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照明灯散发出惨白的光芒,将农科所实验室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然而,这惨白的光线却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死亡的气息所笼罩。
在这诡异的环境中,陈教授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全息投影键盘。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移动,快得如同闪电一般,甚至让人产生了残影的错觉。
随着陈教授的操作,一个悬浮在空中的三维模型逐渐显现出来。
这个模型展示的是整个村落的时空曲率,而此刻,它正呈现出一种极其诡异的形状——莫比乌斯环结构。
莫比乌斯环是一种只有一个面和一条边界的拓扑结构,它的特点是可以在不越过边界的情况下,从一个面走到另一个面。
这种结构在数学和物理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在现实世界中却很少见到。
而现在,整个村落的时空曲率竟然呈现出这样一种奇特的结构,这无疑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现象。
陈教授紧紧盯着这个三维模型,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其中的奥秘。
"这是克莱因瓶形态的量子折叠。"陈教授调出引力波监测数据,"以古槐为中心,周围五百米形成了封闭的西维流形。"
林研抱着一摞纸质报告冲进实验室:"地质局刚传来的数据!老槐树根系延伸轨迹和强子对撞机的粒子轨迹重合度达99.7%!"
叶天盯着实时卫星云图,代表X-37浓度的紫色光斑正在村落上空凝聚成旋涡状。
他摸出贴身收藏的青铜钥匙,发现钥匙表面的饕餮纹正在缓慢位移,仿佛某种纳米级的机械装置。
"量子共振器!"陈教授突然抢过钥匙放在扫描仪下,"这些纹路是石墨烯结构的量子点阵列!"
投影仪上,放大百万倍的钥匙表面呈现出精密的三维晶格。
当激光束扫过第三道纹路时,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运行,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代码竟与青铜柱上的《九转轮回契》碑文完全对应。
"他们在改写现实法则!"林研指着突然扭曲的窗外景色。百米外的稻田如波浪起伏,稻穗在月光下泛着青铜色金属光泽,相邻两株水稻竟呈现出春秋两季不同的生长状态。
二柱子撞开实验室大门,防护服上沾满荧光黏液:"后山的松树林......树在移动!"
夜视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令人窒息——数十棵百年古松正以根系为足缓慢挪移,针叶表面覆盖着X-37结晶体,在红外镜头下如同行走的圣诞树。
更诡异的是,这些树木的移动轨迹精确复刻了青铜柱上的星象图。
"启动电磁屏障!"陈教授按下红色按钮,实验室西周升起特斯拉线圈。
电弧在夜空中交织成网,将最先逼近的变异松树击成焦炭。燃烧的树干里迸射出星砂流火,在屏障上蚀刻出巫纹状的裂纹。
叶天突然抓起量子通信器:"我知道他们的目标了!"他调出古槐根系的三维模型,"这些变异植物在构筑生物版的粒子加速器!"
仿佛验证他的猜想,地面突然传来高频震颤。埋设在田埂的地震仪显示,X-37微粒正在地下300米处形成环形加速轨道。
实验室的粒子探测器发出尖锐警报,屏幕上跳出的μ子通量数值是日常值的百万倍。
"他们要在现实世界重现九转轮回阵!"陈教授扯开领带,"必须破坏量子纠缠源!"
叶天抓起电磁脉冲枪冲向古槐,钥匙在掌心烫出焦痕。
树瘤搏动的频率与他的心跳同步,饕餮纹瞳孔处的孔洞突然射出全息投影——竟是岩虎被困在量子泡沫中的身影。
少年战士的嘴唇开合,通过唇语传递着坐标参数。
"东北方47度,地下162米!"叶天对着耳麦嘶吼,"那里是量子纠缠节点!"
先锋科技的钻探车突然冲破围栏,车载激光器在古槐根部熔出首径两米的深坑。
戴墨镜的负责人举起辐射检测仪,露出后颈的北斗痣痕:"感谢各位前期的研究成果,接下来由我们接管。"
当钻头触及地底岩层的刹那,整片天空突然量子化。星辰拉长成克莱因瓶的拓扑结构,古槐的枝桠在超维空间中无限延伸。叶天腕表的指针开始逆时针飞旋,二柱子惊叫着指向天空——那里悬挂着三百个不同时间线的村落倒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家后院通往原始世界(http://www.220book.com/book/RSS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