政策下切实受益的家庭,开始对抵抗组织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一位名叫玛丽亚的妇女,她的孩子原本因战争而失学,只能在废墟中玩耍,前途一片迷茫。然而,如今在德军提供的免费学校里,孩子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还能吃上营养丰富的免费午餐,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她听了德军的宣传后,心中充满了担忧,忧心忡忡地对邻居说道:“如果德军真的走了,孩子是不是又要回到那种没学上的日子?我们好不容易过上现在的安稳生活,真的不想再回到过去了。那些抵抗组织,难道真的会把我们的生活再次毁掉吗?”她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恐惧,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声。这些人在福利的诱惑和德军宣传的恐吓下,对抵抗组织的态度逐渐变得疏远。他们开始相信德军所描绘的可怕场景,认为抵抗组织的行动只会破坏他们现有的平静生活,于是选择紧紧抓住德军给予的福利,对抵抗组织的活动视而不见。

然而,仍有一部分民众对德军的宣传嗤之以鼻,他们犹如黑暗中的明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些经历过战争残酷洗礼、亲眼目睹德军暴行的人,深知德军宣传背后的险恶用心,明白德军只是在利用宣传手段来巩固其侵略统治。一位参加过前期战斗的退伍老兵,每当听到德军的宣传,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愤怒。他会愤怒地对身边的人说:“德军这是在胡说八道!他们才是真正的侵略者,是他们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让无数家庭破碎,亲人离散。抵抗组织是为了我们国家的自由和独立而战,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德军的压迫,怎么可能让我们回到过去的苦日子。德军的这些宣传,不过是想让我们屈服,永远受他们的奴役。”这些人虽然在德军的高压统治和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暂时选择沉默,但内心的反抗意志却愈发坚定。他们深知,不能被德军的谎言所迷惑,必须暗中支持抵抗组织,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予德军有力的反击,恢复国家的尊严与自由。

随着宣传的持续进行,民众之间的分化愈发明显。表面上,城市恢复了平静,大多数民众按照德军的意愿生活,享受着福利,对德军的宣传表现出顺从的态度。街道上,人们照常往来,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工人们在工厂工作,一切看似井然有序。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抵抗组织与德军的矛盾在不断激化。抵抗组织敏锐地意识到德军宣传带来的负面影响,明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突破德军的舆论封锁,向民众传递真实的信息,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他们开始秘密策划各种活动,寻找机会向民众揭示德军的真实面目和侵略本质。而德军则错误地认为宣传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试图将斯洛文尼亚彻底纳入自己的统治体系。一场更为激烈的思想博弈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悄然展开,每一方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而斯洛文尼亚的未来,也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逐渐变得清晰。



    (http://www.220book.com/book/RHA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39年,我穿到小胡子副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RHA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