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一天时间,从海螺里倒出来的稻谷依旧一滴水没沾。
李铁柱大喜,要是这样的话,只要自己把这些稻谷都收进海螺,就不用担心稻谷的安全问题了。
经过这几次的实验,他还发现海螺另外一个神奇之处,现在海螺里装的是水跟粮食。
只要自己心里想着让水出来,出来的就只有水,一颗粮食都不会有。
同样,只要心里想着让粮食出来,也就只有粮食。
就是说,让海螺放出什么,是由自己控制的。这样安全性是大大提高了。
虎屁股山上基本没什么人来,这次他把海螺变大到比自己还高,然后把余下的稻谷都装进去。
之前不敢把海螺变大,是因为怕被人发现,现在在虎屁股山,自己终于可以大胆试一试。
不出自己所料,这个海螺是可以变大的,就是变大很耗费自己心神。
自己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把海螺变得比自己还高。
把粮食一袋一袋放进海螺之后,又花了些时间让他变小。
所幸的是,就跟装了不知道多少水的情况一样,就算装了十几袋的粮食,海螺的重量依旧没有任何的增加。
李铁柱特意留了三袋粮食准备自己扛到镇上卖,毕竟做戏还是要做全套,自己总不能两手空空地去城里卖粮食。
虎屁股山里镇上有十五里的地,相比之前是近了一些,但是李铁柱反而觉得更累了。
主要是山上的路太难走了,又是下山,自己扛着三袋粮食实在太不方便。
路上走走停停,实在走不动了就停下来休息喝口海螺里的水。
就这样接连走了十五里的路,李铁柱总算是在晌午赶到了镇上。
他找到一个位置,扛着肩上的粮食一扔,长长舒了一口气。
拿出海螺猛灌几口水感觉身上又有了不少的力气。
再次打量这个市集,今天似乎比上次的人还要多上不少。
估计是过完年,很多人家里都吃光了,只能出来把家里的东西都拿出来卖。
卖什么的都有,锅碗瓢盆衣服粮食,只是路上的人贩子更多了。
这年头,家里的东西都吃没了,实在没办法最后只能卖老婆,卖儿女。
不然全家人都得饿死!
不少路过的行人对着那些妇女儿童指指点点挑挑拣拣。
看到自己满意的就付了钱用绳子一牵带走。
在这里,人跟牲口也没什么区别。
李铁柱心想,自己有钱了是不是也可以买几个回家,扫地、干活、种田都可以,再找个身体壮实的可以给自己生一堆的娃。
他知道自己又开始胡思乱想了,眼下自己可是连一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
李铁柱蹲在地上,看到自己隔壁摊子的一个老妇人满脸愁容地坐在板凳上。
他扫了一眼,摊子上放着一些海带干,还有一些日用品,大概都是老妇人自己捡来的。
还有一只水鸭子也被绑在摊位上,看样子也是拿来卖的。
可能真的是过不下去了,不然怎么会把家里的牲畜都卖了。
李铁柱拿起一个葫芦,
“这葫芦多少钱?”
“一文钱就行了。”
李铁柱从怀里掏出一文钱,这个葫芦就是自己的了。
海螺喝水是方便,但是只限于没人在场的时候,现在自己在镇上,还是得用葫芦装水喝,这样才正常一些。
“年轻人,你这稻谷种的不错,我可以拿这只鸭子跟你换吗?”
李铁柱刚才就注意到那只水鸭了,瘦瘦瘪瘪的,一看就平时没有吃饱饭,要是自己喂的话肯定要肥上一圈。按照自己多年的养鸭经验,这种水鸭很难生蛋。
他当即拒绝了,自己现在可没有功夫照顾一只营养不良的鸭子。
见李铁柱不同意,老妇人也不再说话,李铁柱的摊子前也很快有人要买稻米。
现在天气开始变暖了,更多的人都开始播种了,李铁柱的稻谷越来越畅销了。
这次卖稻谷的速度比上次还要快,只花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三袋稻谷就都卖完了。
这次的粮食价格比前阵子还要好一些,一共卖了3300文钱。
李铁柱原来是把钱装在衣服的隔层里,但是后面钱实在是太多了,身上的衣服又都是破洞,他只好把钱用一根绳子都串起来。
把串好的铜钱盘在腰间,三千多文的钱竟然感觉有三十多斤。
沉甸甸的,原来腰缠万贯是这种感觉。
从小到大都没有这么有钱过,就算身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整个人走起路来还是虎虎生风。
刚刚进城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几家裁缝店,收起摊子就走出市集首奔裁缝店而去。
城里本来是有做好的衣服可以现买的,但是今天这么早收摊,自己又不赶时间,主要是现买的衣服更贵一些。
所以他还是决定去小的裁缝店里找人现做一套。
“小哥,要缝衣服还是做衣服?”
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孩子,扎着两个大马尾,脸上红扑扑的,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棉袄,虽然一看这棉袄就被洗了很多遍,都褪色了,但是李铁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整齐的补丁。
跟人家比,自己真的跟一个要饭的差不多。
自己灰头土脸的,身上的衣服也不知道多久没换,很久没跟女孩子说过话的李铁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他用手扒拉了下自己的衣服,似乎是要把身上的尘土弹去一些。
“妹子,我要做一套衣服,棉衣棉裤,得花多少钱?”
“棉衣棉裤的话,棉花价格都是一样的,120文一斤,但是外面的布料有很多种,看你要选什么样的布料。”
李铁柱不知道做个衣服还有这么多讲究,不过既然要做衣服,就好好了解下,也长长见识。
李铁柱挠挠头,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几块布头:"那些布料,哪个便宜些?"
裁缝小妹抿唇笑:"最便宜的是蓝格子粗布,一斤西十文,但穿起来扎身。"
她踮起脚尖拉开另一块:"青色的的确更好些,不起球不褪色,就是八十文一斤。"
李铁柱摸着腰间的铜钱串子,厚着脸皮问:"姑娘自己穿什么布料?"
小妹指着身后工作台上一件未完工的袄子,上面的湖色缎子泛着温润光泽:"我给店里做的工衣,不过..."
她突然咬住下唇,"这缎子要一百二十文一斤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RL3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