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之外,无垠的滩涂地在秋日阳光下泛着灰白的光芒,如同大昭朝身上一块难看的疤痕。
这里寸草不生,盐碱遍布,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是朝廷眼中无足轻重的存在。
谁会想到,这片被遗忘的土地,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晏站在滩涂的边缘,任由带着咸腥味的海风吹拂着他的衣袍。
东方阎站在他身边,眉头紧锁,显然对这片荒凉的土地感到忧虑。“林兄,这地方,真能种出粮食?”东方阎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
林晏目光坚定,指着远处那片白茫茫的盐碱地,说道:“别人不能,不代表我们不能。这片滩涂,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就能让它变成真正的粮仓。”他心中己经有了计划,一个足以改变大昭朝粮食格局的计划——海田种玉。
想要在这片盐碱地上种植粮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林晏深知,盐碱地的改良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方法。他从系统中兑换了一份详细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手册》,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挖沟排水、铺沙压碱、种植耐盐植物等。
“第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沟排水。”林晏指着滩涂,对东方阎说道,“盐碱地之所以寸草不生,就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我们要通过挖沟排水,将土壤中的盐分排出去。”
东方阎点了点头,立刻组织人手开始挖沟。数百名盐工在滩涂上挥汗如雨,他们按照林晏的指示,在滩涂上挖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渠。这些沟渠如同血管一般,将滩涂上的水分和盐分汇集起来,然后排入大海。
挖沟排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进行铺沙压碱。林晏从附近的海滩上运来大量的沙子,然后将沙子均匀地铺在滩涂上。沙子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有效地阻止土壤中的盐分向上渗透。
“这铺沙压碱,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林晏解释道,“沙子不仅可以阻止盐分向上渗透,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经过挖沟排水和铺沙压碱之后,滩涂的土壤己经得到了初步的改良。但是,想要真正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还需要种植耐盐植物。林晏从系统中兑换了一种叫做“耐盐碱海稻”的特殊稻种。这种稻种具有极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这种海稻,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林晏说道,“只有种植这种耐盐植物,才能真正将这片滩涂变成粮仓。”他将海稻的种子分发给盐工们,让他们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播种。
盐工们虽然对种植海稻充满了信心,但心中还是有些担忧。毕竟,他们从未种过水稻,更不知道这种海稻是否真的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
“大家不要担心,只要我们按照林大人的指示去做,就一定能够成功。”东方阎鼓励道,“林大人是神人,他说能种出来,就一定能种出来。”
在林晏和东方阎的带领下,盐工们开始在滩涂上辛勤地劳作。他们播种、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培育,海稻的幼苗终于破土而出,在盐碱地上顽强地生长。
看到这一幕,盐工们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片荒凉的滩涂,真的要变成粮仓了。
为了让盐工们安心在这里生活,林晏还特意为他们建造了一批房屋。这些房屋都是用当地的石材和木材建造而成,坚固耐用,可以抵御海风的侵蚀。
盐工们搬进了新家,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他们感激林晏,将他视为再生父母。
“林大人真是我们的救星啊!要不是他,我们还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呢。”一位老盐工感慨道。
“是啊!林大人不仅让我们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还让我们有了种田的机会。以后,我们再也不用靠挖盐为生了。”另一位盐工说道。
然而,就在林晏以为一切都进展顺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了。
一天夜里,狂风大作,海浪滔天。巨大的海浪如同脱缰的野马般,疯狂地冲击着滩涂。盐工们被惊醒,纷纷跑到海边观看。
“不好!海潮来了!”一位老盐工惊呼道。
众人只见一道道巨浪,裹挟着泥沙,疯狂地涌向滩涂。海浪所到之处,一切都被吞噬,房屋、田地,都淹没在茫茫的海水之中。
“快!快去筑堤!”东方阎大声喊道。
盐工们纷纷拿起工具,冲向海边,想要阻止海浪的侵袭。但是,海浪实在太大了,人力根本无法阻挡。
“不行!挡不住了!”一位盐工绝望地喊道。
眼看着海浪就要吞噬整个滩涂,林晏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他知道,如果让海浪继续肆虐下去,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必须想办法阻止海浪!”林晏心中暗道。他开始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知识。突然,他想到了一个方法——筑造消波木栅。
消波木栅是一种利用木材和石块筑成的防御设施,可以有效地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海岸线。
“快!快去找木头和石头,我们要筑造消波木栅!”林晏大声喊道。
盐工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从附近的森林里砍伐树木,从海滩上搬运石头,开始在滩涂上筑造消波木栅。
经过一夜的奋战,一道道坚固的消波木栅终于筑成。这些木栅如同忠诚的卫士般,屹立在海边,抵挡着海浪的冲击。
海浪冲击着木栅,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木栅虽然摇摇欲坠,但始终没有倒塌。在木栅的保护下,滩涂逐渐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一幕,林晏和盐工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他们终于战胜了海浪,保住了他们的家园。
经过这场海潮的洗礼,盐工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定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的信心。
时间飞逝,转眼间,海稻己经到了成熟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稻秆,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林晏站在稻田里,看着这片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片曾经荒凉的滩涂,真的变成了金色的粮仓。
“丰收了!丰收了!”盐工们欢呼雀跃,他们挥舞着镰刀,收割着成熟的海稻。
东方阎走到林晏身边,激动地说道:“林兄,我们成功了!我们真的在这片盐碱地上种出了粮食!”
林晏点了点头,说道:“这仅仅只是开始。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够将这片滩涂变成真正的粮仓,为大昭朝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就在林晏和东方阎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一个盐工突然跑了过来,激动地说道:“林大人,东方大人,你们快来看!我们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海稻!”
林晏和东方阎跟着盐工来到一片稻田边,只见那里生长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海稻。这种海稻的稻穗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比普通的海稻更加,更加沉重。
“这是什么海稻?”东方阎好奇地问道。
林晏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种海稻竟然是一种杂交变种。这种杂交变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更强的抗逆性,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稻种。
“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杂交变种,如果能够大规模种植,将会大大提高海稻的产量。”林晏兴奋地说道。他立刻安排人手将这种杂交变种的海稻收集起来,准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林晏深知,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只有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和技术,才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而这种杂交变种海稻的发现,无疑为大昭朝的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RQN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