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外,晨光熹微,郑义率领的求贤车队悄然启程。杜英正身着一袭普通商贾服饰,头戴斗笠,将面容隐在阴影之中,身旁的刘小东同样打扮,神色警惕地观察着西周。两人混在车队之中,随着车轮的滚动,渐渐远离了咸阳城那暗流涌动的权力漩涡。
一路上,杜英正思绪万千。他深知,此次前往齐国稷下学宫,不仅是为秦国招揽人才,更是他暂时躲避华阳太后锋芒的权宜之计。他的心中,既期待着能见到那些名震天下的大才,又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忧虑。而刘小东,作为与他一同穿越而来的伙伴,此刻就像他最坚实的后盾,始终不离不弃。
“英正,你说咱们这一路,能顺利吗?”刘小东压低声音,凑到杜英正耳边问道。
杜英正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成功。秦国需要这些人才,我们也需要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
经过多日的奔波,车队终于抵达了齐国稷下学宫。此时的稷下学宫,热闹非凡。依照往年惯例,荀子正在学宫内点题,交由弟子们进行辩论。学宫的广场上,弟子们围坐在一起,激烈地争论着。
杜英正和刘小东混在人群之中,静静聆听。只见李斯站在中央,身姿挺拔,侃侃而谈。他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多年,此刻主张的观点新颖独特,博得了众人的阵阵喝彩。杜英正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斯,心中暗自赞叹:此人果真是大才,若能为秦国所用,必能助秦国成就大业。
就在众人对李斯的观点展开热烈探讨之际,郑义走上前去,向众人表明了来意。他恳请众学子和李斯入秦,并承诺秦国必定车马以迎,以礼相待。李斯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并未答应。
杜英正知道,此刻不能操之过急。他决定先去拜访邹衍。在一间古朴的木屋前,杜英正轻轻叩响了房门。片刻后,房门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气质超凡的老者出现在眼前,正是邹衍。
“在下秦人,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还望先生不吝赐教。”杜英正恭敬地行礼道。
邹衍上下打量了一番杜英正,微微一笑:“请进吧。”
屋内陈设简单,却充满了古朴的气息。杜英正和邹衍相对而坐,刘小东则安静地站在一旁。
“先生的‘五德终始说’,在下早己拜读,深感钦佩。不知先生可否为在下详细讲解一番?”杜英正目光诚恳地问道。
邹衍轻抚胡须,缓缓说道:“这‘五德终始说’,乃是天地运行之规律。每个朝代都代表一种德性,金、木、水、火、土,五德循环,朝代更替。当一种德性衰败时,另一种德性就会兴起,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杜英正认真聆听,心中暗自思索:这学说果然博大精深,若能运用得当,必将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他想起自己穿越前所学的历史,知道嬴政日后会尊崇这一学说,为秦朝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先生认为,如今这天下,哪种德性当兴?”杜英正追问道。
邹衍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时空:“依老夫之见,水德将兴。而秦国,正合水德之象。”
杜英正心中一震,表面却不动声色:“先生为何如此认为?”
“秦国地处西方,西方属水。且秦国行事风格,如流水般,能屈能伸,善于变通。此乃水德之兆也。”邹衍解释道。
杜英正心中暗自赞叹邹衍的洞察力。他想起历史上嬴政正是以水德克制周朝的火德,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霸业征途之祖龙扫六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从而为秦朝的兴起找到了合理的依据。
“先生大才,通晓古今,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若能随在下赴秦,共举大事,必定能让秦国如虎添翼,早日统一天下,造福苍生。”杜英正诚挚地邀请道。
邹衍听后,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小哥你何尝不是能知晓未来啊!”
杜英正心中大惊,脸上却强作镇定:“先生何出此言?”
邹衍意味深长地看着杜英正:“从你刚才的言语和神态中,老夫能感觉到,你对未来之事,似乎有着超乎常人的认知。”
杜英正心中暗自警惕,他知道自己不能暴露穿越者的身份,但又不知该如何解释。片刻后,他说道:“在下只是对天下大势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罢了,与先生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邹衍摆了摆手:“小哥不必谦虚。秦国有小哥你己是老天助秦了,不需要我再锦上添花了。我要去该去的地方,普渡苍生。”
杜英正心中一阵失落,但他也明白,强求无用。他尊重邹衍的选择:“既然如此,在下也不便强求。但先生的教诲,在下定会铭记于心。”
随后,杜英正和邹衍又聊起了邹衍的学说对政治决策的影响。
“先生的学说,对治国理政有着深远的意义。不知先生可否举例说明?”杜英正问道。
邹衍点点头:“就拿秦国来说,若能遵循五德终始之规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行相应的政策,必定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比如,水德主智,秦国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水德主刑,秦国可完善法律制度,以法治国。”
杜英正认真记录着邹衍的每一句话,心中己经开始构思未来秦国的发展蓝图。他想起历史上嬴政统一六国后,推行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等措施,这些似乎都与邹衍的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先生所言极是。在下相信,若秦国能将先生的学说运用到实际中,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杜英正由衷地说道。
邹衍微笑着看着杜英正:“小哥有此志向,实乃秦国之福,天下之福。但要成就大业,并非易事,还需经历诸多磨难与考验。小哥一定要坚守本心,切勿迷失方向。”
杜英正郑重地点头:“多谢先生教诲,在下一定牢记于心。”
阳光斜斜穿过邹衍木屋的窗棂,在古朴的竹简上镀了层金边。杜英正起身准备告辞,却见白发苍苍的邹衍缓步走到书架前,郑重取出一摞泛黄的竹简。
"这些是老夫毕生所学,今日就交给你了。"邹衍将竹简轻轻放在案上,目光中满是期许,"希望你能用这些学问,助秦国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杜英正心中一震,连忙跪地拜谢:"先生厚爱,在下感激不尽!有了这些,秦国定能如虎添翼!"他双手接过竹简,触手温热,仿佛还带着邹衍多年钻研的温度。
邹衍笑着摆摆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秦国虽强,但前路坎坷。这些学说或许能指个方向,但要成大业,终究得靠自己。"
杜英正郑重收好竹简,满心欢喜地回到学宫。可刚到就听说个棘手事——李斯说什么也不肯跟他入秦。原来李斯虽胸怀天下,却放心不下好友韩非。此时韩国在秦国威压下摇摇欲坠,韩非正拼尽全力想保住母国。李斯担心自己一走,会连累好友,这才犹豫不决。
杜英正决定去碰碰运气,劝韩非入秦。他知道历史上韩非不会答应,但实在不忍心看这等大才被埋没。
(http://www.220book.com/book/RNH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