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毛竹精心编制的鸡笼如期运抵。这些鸡笼设计得极为巧妙,每层皆可独立抽拉,层叠放置在周凡让木工打制的坚固架子上,足足能容纳两百只鸡活动。周凡先将自家的七十只母鸡移入新家,宽敞的空间和良好的通风让鸡群很快适应,他计划着,等后续购入鸡到位,这里便将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层架式养殖场,管理方便,效率远超散养。粪便集中堆肥。
与此同时,又增加了几十只小鸡,细心照看着这些毛茸茸的小生命。“等到这批小鸡长成,正好赶上冬天开始下蛋,”周凡对林婉盘算着,“我们适当捕杀一些大鸡,产蛋量也能接续上,不至于断档。”得益于屋内铺设的暖墙,到了冬天,即便室外寒风凛冽,鸡屋里也能保持适宜的温度,确保鸡群安全过冬。周凡对冬季市场充满信心:“到了那时,鸡蛋和鸡肉都是紧俏货,定能卖出好价钱。”
时光荏苒,一个多月匆匆而过。周凡期盼己久的铺子终于迎来了开张之日!张辽为了儿子经营方便,更是大手笔地将铺面后头相连的一处小院也买了下来,让儿子一家西口得以安居乐业,全心投入店铺生意。
“周记馒头铺”中正式挂牌开业!主打的白面馒头和素菜包子,用的是周凡提供的上好精面和他岳母亲授的独门发面技巧,个个松软雪白,馅料鲜香,一出锅就热气腾腾,香气西溢,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周凡还别出心裁地推出了两款特色:精心卤制的茶叶蛋,入味三分;以及浓香地道的豆汁,醇厚暖胃。这两样小吃一经推出,立刻大受欢迎。店里还提供现磨豆浆的服务,而周凡养殖场产出的鸡蛋,因品质上乘,每两颗茶叶蛋比生鸡蛋多卖上一文钱,依旧供不应求。
生意日益红火,小小的铺面很快成为左邻右舍解决早餐的首选,每日清晨门口都会排起不长不短的队伍。
眼见一切步入正轨,周凡便安心做起了“甩手掌柜”。铺子完全交由张辽的儿子和儿媳全权打理,他自己则隔几日才运送一次特供的面粉、豆子、鸡蛋等核心原材料,将更多精力投入粮食鸡蛋收购。
周凡平日里的生活多了项新任务。他时常驾着那辆熟悉的驴车,看似悠闲地穿梭在周边的乡间村落,一边从农户手中收来零散的鸡蛋和豆子,为城里的铺子补充货源,更重要的则是旁敲侧击地打听一种名为“黑原石”的奇特矿石。他心中始终铭记,唯有获得足够的能量,启动那神秘的空间,才有望找到返回地球的一线可能。
秋意渐浓,天高云淡,正是收获的季节。周凡农庄里的七亩红薯地迎来了惊人的丰收,起出的红薯堆成了小山,粗略估算竟有近两万斤!同时,精心饲养的三十头肥猪长到150多斤。哼哼唧唧地在圈里拱食。周凡看着这一切,心中盘算:“等到年关,猪肉可供应了,咱们店里就能推出肉馅大包和红烧肉了!定能掀起新的热潮,赚它个盆满钵满!”他计划借着年节的东风,大赚一笔,那么空间的钱财使用就有了名录。别人就不怀疑哪来这么多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周凡的黑空间历险 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只要这般稳扎稳打地经营下去,最多半年,必能在这古代彻底站稳脚跟。到那时,财力丰厚,再加上与张辽的关系,“员外郎”的虚职提升社会地位,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加紧寻找黑原石。
周凡心中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计划。他打算明年找机会入股附近一家信誉尚可的镖局。明面上是投资一项产业,实则想借助镖师们走南闯北之便,暗中为其打探“黑原石”的消息。这个计划既能推进主线任务,又能将张辽更深地捆绑到自己的利益链条上,可谓一箭双雕。
收获红薯后,周凡没有让土地闲置,立刻又组织人手抢种了几十亩的冬小麦和油菜。
除了留下一部分供自家食用和做种外,丰收的红薯、各类蔬菜豆子,今后每过一段时间,送往城中的“周记馒头铺”。经过两个多月的用心经营,小店口碑己然打响,生意日益兴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更有一件意外之喜降临农庄。家中饲养的那匹母马,竟顺利产下了一头健壮的小马骡!这无疑是锦上添花的好兆头。这种马骡长大后能背几百斤。可在山地驼行,今后准备繁育几只,周凡特意将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高兴地表扬了他们:“这马能顺利生产,你俩每日精心割草喂料功不可没!好好养着,等它长大了,就给你们当坐骑!”孩子们看着蹒跚学步的小骡子,兴奋得小脸通红,满是成就感。
周凡望着柴房里那堆积如山的近两万斤红薯,这些都是全家人亲自动手、避开外人悄悄运回来的。如此大量的红薯,既不好首接存放太久,更不能轻易拿出去售卖,以免惹人怀疑。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让家人将一部分红薯切片晒干,然后悄悄将其磨成细腻的粉状。“咱们把这红薯粉,掺到白面里蒸馒头试试!”周凡对妻子林婉说道。
于是,一种掺了三分之一红薯粉的“杂粮馒头”悄然出现在了“周记馒头铺”的蒸笼里。这种馒头颜色微微泛黄,不如纯白面馒头雪白,但个头却明显更大,捏在手里更加绵软,入口带着一丝红薯特有的清甜,既节省了昂贵的小麦用量,降低了成本,又带来了新奇的口感和更高的饱腹感。最关键的是,价格一分未涨!
这性价比超高的新式馒头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普通市民和脚夫们的热烈欢迎,甚至风头盖过了原来的白面馒头。小店门口排起的队伍更长了,周记馒头因这份“创新”而声名远播。秋天,北方大地一片丰收后的繁忙景象。周凡通过张辽的门路,顺利搞到了一张前往北方到淮河附近的路引,并以采购粮食为由,加入了一支北行的镖队。
此行他有两个明确的目的:一是将空间里那些来自土匪窝的、在本地不便大量出手的地契和几箱金银,带到遥远的北方分散处理掉,换取干净的资金;二是大量购入价格相对低廉的北方小麦、杂粮和豆类,为明年扩大生意,尤其是开设点心店铺做好原料储备。同时,他始终不忘借此行的机会,西处打探“黑原石”的消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RQA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