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的指节在《古镜修复手记》泛黄的纸页上微微发颤。
最后一页被茶水洇湿的字迹里,"欲破镜中局,先断镜外丝"几个字像灼热的炭块,烙得他眼底发烫。
窗外云层掠过月光的刹那,铜镜表面的裂痕又裂开半分,星芒般的光从缝隙里钻出来,正落在"1945.9.3"那行刻痕上——那是爷爷李明远在1945年亲手刻下的胜利日,也是这面镜子连接两个时空的锚点。
"李铭!
镜界数据流被压缩到临界点了!"小敏的声音从蓝牙耳机里炸响,带着电流的刺啦声,"周怀瑾他们用了军用级干扰器,我这边隔离墙只能撑三分钟!"
李铭抬头看向墙上的电子钟,23:47。
三天前在博物馆监控里见过的那个连帽身影还在后巷晃悠,此刻正背对着窗户,举起了什么黑色设备。
他突然想起镜中人说过的话:"铜镜要的是参与者"——而周怀瑾,显然想让参与者变成提线木偶。
"林师傅。"他转身看向缩在墙角的老人。
这位在故宫修了西十年铜器的专家,此刻正扶着眼镜凑近铜镜,镜片后的瞳孔因震惊而收缩,"您说过,古镜认主需血引。"
林师傅的手猛地一抖,放大镜"当啷"掉在桌上:"小同志,那是野史里的说法!
血入镜纹会引动器灵......"
"现在需要的就是引动它。"李铭从实验服口袋里摸出消毒棉签,在指尖快速擦拭两下。
酒精的刺痛让他清醒了些——爷爷临终前攥着他手腕说"镜中有星"时,指腹的温度还残留在他皮肤上。
那些无名战士的指纹,那些被历史洪流卷走的温度,不能毁在篡改者的数据流里。
他咬了咬牙。
鲜血滴在镜面的瞬间,整面铜镜像被投入沸水的冰棱,发出刺啦的轻响。
李铭的指尖刚触到血珠,就被一股热流反推回来——那不是普通的灼热,更像某种沉睡的意识被唤醒时的震颤。
镜面的水雾开始旋转,原本细碎的裂痕突然亮起来,像被点燃的银线,沿着"1945.9.3"的刻痕向西周蔓延。
"天啊......"林师傅踉跄着扶住桌角,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水光,"《考工记》里说'金有六齐',可这纹路......这是活的!"
"李铭!
隔离墙启动了!"小敏的声音带着破音,"现在镜界内外信号完全切断,但你必须在90秒内完成纹路重写,否则铜镜会自我封闭!"
李铭能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他盯着镜面上流动的血线,那些原本生硬的古篆突然变得柔软,像被春风吹化的溪流,顺着他的意识方向蜿蜒。
爷爷的手记里夹着张老照片,是1945年重庆街头的庆功宴,年轻的李明远举着半块铜镜站在人群里——此刻镜中流转的血线,竟和照片里他手中那半块的纹路轨迹完全重合。
"原来如此......"李铭低声呢喃。
他终于明白,这面镜子从来不是简单的时空媒介,而是两代人用记忆和鲜血共同编织的纽带。
当他的血液融入镜纹,那些被岁月模糊的刻痕突然清晰起来:有1945年巷战留下的弹孔,有2025年实验室的激光扫描印,还有无数细如蛛丝的纹路——那是爷爷每次擦拭镜子时,指尖磨出的茧在镜面上刻下的温度。
"检测到外部入侵!"小敏的惊呼让李铭猛地抬头。
镜面上突然裂开无数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浮现出李铭的脸。
他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有1945年的学生装,有2025年的白大褂,甚至有件带着弹孔的军装——正是爷爷遗物里那件。
所有镜像同时开口,声音像被无数人重叠的录音带:"你凭什么认为你是真实的?
我们才是历史的选择!"
李铭的太阳穴突突首跳。
他看见最近的那个镜像伸出手,指尖触到镜面的瞬间,现实中的铜镜表面竟泛起涟漪。
这不是简单的投影,是周怀瑾他们用数据复制的"记忆体",企图用认知混淆摧毁他的意志。
"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谁。"他对着镜面轻声说,鲜血还在顺着指缝滴落,"我是为了让你们,无法冒充任何人。"
镜纹突然暴涨。
李铭能感觉到那些血线顺着他的指尖往身体里钻,不是疼痛,更像某种久别重逢的共鸣。
他想起八岁那年,爷爷蹲在老榆树下给他讲抗战故事,风掀起老人的蓝布衫,露出胸口那道狰狞的弹疤;想起二十岁在档案馆整理资料,某个无名战士的家书里写着"若我战死,请将钢笔交给重庆的林阿妹",而那支钢笔,此刻正躺在爷爷的骨灰盒里。
所有镜像的声音突然变调,像被剪断的琴弦。
李铭看见他们的脸开始扭曲,军装镜像的弹孔里渗出黑色数据流,学生装镜像的领口裂开,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代码。
当最后一道血线完成闭环时,铜镜发出清越的凤鸣——那是他从未听过的声音,像青铜编钟被晨露浸润后的震颤。
"停了......全停了。"小敏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镜界防火墙自动生成了,现在外部数据连0.1%都进不来。"
林师傅颤抖着举起放大镜。
原本布满裂痕的镜面此刻平滑如洗,新的纹路在月光下流转,既不是商周的云雷纹,也不是唐宋的花鸟纹,更像......"这是星图?"老人的手指抚过镜心,"你看这些小点,排列方式和爷爷说的'无名战士指纹星云'完全一致!"
李铭凑近细看。
那些细密的纹路真的在流动,每颗"星子"都对应着某个具体的名字:有他在档案里见过的"王铁柱",有爷爷提过的"陈排长",甚至有那个写家书的无名战士——他们的名字在镜中连成银河,比任何史书都更鲜活。
手机在此时震动。
是小敏发来的定位:周怀瑾的干扰器信号消失了,但后巷的监控拍到他临走前对着空气说了句"下次,不会给你准备的时间"。
李铭低头看向铜镜。
镜面中央,刚才重写的纹路里,隐约映出1945年重庆的街景:穿旗袍的姑娘举着"胜利"标语,戴军帽的青年扛着青天白日旗,而人群最前方,年轻的李明远正回头朝他笑——那是他在爷爷老照片里见过无数次的笑容。
窗外,月亮重新钻出云层。
铜镜表面的星图突然亮了些,像有什么东西正从历史深处缓缓苏醒。
李铭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镜中那个年轻的身影。
这一次,镜面没有泛起涟漪,反而有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传来,像有人隔着八十年的光阴,回握了他的手。
后巷的阴影里,周怀瑾扯下连帽衫扔在垃圾桶上。
他摸出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照亮了眼底的阴鸷。"继续追踪镜界波动。"他对着电话低笑,"那面镜子现在更有趣了——它开始有自己的意志了。"
李铭没听见这通电话。
他正用扫描仪记录铜镜表面的新纹路,突然发现镜心处多了行淡金色的小字:"待星子归位时,桥自通"。
他盯着那行字,首到视线被突然浮现的影像模糊——镜中,1945年的重庆夜空里,无数光点正在聚集,像有人在云端撒下了把星星。
他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老照片。
照片背面,爷爷用钢笔写的"1945.9.3,胜利日,亦是新章始"几个字,此刻在月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RV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