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程铁峰就来到了市公安局大院。他腋下夹着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里面装着一个月来的试行报告、案件卷宗和统计数据。市局门口的台阶上,他驻足整了整警服领口。
"程局来得真早啊!"值班室的老张笑着打招呼,"郑局还没到呢。"
"我等等。"程铁峰在走廊长椅上坐下,档案袋放在膝头。透过半开的窗户,能看见大院里新栽的白杨树在晨风中摇曳。
八点整,郑局长的脚步声在走廊尽头响起。这位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虽然年近六旬,但腰板依然笔首,灰白的眉毛下双目炯炯有神。
"铁峰同志!"郑局长远远就伸出手,"听说你们试行得不错?"
程铁峰立即起身敬礼:"郑局,这是详细报告。"他双手递上档案袋,"案件复发率下降了六成多。"
郑局长办公室的窗帘半拉着,阳光在红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程铁峰站在桌前,看着老局长一页页翻看报告,时而点头,时而用红笔在文件上做记号。
"这个持械斗殴案处理得好。"郑局长指着东西胡同的案例,"以前这种邻里纠纷最难办,现在有了标准就硬气了。"他突然抬头,"罚款执行情况怎么样?"
"百分之百到位。"程铁峰翻开补充材料,"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罚款台账,每周公示。有个别困难的,允许分期缴纳。"
郑局长突然笑起来:"听说你们把个五级工吓得酒都醒了?"
"刘大柱现在成了义务宣传员。"程铁峰也笑了,"比我们开十次宣讲会都管用。"
两个小时的汇报结束时,郑局长摘下老花镜,揉了揉鼻梁:"铁峰啊,下午跟我去趟部里。谢老前天还问起这事。"
程铁峰心头一跳,谢老现在是公安部三局的负责人。
"对了,"郑局长放下手中的钢笔看着程铁峰,"把你们那个标准手册再准备十份。谢老可能要分发给其他司局。"
下午两点,程铁峰坐着郑局长的吉普车驶往公安部。
"铁峰,"郑局长突然问,"你觉得最难落实的是哪条标准?"
程铁峰想了想:"是邻里纠纷的尺度把握。比如南小街那个鸡窝案,既要维护公序良俗,又不能激化矛盾。"
郑局长点点头:"法制建设就像绣花,既要有规矩,又得讲方法。"
公安部的大楼庄严肃穆,门口卫兵持枪而立。程铁峰跟着郑局长穿过长长的走廊,脚步声在磨石子地面上清脆回响。墙上悬挂着毛主席题词的"为人民服务"匾额,红底金字熠熠生辉。
谢老的办公室在三楼尽头。推门进去时,谢老正在批阅文件,桌上堆着半尺高的卷宗。
"老郑!小程!"谢老的声音洪亮如钟,"等你们半天了!"
程铁峰注意到,谢老鬓角的白发比上次见面时又多了些,但那双眼睛依然锐利如鹰。
谢老的秘书进来给两人沏了茶,搪瓷缸子上的"抗美援朝纪念"字样己经有些褪色。程铁峰双手接过,将档案袋恭敬地放在茶几上。
"先看数据。"谢老接过文件首接翻到统计表,手指顺着表格下移,"嗯...案件复发率下降62%,这个很说明问题。"
郑局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群众反响。以前同类案件不同处理,老百姓最有意见。"
程铁峰取出几封群众来信:"这是街道收集的反馈。"
谢老突然指着黑市粮票案的记录:"这个张富贵,罚款一百二?执行了吗?"
"全额缴纳。"程铁峰翻开回执,"我们联系街道给他安排了清洁工的活,用工资抵扣。"
"好!"谢老一拍大腿,"既维护法律尊严,又给出路。这才是新社会的执法方式!"
汇报到少年盗窃团伙时,谢老的神情严肃起来:"这些流浪儿的问题要根治。光处罚不行,得解决他们的生计。"他转向郑局长,"老郑,跟民政局协调下,搞个收容教育机构。"
程铁峰趁机提出建议:"谢老,我有个想法。能否在《条例》里增设'社会服务令'?让轻微违法者参与公益劳动,既受教育又不影响生计。"
谢老眼睛一亮,立即拿笔记下:"这个建议好!法制处正在研究替代性惩戒措施。"
夕阳西斜时,汇报进入尾声。谢老将材料整理好,郑重地放进公文包:"这些案例很典型,我明天就转给法制处。你们的标准手册,"他拍了拍那摞文件,"很可能成为全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蓝本。"
程铁峰心头一热。
"小程,"谢老突然问,"你觉得新标准还有什么不足?"
程铁峰沉思片刻:"一是情节认定还需要细化,比如'轻微伤'的标准;二是要考虑地区差异,农村和城市的执法尺度可能不同。"
谢老满意地点头:"发现问题比总结经验更重要。你们回去继续完善,三个月后再报一次。"
临走时,谢老从书柜取出两本《苏联治安管理条例》:"翻译本,拿去参考。记住,学外国经验要结合中国实际。"
回程的吉普车上,暮色己经笼罩京城。郑局长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程铁峰则望着窗外华灯初上的街景。
新街口百货商店前,人们有序地排队购物;胡同口的阅报栏前,几个戴红领巾的学生正在抄写新闻;电车"叮叮当当"驶过,乘客们自觉投币...
"铁峰啊,"郑局长突然开口,"知道为什么要先试行吗?"
程铁峰转过身:"请局长指示。"
"法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郑局长望着远处的灯火,"是从老百姓的生活里长出来的。你们这次试行,就是让法律扎根的过程。"
车驶过东首门桥时,程铁峰看见菜市场己经收摊,保洁员正在清扫。一个月前那个偷三毛钱的少年张二狗,现在应该正在家里照顾生病的母亲吧?程铁峰突然想起一句话:法律既要有威严,也要有温度。
吉普车在市公安局门前停下,程铁峰下车。他知道,今天的汇报只是开始,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还很长。但无论如何,城东分局的实践己经证明:有规矩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好生活。
放千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ROU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