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真不去啊?夜市有皮影戏表演呢!”林溪站在玄关处,第N次试图说服窝在沙发里的奶奶。
“不去不去!”奶也不抬,眼睛紧盯着电脑上正在播的《济公》。
“正演到精彩处呢!济公要收服那个蛤蟆精了!”
林溪无奈地摇摇头。
自从前昨在夜市看了半场皮影戏,奶奶就像着了魔似的,回来就让林溪教她在网上搜戏曲节目。
今天更是从医院回来就追起了老版《济公》,连门都不愿出。
“那您在家注意安全,别给陌生人开门,有事给我打电话。”林溪一边穿鞋一边叮嘱,“我去趟旧书市场就回来。”
“去吧去吧!”李秀兰挥挥手,注意力全在电视上,“记得买点芝麻糖回来!”
初冬的夜晚来得早,才六点多,天己经全黑了。
林溪裹紧围巾,走进寒风中。
城南旧书市场离她家有点远,需要转两趟公交。
她查了查时间,坐公交如果顺利的话,能在七点半前到达。
倒是正好能赶上情报中提到的那批海关罚没书到货。
不过保险起见,她选择了打车过去。
***
城南旧书市场比想象中热闹,虽然天气寒冷,但各个摊位前还是有不少爱书人在淘货。
林溪按照情报提示,首奔专卖外文书的区域。
“新到的海关罚没书,原版英文,便宜卖了!”一个戴着厚眼镜的中年男子站在摊位后吆喝,他面前堆满了各式外文书籍。
林溪装作随意地翻看起来。
这批书品相参差不齐,有崭新的畅销小说,也有明显翻旧的专业教材。
她耐心地一本本查看,终于在箱子底部发现了一个黑色的书盒。
正是情报中描述的那套《莎士比亚全集》!
她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小心地取出书盒。
皮质封面触感细腻,烫金的书名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打开书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八卷精装本。
每一本的扉页上都印着"Limited Edition 1920"的字样,还有出版社的专用藏书票。
“老板,这套书怎么卖?”她尽量平静地问道。
眼镜男瞥了一眼:“这套啊,品相不错,你要是诚心要,我算你一千八。”
林溪心里一喜——比情报说的还便宜!
但她表面不动声色,轻轻翻动着书页:“太旧了,有些页边都发黄了。大哥再给优惠点吧?”
“一千五,最低价了,嫌贵你就去别处看吧。”老板推了推眼镜,“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古董书,放书店里至少卖三西千。”
林溪装作犹豫了一会儿,最终点头:“行吧,我要了。”
林溪扫码付了钱,老板随便找了个塑料袋把书盒一套就递给了她。
林溪抱着沉甸甸的战利品,心跳加速,又能小赚一笔。
走出市场,冷风一吹,她才从兴奋中冷静下来。
接下来,就是找个靠谱的渠道出手这套书了。
拍卖平台是个选择,但古籍善本需要更专业的鉴定和渠道。
她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家专门经营外文古籍的"墨香书斋",就在城西文化街,口碑不错。
看了看时间,才八点十分,书店应该还没关门。
林溪决定趁热打铁,立马打车过去。
墨香书局比她想象的要小,但装修古朴典雅,一进门就能闻到淡淡的檀香和旧纸张特有的气味。
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头发花白,穿着中式对襟衫,正在柜台后戴着白手套整理一本古籍。
“您好,”林溪有些紧张地开口,“请问您这里收外文古籍吗?”
老先生抬起头,和蔼地笑了笑:“要看具体是什么书。小姑娘带了什么来?”
林溪小心地从袋子里取出那个黑色书盒,放在柜台上:“是一套1920年的《莎士比亚全集》,限量版。”
老先生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戴上另一只白手套,轻轻打开书盒,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个新生儿。
当他看到扉页上的出版信息和藏书票时,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
在征得林溪同意后,老先生开始仔细检查每一卷的品相。
十分钟后,他长舒一口气,摘下眼镜擦了擦:“小姑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林溪摇摇头,心跳加速:“不太清楚,就是觉得挺老的,应该值点钱?”
“这是192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360周年特别印制的限量版,全球仅发行500套。”老先生的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你这套编号是217,品相不错,连原装书盒都还保存着……”他顿了顿,报出一个数字,“我愿意出两万八收购,你看如何?”
两万八!
比情报预估的最低值高了。
林溪强忍住欢呼的冲动,故作镇定地问:“不能再高一点吗?”
老先生沉吟片刻:“这样吧,三万,这是我的最终报价。你可以去其他店问问,但我敢说,整个省城没有人会出比这更高的价格了。”
想到系统评估价最高三万,林溪不再犹豫,“成交!”
交易进行得很顺利。
老先生仔细填写了收购合同,然后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了三万元。
短信提示音响起,银行卡账户余额又增加了一笔。
“小姑娘,”临走前,老先生突然叫住她,“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得到这套书的吗?”
林溪早己准备好了说辞:“是我爷爷留下的。他年轻时留学英国,带回来不少书。最近整理遗物才发现这套。”
老先生点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如果你家里还有类似的老书,随时可以拿来给我看看。”
“一定一定。”林溪笑着应下,心里却想,下次再遇到书籍捡漏,又得重换一家店了。
走出书店,林溪看了看手机,快九点半了。
她突然想起答应给奶奶买的芝麻糖,赶紧在附近找了家还开着的老字号点心铺,称了两斤刚做好的芝麻糖。
回程的地铁上,林溪在手机搜索引擎中输入"徐国栋 本市企业家",立刻弹出一大堆相关信息:
国栋集团董事长,本地房地产大亨,去年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常客,妻子是市立医院副院长……
独子徐明远的信息很少,只有零星几条关于他考入名校的旧闻。
"富二代,抑郁症,家庭矛盾……"林溪喃喃自语,大脑飞速运转。
这样的家庭,金钱显然不是问题,缺的是沟通、理解和陪伴。
但以她的身份,要如何介入这样一个显赫却封闭的家庭?
地铁到站,林溪随着人流走出车厢。
夜风拂过脸颊,带着刺骨的寒意。
她拎着芝麻糖,快步走向家的方向。
路过小区门口的布告栏时,一张新贴的海报吸引了她的注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RJ7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