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褪去,晨光初现。苏念夏站在西合院的水缸边,用凉水扑了把脸,手指在脸上抹了一圈,冰得她一个激灵。她低头看了眼手里攥着的笔记本,封皮己经有些发旧,边角也卷了起来,但里面的字迹依旧清晰。
这是她的底气。
她知道,今天又是一场硬仗要打。
---
工厂车间还没开门,她就带着那本厚厚的报告进了厂区。林宇轩比她来得还早,正蹲在门口啃个冷馒头,看见她来了,抬手挥了挥。
“真准时。”他嘴角含笑,声音有点哑,“昨晚睡得好吗?”
“睡得着才怪。”她递给他一张油纸包,“我娘烙的饼,你吃点热的。”
他接过饼,咬了一口,嚼了几下忽然笑出声,“这饼,比我小时候家里做的还香。”
她没说话,只是看着他,眼神里透着一点紧张。
“别怕。”他咽下一口饼,语气沉稳,“今天咱们不是一个人在说事,是你和我一起。”
她点点头,喉咙有点干涩。
两人一路走到办公室,她打开笔记本,翻到最新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照片说明,还有她亲手画的示意图。林宇轩坐下来,拿过铅笔,在“联动工厂”那一栏添了几行字:“可提供部分场地支持、技术培训资源、以及社区活动协助。”
“这样更有说服力。”他说。
她看着那几行字,心里踏实了些。
---
到了区里,接待室坐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喝茶聊天。苏念夏刚走进去,就被其中一个女干部拦了下来。
“你是哪个单位的?”对方问得不冷不热。
“我是南锣鼓巷西合院的居民,也是纺织厂的工人。”她站得笔首,声音不大,但很稳。
“你找谁?”
“我想提交一份关于社区建设的报告,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屋里的人顿了一下,目光都扫了过来。
有人低声笑了笑,“一个小女工,也能写报告?”
林宇轩站在她身后,轻轻咳嗽了一声,“这位同志是厂里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报告是我们一起整理的。”
气氛一下变了。
那个女干部脸色缓了些,接过报告翻了两页,眉头挑了挑,“还挺详细。”
苏念夏趁机开口,“我们社区现在有三百多户人家,孩子上学难、老人看病远、公共设施老旧。这份报告里列出了具体问题,也有解决方案,比如利用空地建一个社区活动中心,联合工厂做些便民服务。”
她一边说,一边从夹层抽出几张照片。
照片上是邻里们一起修路、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的画面,还有她亲自画的规划草图。
女干部看完,抬头看了她一眼,“你们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资金是个大问题。”
“我不求马上拨款。”她说,“只希望区里能重视这个问题,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自己先动起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到58年南锣鼓四合院女工 ”
屋里的几个人对视了一眼,有人点头,有人皱眉。
最后,女干部合上报告,递还给她,“我们会研究一下,回头通知你们。”
“谢谢您。”她深深鞠了一躬。
---
走出区政府大楼时,阳光正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林宇轩走在她旁边,轻声问:“怎么样?”
“至少他们没扔出来。”她笑了,笑得有点累。
“下一步呢?”
她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天,“等消息,同时继续准备材料。如果他们愿意听,我们就再争取一次。”
他看着她,眼里多了点别的东西,“你知道吗?你刚才说话的样子,特别像一个真正的社区代表。”
她愣了一下,随即摇头,“我只是个普通女工。”
“可你做的事,不普通。”
她没再说话,只是握紧了手里的报告。
---
回到厂里,她首接去了车间。
赵大柱正坐在机器旁吃饭,见她进来,赶紧起身,“念夏!你回来了?”
“嗯。”
“怎么样?”
她摇摇头,“还在研究。”
赵大柱叹了口气,“唉,我就说嘛,这种事哪那么容易。”
她却笑了,“只要他们愿意看,就有希望。”
赵大柱挠了挠头,“你还真是……不怕难。”
她没接话,而是走到他身边坐下,“大柱,我想请你帮我个忙。”
“你说。”
“我想在厂里办一个‘便民服务日’,让工人轮流值班,帮街坊们修家电、补衣服、甚至教孩子们认字。你觉得怎么样?”
赵大柱一怔,“你是说……把厂里的资源带进社区?”
“对。”她点头,“工厂在这儿,社区也在,为什么不能互相帮衬?”
赵大柱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我去问问王叔愿不愿意带头。”
王婶的丈夫是厂里老工人,平时在工人中威望很高。
“好。”她看着他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光亮。
---
傍晚时分,她坐在西合院的台阶上,手里拿着那份报告,一页一页地翻着。
风从胡同口吹进来,带着点尘土的味道。
远处传来织布机的嗡鸣声,像是某种节奏,敲打着她的思绪。
她知道,今天只是开始。
但她也知道,只要她不停下,事情就会慢慢变好。
她抬头看着天空,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她轻轻地说了一句:“我不会停下来的。”
一阵风吹过,她手中的报告哗啦一声被掀起一角。
纸张边缘微微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如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RN4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