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3(助人):今日同小区5号楼3单元702室独居退休教师周老师,其珍藏多年的学生毕业纪念相册,不慎被家中宠物猫打翻水杯浸湿,现正焦急尝试晾晒修复。如能及时提供专业纸张紧急吸水处理建议(避免粘连和二次损伤),可挽救珍贵回忆。】
三条情报,指向三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前两条林溪一眼略过,但第三条情报消息能挽救一位老人珍贵的情感寄托,她视线停留了很久。
林溪打开小区微群,看见情报里提到的周老师正在群里咨询有没有人懂修复照片。
挽救相册…
这需要的正是她这几天在《养护手册》里学到的“纸张紧急吸水处理”知识。
林溪立刻在脑海中回忆相关要点:吸水性强的无酸纸或毛毡、轻柔覆盖、避免阳光首射、勤换吸水材料…
她毫不犹豫地拿起手机,在小区业主群里找到周老师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电话。
“喂,周老师吗?我是楼下的小林。”
“哦,小林啊?有什么事吗?”周老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
“周老师,我看见您在群里说有本相册不小心弄湿了?”林溪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
“我在博物馆……接触过一些修复保护的工作,知道点紧急处理的办法。您看需不需要我上去帮您看看?或者我电话里跟您说说要点?主要是避免纸张粘连和二次损伤…”
电话那头的周老师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激动的声音:
“小…小林?你说的是真的吗?太好了!我…我正不知道怎么办呢!你快来!来3栋702帮老师看看!我给你开门!”
林溪立刻带上自己刚买的、用于练习的无酸吸墨纸和干净的纯棉白布,飞奔跑向另一栋楼。
在周老师充满感激和希冀的目光中,她小心翼翼地用刚学到的知识,指导并协助老人对湿透的相册进行紧急处理,避免了一场珍贵记忆的彻底损毁。
当林溪离开周老师家时,老人拉着她的手,老泪纵横,连声道谢。
那份感激,比任何金钱的回报都更让林溪动容。
她不仅运用了刚学到的知识,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份能力带来的,是守护他人精神家园的力量。
回到出租屋里,林溪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那本厚重的《养护手册》。
她指尖划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述”的章节标题,眼神明亮而坚定。
***
这天傍晚,林溪刚从图书馆回来。
路过小区门卫室时,门卫大爷喊住了她。
“小林,有你快递!你奶奶又给你寄东西啦!”大爷笑着给她招手。
林溪眼神一亮,小跑进门卫室。
果然在门后看到一个麻布袋装的包裹。
“谢谢王大爷。”林溪礼貌喊人。
提着麻布袋离开门岗室,快步朝着家里走去,她迫不及待想知道奶奶这次又给她寄了什么。
到家拆开一看,麻布袋里是李秀兰新腌的萝卜干、酸豆角,还有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散发着清雅竹香的小竹筒。
竹筒上用麻绳系着一张小纸条,是奶奶歪歪扭扭的字迹:
“溪,老王炒的头锅茶,香!给你尝尝鲜!奶。”
林溪心头一暖,小心翼翼地打开竹筒。
里面是墨绿色、微微卷曲的茶叶,数量不多,约莫只有二两左右。
她不懂茶,但凑近一闻,一股清冽高扬、带着山林气息的幽香瞬间钻入鼻腔。
这茶香沁人心脾,比她在雅叙堂喝过的,吴教授专门带去让茶艺师泡的茶还要香上几分。
仿佛将雨后青山的清新、岩石的冷冽和草木的蓬勃生机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叶片里。
她迫不及待地烧水,取了一小撮茶叶放入杯底。
沸水冲入,茶叶在杯中舒展翻滚,汤色迅速呈现出清亮透澈的黄绿色。
袅袅热气升腾,那股清冽的香气变得更加浓郁、复杂,带着淡淡的茶香和一种奇特的冷韵。
入口微涩,但瞬间化开,回甘生津迅猛而持久,喉韵清凉,仿佛一股清泉涤荡肺腑。
“好茶!”林溪忍不住赞叹出声。
这滋味,比她想象中还要惊艳!
虽然她不懂专业品评,但这茶的香气、口感和饮后通体舒畅的感觉,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王伯这荒废多年的手艺,竟然如此了得!
看着竹筒里所剩不多的珍贵茶叶,林溪没有独享的念头。
她立刻想到了三个人——陈景和、吴教授和张维华。
陈老和吴教授是真正的行家,张爷爷是懂生活、识好东西的人。
这份来自家乡山野的馈赠,这份饱含王伯心血的手工茶,应该与他们分享。
这不仅是为了感谢他们一首以来的关照,更是隐隐希望这独特的茶香,能引起专业人士的注意。
她立刻出门,跑到附近一家专门卖茶具的精品店,精心挑选了三个小巧精致的景德镇白瓷茶叶罐。
罐子素雅洁白,没有任何花纹,只以釉色和器型取胜,正好能衬托茶叶本身的纯粹。
回到出租屋,她将王伯寄来的茶叶极其小心地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三个白瓷罐中。
每一份都只有一小捧,但那份清冽的香气却丝毫不减。
第二天,林溪带着三个小陶瓷罐去了博物馆。
她先找到陈景和,有些不好意思地递上白瓷罐:
“陈老,这是老家一位长辈自己上山采、自己炒的一点野茶,味道挺特别的…我不懂茶,想着您见多识广,带给您尝尝鲜。”
陈景和有些意外,但看着林溪真诚的眼神,笑着接过来:
“哦?自己采自己炒的野茶?那可得好好尝尝!小林有心了。”
隔着盖子隐约就闻到了那股独特的冷香,陈景和眼神微动,但并未多言。
林溪又分别给吴教授和张维华送去了茶罐。
吴教授严谨地道了谢,张维华则乐呵呵地当场就打开闻。
“这茶真香!小溪丫头有好茶还惦记我这老头子。不像我家那臭小子!净坑我!”
想到自己那个和林溪差不多大的孙子,一天净抠自己的老藏品,张维华骂骂咧咧。
舒了口气后,张维华才想起邀请林溪去家里吃饭。
“瞧!我们在这站着说半天,走走走,小溪丫头跟我上去吃饭。今天我家那臭小子从国外回来,家里正给他接风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RJ7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