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九锡之礼

小说: 驱除鞑虏穿五代   作者:阿鲁迪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驱除鞑虏穿五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RKU/ 章节无错乱精修!
 阿鲁迪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洛阳作为中原的核心之地,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权谋。洛阳紫微宫,那是皇权的象征,巍峨的宫殿建筑气势恢宏,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像是一头头咆哮的猛兽,肆虐着这片古老的大地。洛阳紫微宫的琉璃瓦上积了层薄雪,那雪洁白而细腻,像是老天爷特意为这宫殿披上的一层圣洁的纱衣。在冬日那并不强烈却依旧明亮的阳光下,琉璃瓦上的薄雪泛着清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宫墙内的冰冷与寂寥。 礼部侍郎杜荀,平日里在朝堂上也是颇有风度、举止从容的官员。此时,他带着一众官员整齐地跪在殿外,每个人都神情肃穆,大气都不敢出。他们手捧九锡诏书,双臂己经在这寒冷的空气中冻得发青,那冰冷的感觉像是无数根针在扎着他们的肌肤,但他们却不敢有丝毫晃动。因为他们深知,这九锡诏书代表着无上的荣耀与重大的使命。九锡——车马、衣服、乐悬、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这是上古帝王赐予功臣的最高礼遇。在历史的长卷中,许多得到九锡的权臣,往往都有着非凡的野心。九锡,它既是帝王对功臣功绩的高度认可与奖赏,也是一种微妙的信号,是...篡位的前奏。多少王朝的更迭,都与这九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在众人在殿外瑟瑟发抖之时,尚奕的剑履声由远及近地传来。那脚步声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敲在地上的战鼓,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气势。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那些麻雀被这突然的声响吓得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飞向了远方。尚奕今日未着甲胄,只一袭玄色蟒袍加身。那蟒袍的材质极为考究,玄色的布料上绣着精美的蟒纹,每一条纹路都栩栩如生,仿佛那蟒蛇随时都会从袍上腾飞而出。腰间玉带上悬着那柄伴随他征战多年的佩剑,剑柄上的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这柄剑见证了他无数次的浴血奋战,历经了无数的腥风血雨。脚步声在空旷的宫道上回荡,像是一记记闷鼓,敲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心生敬畏。 "宣梁王尚奕觐见——!"尖细的太监唱名声划破了寂静的空气,声音在宫殿中久久回荡。随着这一声唱名,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殿内炭火烧得极旺,那熊熊燃烧的炭火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与殿外的严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龙椅上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宝石,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面前垂着密匝匝的珠帘,那珠帘晶莹剔透,珠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但却让人看不清小皇帝的表情。两侧文武百官分列整齐,文官们身着长袍,头戴乌纱帽,神情庄重;武官们身着铠甲,英姿飒爽。李存勖赫然站在文官首位,他穿着华丽的朝服,袖口处那玉扳指在火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散发着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气息。 "臣尚奕,参见陛下。"尚奕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殿内,单膝跪地,声音不卑不亢。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充满了自信与底气。 珠帘后传来一阵窸窣声,小皇帝那稚嫩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他说道:"梁王平契丹,安社稷,功高盖世...特加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那颤抖的声音中,既有对尚奕功绩的肯定,也有对这复杂局势的恐惧与不安。 崔清猗作为随行军师,平日里足智多谋,在战场上为尚奕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时她站在武官队列中,听到小皇帝宣布加尚奕九锡的消息,瞳孔骤缩,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她不动声色地挪到尚奕身侧,借着搀扶的动作按住他的腕甲,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刀:"九锡乃篡位之阶,这是捧杀!"她深知,这看似荣耀的九锡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尚奕听到崔清猗的提醒,指尖在剑柄上轻轻敲击,节奏平稳如常。他的目光扫过珠帘,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隐约看到后面除了小皇帝瘦弱的身影,还有一人正俯身耳语。那玉扳指的反光,在这昏暗的殿内格外显眼,不是李存勖又是谁?尚奕心中暗自思索,这背后肯定有李存勖的阴谋。 "臣,惶恐。"尚奕突然大笑,那笑声震落梁上灰尘,在殿内久久回荡。他的笑声中充满了豪迈与不屑,仿佛在嘲笑这看似高明的阴谋。他接着说道:"若陛下执意要赏,臣请以九锡之礼犒赏三军将士!车马赐幽州铁骑,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驰骋如风;衣服予阵亡将士家属,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关怀与温暖;乐悬置边关鼓舞士气,让我们的将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斗志昂扬..." 满朝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九锡乃人臣极致,从古至今,哪有转赐将士的道理?尚奕此举,分明是当众打脸,让那些心怀鬼胎之人的阴谋暴露无遗。 珠帘后的人影明显僵住了,小皇帝或许没想到尚奕会有这样的反应,心中既有些慌乱又有些敬佩。李存勖的玉扳指停在半空,脸上闪过一丝阴鸷。他精心策划的这场九锡之赏,本以为可以让尚奕陷入两难的境地,没想到尚奕如此聪慧果断,轻易地化解了这个危机。他正要开口,试图挽回局面,殿门突然被猛地踹开! "报——!"赵破虏风尘仆仆地冲进来,他的铠甲上还带着未化的雪渣,显然是一路奔波,来不及停歇。他大声喊道:"淮南杨行密攻破襄州!守将战死,军民死伤万余!"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襄州乃南北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就像是一把钥匙,掌控着南北的交通要道。杨行密此举无异于撕毁此前与朝廷的盟约,这是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战。更蹊跷的是,淮南军北上,为何沿途州县毫无预警?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众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疑惑和担忧,原本就复杂的朝堂局势,此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襄州乃南北要冲,杨行密此举无异于撕毁此前与朝廷的盟约!更蹊跷的是,淮南军北上,为何沿途州县毫无预警?

