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瑞和吴刚的制度攻坚队深陷官僚主义的无形战线之时,潘小凡和钱裕的资本先锋队,也爆发了一场冰与火般的激烈内战。
这场战争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即将诞生的灯火银行。
潘小凡,这位在华尔街的资本丛林里杀伐决断惯了的金融骑士,他信奉的是速度、效率和颠覆式创新。
接到任务后,他立刻启动了他那遍布全球的梦之队。
三天,仅仅三天。
一个由纽约的金融律师、伦敦的银行架构师、硅谷的IT工程师和香港的品牌设计师组成的顶尖团队,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视频会议,为灯火银行打造出了一套堪称艺术品的出生证明。
那是一份厚达两百多页的全英文商业计划书,里面包含了以下内容:
极致的用户体验:一个界面设计极简、操作流程无比顺畅的手机应用。潘小凡的要求是,任何一个只会上网看新闻的下岗工人,都能在三分钟之内,完成从注册到提交贷款申请的所有操作。
颠覆性的风控模型:抛弃了所有传统的抵押和担保逻辑。潘小凡的团队设计了一套基于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的社会信用算法。它不仅会评估申请人的基本信息,更会将其邻里关系、社区声誉、甚至子女的在校表现等软信息纳入信用评级。用潘小凡的话说:“我们要相信,一个好的邻居,一个受人尊敬的父亲,他违约的概率,远低于一个拥有三套房产的投机者。”
温暖的品牌故事:灯火银行,这个由顾炎武亲自取的名字,被潘小凡的团队,演绎成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品牌形象。他们甚至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吉祥物,一个提着小马灯,名叫亮亮的萤火虫。
国际化的资本背书:为了增加灯火银行的公信力,潘小凡说服了Isabella,让她旗下的江南省未来产业基金,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象征性地向这个项目注资五千万美元。
潘小凡带着这份闪耀着现代金融智慧和互联网精神的完美方案,走进了副队长,市财政局铁算盘钱裕的办公室。
他像一个即将接受国王检阅的凯旋将军,意气风发。
他以为自己将迎来掌声和赞许。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盆来自西伯利亚的冰水。
钱裕的办公室,和他的人一样,古板,严谨,充满了上个世纪的气息。
巨大的红木办公桌上,除了一个巨大的搪瓷茶缸和一架老式算盘,再无他物。
他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将潘小凡那份全英文的计划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
整个过程,他一言不发,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潘小凡站在一旁,从最初的自信满满,到渐渐地感到一丝不安。
终于,钱裕放下了计划书,缓缓地抬起头。
“小潘同志,”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你的这个方案,很新潮,很漂亮。”
“但是,”他从他那早己被翻得起了毛边的巨大书柜里,抽出了一本同样厚度的、蓝色封皮的法规汇编。
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关于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
他将那一本本冰冷的、象征着国家金融秩序的天条,轻轻地,但却又无比郑重地,放在了潘小凡的面前。
“在财政的字典里,没有漂亮,只有合规;没有新潮,只有安全。”
他指着潘小凡的方案:“你要成立一家银行,按照规定,必须先向市金融办提交申请;然后,由金融办牵头,联合银监、工商、税务、人民银行等七个部门,进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可行性论证;论证通过后,再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讨论;最后,所有材料,还要上报省一级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最终的审批和备案。”
“这个流程,一步,都不能少。”
潘小凡急了:“钱局!我们这是改革试点!是总指挥亲自拍板的!二十九天的倒计时,等我们走完这套流程,人家孩子都满月了!”
“改革,更要守规矩。”钱裕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潘小凡同志,你信奉的那套华尔街的逻辑,是狼的逻辑,是吃人的逻辑!它的根基,是利润!而我们,是共产党人办的银行,我们的根基,是人民的信任!你那个花里胡哨的手机应用,能比我们盖在存折上的那个鲜红的国家印章,更能给老百姓安全感吗?”
“还有!”他的目光,落在了Isabella那个名字上,眼神中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警惕,“外资?你引一家背景不明的外国基金进来,是什么目的?你想让谁,来做这家银行的最终控制人?是我们的党,还是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华尔街资本家?”
当天深夜,陈谦的办公室。
一场冰与火的终极对决,彻底爆发。
“钱局!我尊重您是前辈!但我不理解!”潘小凡将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发泄了出来,他那张英俊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我们是在打一场闪电战!需要的是速度!是效率!您用一套几十年前的思维,来给我设置重重障碍!您这是在保护国家财产,还是在用陈旧的规则,来扼杀改革最后的希望?”
钱裕也猛地一拍桌子,这位一辈子都以稳健著称的老人,第一次动了真火。
“速度?效率?潘小凡!我问你!二十年前,那个差点毁了我们东州的海盛实业,速度快不快?效率高不高?结果呢?一夜之间,大厦倾塌,几十万股民血本无归!那就是你信奉的华尔街效率!”
“只要我钱裕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他的声音,在这一刻,带着一个老共产党员最后的倔强和风骨,“我就绝不允许!任何人!打着改革的旗号,把我们的人民,当成你们资本游戏的试验品和牺牲品!”
就在两人剑拔弩张,即将彻底决裂的最后一刻。
“都说完了吗?”
一个平静的声音,从办公室的角落里传来。
是陈谦。
他缓缓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了那两位同样骄傲、同样固执的金融巨头的中间。
他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
“钱局,潘总,”他看着两人,一字一顿地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一个没有效率的银行,是官僚机构。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银行,是赌场。我们要做的,是找到第三条路。”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画下了两条并行的轨道。
“我提议,灯火银行的筹备,从今天起,兵分两路,并行推进。”
他首先看向钱裕:“钱局,您这边,继续按照最严格、最完整的国有金融机构审批流程,一步一步地走。我给您最大的授权,协调所有相关部门,为您开绿灯,争取在一个月之内,拿到所有合法的牌照。这是我们的里子,是我们银行的合法性根基,是压舱石。”
他又转向潘小凡:“小潘,你这边,将你的方案,从一个银行方案,立刻调整为一个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我们不叫银行,我们叫新江钢社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我们不吸收公众存款,我们只发放我们自有资金的贷款。我们立刻向市金融办,申请一个监管沙盒的试点资质。在这个沙盒里,我们可以暂时绕开一些传统的金融牌照限制,用最快的速度,把我们的手机应用,把我们的服务,先推出去,去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是我们的面子,是我们银行的服务效率,是先锋队。”
最后,陈谦看着这两个因为他这番奇思妙想而陷入震惊的男人,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的微笑。
他提出了那个最后的,也是最充满了智慧和挑战的赌约。
“一个月后,我们两支队伍,同时开业。”
“钱局您的国家队,和小潘您的互联网队,我们就在江钢这片最真实的土地上,真刀真枪地比一比,赛一赛。”
“看到底谁的服务,更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谁的模式,更能解决我们江钢的实际问题。”
“谁赢了,”他顿了顿,一字一顿地说道,“未来的灯火银行,就以谁的模式,为主导!”
这个充满了阳谋智慧的赌约,瞬间就将一场即将引爆的内部矛盾,转化为了一场充满了建设性的良性竞争。
潘小凡和钱裕,看着对方,他们那原本充满了对立和不解的眼神,在这一刻,第一次,迸发出了同样炙热的、属于真正王者的好胜之火!
官场逆袭:临时工的仕途高升之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官场逆袭:临时工的仕途高升之路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RUJ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