刘仁恭的独耳突然一动,他凑到尚奕耳边:"不对...李存勖的河东军昨日刚过淮水..."

尚奕的剑穗无风自动,眼中寒光乍现。原来如此!李存勖明面上来洛阳朝贺,暗地里却挑动杨行密北上,这是要制造混乱,让朝廷不得不倚重他河东兵马!

"好个借刀杀人。"尚奕冷笑出声,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杨行密狼子野心,臣请亲率大军南下平叛。"

珠帘后的小皇帝似乎慌了神,连声说:"准、准奏..."却被李存勖打断:"陛下!梁王刚平定北疆,劳苦功高。区区淮南叛军,不如由臣..."

"晋王殿下。"尚奕突然转身首面李存勖,"听闻贵部昨日己过淮水,可是未卜先知?"

朝堂再次哗然!这是赤裸裸的指控!李存勖的玉扳指捏得咯咯作响,脸上却浮现出无辜的苦笑:"梁王说笑了。河东军移防是奉兵部调令,防备契丹反复..."

"是吗?"尚奕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那这封杨行密写给晋王的信,又作何解释?"

李存勖面色大变。那封信是他与杨行密密谋的铁证,明明己经...

"假的!"他厉声喝道,"定是有人栽赃!"

尚奕却不慌不忙地将信递给太监:"请陛下御览。"

当信传到珠帘后,小皇帝的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纸张。李存勖见状,突然一把掀开珠帘,竟是要去抢信!这个动作太过僭越,连他的党羽都惊呆了。

"护驾!"崔清猗一声清喝,殿外玄甲卫瞬间涌入!

李存勖的手僵在半空,脸色由红转白又转青。他缓缓后退,突然大笑:"好!好一个尚奕!本王小看你了!"玉扳指猛地掷在地上,摔得粉碎,"我们走!"

河东众将跟着李存勖愤然离去,朝堂上一片死寂。小皇帝瘫在龙椅上,似乎随时会晕过去。

尚奕叹了口气,上前一步:"陛下受惊了。臣请即刻南下平叛,另派刘仁恭将军率部'护送'晋王回河东。"

小皇帝如蒙大赦,连连点头。当尚奕转身离去时,珠帘后传来一声几不可闻的"...谢谢"。

退朝后,崔清猗在宫门外追上尚奕:"信是假的?"

"半真半假。"尚奕的嘴角微微上扬,"我让萧挞凛模仿了杨行密的笔迹,但内容...李存勖确实与淮南有勾结。"

"下一步?"

"你留守洛阳,盯紧朝中动向。"尚奕翻身上马,"我带轻骑南下,会会这位'淮南枭雄'。"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骑士滚鞍落马:"梁王!紧急军情!西川王建攻破汉中,正沿沔水东进!"

尚奕的眉头第一次皱了起来。西川、淮南同时发难,这绝非巧合。更蹊跷的是,两地相隔数千里,如何能配合如此默契?

"报——!"又一名斥候飞驰而至,"幽州急报!契丹耶律阮集结五万铁骑,陈兵边境!"

三面告急!尚奕的佩剑突然发出轻微的嗡鸣,仿佛感应到了主人的心绪。崔清猗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这分明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要将梁军生生耗死在西面征战中!

"传令全军。"尚奕的声音却出奇地平静,"放弃襄州,固守南阳。调赵破虏部西进阻截王建。至于契丹..."他看向刘仁恭,"放出消息,就说耶律阮的儿子在我们手中。"

刘仁恭的独耳动了动:"大帅这是要..."

"耶律阮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尚奕望向北方,"他陈兵边境却不动手,无非是想讨价还价。那我就给他个台阶下——用他儿子换十年和平,白纸黑字。"

崔清猗突然明白了尚奕的布局:"先稳住契丹,集中兵力对付西川和淮南?"

"不。"尚奕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我要亲自去会会杨行密。至于西川...给王建送封信,就说我愿意将汉中至荆南七州划归西川。"

"什么?!"众将大惊。这可是割地求和啊!

尚奕却笑了:"王建此人多疑,得地必疑有诈,反而不敢轻举妄动。等我们解决淮南,回头再收拾西川不迟。"

崔清猗若有所思:"那李存勖..."

"他?"尚奕一夹马腹,"很快就会收到耶律阮撤兵的消息。没了契丹这个借口,他敢擅自调兵就是谋反!"

战马嘶鸣,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尚奕望向南方,那里是淮南军的来向,也是他统一大业的下一个战场。

"清猗,你说..."他突然问道,"杨行密为何突然撕毁盟约?"

崔清猗沉吟片刻:"除非有人给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比如?"

"比如...传国玉玺。"

尚奕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想起朝堂上李存勖那枚仿制的玉玺,又想起各地节度使对"正统"的执着...

"备马!"他厉声喝道,"我要在杨行密渡过汉水前截住他!"

当夜,尚奕亲率五千轻骑星夜南下。与此同时,一队神秘的信使也悄悄离开洛阳,携带着梁王的亲笔信和...一枚精心准备的"玉玺"。天下这盘大棋,己经到了最关键的中盘厮杀。



    (http://www.220book.com/book/RRK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驱除鞑虏穿五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RK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