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天津突破

小说: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作者:平平淡淡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章节无错乱精修!
 

股东大会结束三天后,远景地产的股价重新企稳,市场对这次"化干戈为玉帛"的结果普遍表示认可。陈远坐在办公室里,审阅着各地区公司传来的项目报告,心情却并不轻松。虽然与江海集团达成了暂时的和解,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

"陈总,林薇小姐到了。"秘书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

陈远抬起头,看了看手表,下午三点整。按照与江海达成的协议,林薇将加入远景地产担任战略发展总监,今天是她正式报到的日子。

"请她进来。"陈远整理了一下桌面上的文件。

办公室门打开,林薇穿着一身端庄的深灰色职业装走了进来。她看起来比在咖啡厅见面时更加干练,但眼神中仍然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陈总,很高兴能够正式加入远景地产。"林薇主动伸出手,语气很专业。

陈远与她握手,感受到她手掌的温度和略微的紧张:"欢迎你,林薇。虽然情况有些特殊,但我相信你的加入会对公司有帮助。"

两人在会客区坐下,气氛有些微妙。毕竟,林薇的身份很特殊,她既是江海集团派来的代表,又是在关键时刻帮助过陈远的人。

"关于你的工作安排,我想先听听你的想法。"陈远主动开口,打破了沉默。

林薇整理了一下思路:"陈总,我希望能够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特别是新业务领域的拓展。我了解到远景地产计划进入产业地产领域,这正是我的专长。"

"你在产业地产方面有什么经验?"陈远问道。

"在江海集团期间,我主要负责产业园区和物流地产项目。"林薇回答道,"我们在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有成功的案例。"

陈远点了点头。他知道江海集团在产业地产方面确实有不少经验,如果能够借鉴他们的做法,对远景地产会有很大帮助。

"那你觉得远景地产进入产业地产领域,应该从哪里开始?"陈远继续问道。

"我建议从天津开始。"林薇毫不犹豫地说道,"天津的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支持力度大,而且产业基础较好。特别是滨海新区,国家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

这个建议让陈远眼前一亮。天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距离北京近,交通便利,而且当地政府对产业地产项目很支持。

"你对天津的情况了解吗?"陈远问道。

"比较了解。"林薇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之前做的一些调研资料,包括天津各个区域的产业规划、土地价格、政策环境等。"

陈远接过资料翻看,发现内容很详细,数据也很新。显然林薇在来远景地产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看起来你很有信心。"陈远说道。

"是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林薇的眼神变得坚定,"而且我在天津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公司快速进入市场。"

就在这时,苏晚晴敲门进来:"陈总,抱歉打扰。天津市政府的张市长来电话了,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谈。"

陈远和林薇对视了一眼,这个时机似乎太巧合了。

"我接一下。"陈远拿起电话,"张市长,您好。"

"陈总,久仰大名啊。"电话里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我是天津市副市长张建民,听说您对我们天津的发展很感兴趣?"

"张市长客气了,天津确实是个很有潜力的城市。"陈远回应道。

"那太好了,我想邀请您来天津看看,我们有几个很好的项目想和远景地产合作。"张市长热情地说道,"您什么时候有时间?"

陈远看了看林薇,然后说道:"这个星期六如何?我正好可以带团队过去实地考察。"

"太好了,我安排人接待您。"张市长很高兴,"到时候我们详细谈谈合作的事情。"

挂断电话后,陈远转向林薇:"看来天津之行提前了。你愿意一起去吗?"

"当然愿意。"林薇点头同意,"我可以先介绍一下天津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林薇向陈远详细介绍了天津的产业布局、交通优势、政策环境等情况。她的专业素养让陈远印象深刻,也让他对天津项目更加期待。

星期六一早,陈远带着包括林薇在内的五人团队飞往天津。在飞机上,林薇继续向大家介绍天津的情况。

"天津的产业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竞争不算激烈。"林薇指着平板电脑上的地图,"主要的竞争对手有万科、招商蛇口等,但他们的项目规模都不大。"

"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战略总监问道。

"我们的优势在于资金实力和操盘经验。"林薇分析道,"产业地产需要长期投入,很多开发商资金链跟不上。而远景地产刚刚完成融资,资金相对充裕。"

飞机降落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张市长派来的接待人员己经在等候。车队首接开往滨海新区,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工地和正在建设的厂房。

"这里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我们重点推荐的区域。"陪同的天津市招商局李局长介绍道,"这里己经聚集了一汽丰田、摩托罗拉、三星等大型企业。"

车队在一片空地前停下,李局长指着前方说道:"这块地就是我们准备推荐给远景地产的,总面积2000亩,可以建设一个完整的产业园区。"

陈远下车查看地块情况。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从区位条件来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块地的价格如何?"陈远问道。

"工业用地每亩30万元,如果一次性拿下2000亩,我们可以给予一定优惠。"李局长回答道。

林薇在旁边快速计算着:"2000亩,按照25万每亩计算,土地成本5亿元。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大概需要20-30亿元。"

"投资规模不小。"财务总监王建国有些担心。

"但收益也会很可观。"林薇接着说道,"产业地产的租金回报率一般在6-8%,而且还有土地增值收益。"

下午,天津市政府安排了正式的洽谈会。张市长亲自出席,显示了对这个项目的重视。

"陈总,欢迎您来到天津。"张市长主动握手致意,"听说您们对我们的产业园区项目很感兴趣?"

"是的,张市长。天津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环境都很吸引我们。"陈远回应道。

"那太好了。"张市长很高兴,"我们天津正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高质量的产业园区。"

张市长介绍了天津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到了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几个主导产业。

"我们希望远景地产能够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产业园区,重点引进高科技企业和总部经济。"张市长说道。

"张市长,我们很有信心做好这个项目。"陈远表态道,"但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具体需要什么支持?"张市长问道。

林薇这时发言:"张市长,我们希望在税收、人才引进、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能够获得优惠政策。"

"这个没问题。"张市长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可以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人才落户绿色通道、配套设施优先建设等。"

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双方就合作的基本框架达成了一致。天津方面同意以每亩25万元的价格出让2000亩土地,并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远景地产则承诺投资30亿元建设产业园区,预计5年内引进100家以上企业。

晚上,张市长设宴招待远景地产团队。在酒席上,张市长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

"陈总,实不相瞒,这个项目之前江海集团也很感兴趣。"张市长说道,"但他们提出的条件没有您们优惠。"

这个信息让陈远有些意外。他看了看林薇,发现她的表情也有些复杂。

"江海集团也在争取这个项目?"陈远问道。

"是的,他们上个月来过一次。"张市长回答道,"但我们觉得远景地产更有诚意,实力也更强。"

陈远心里明白,江海集团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这么好的项目。现在林薇在远景地产工作,这里面可能有很复杂的考量。

酒宴结束后,陈远和林薇在酒店大堂里单独谈话。

"关于江海集团也在争取这个项目的事情,你知道吗?"陈远首接问道。

林薇点了点头:"我知道。这也是我建议从天津开始的原因之一。"

"什么意思?"陈远有些不解。

"江海集团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如果远景地产能够成功拿下,对他们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林薇解释道。

陈远看着林薇,试图理解她的真实想法:"你是想帮助远景地产,还是想帮助江海集团?"

"我想帮助的是我自己。"林薇坦率地说道,"我需要在远景地产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这个回答很实在,也很符合林薇的性格。陈远欣赏她的坦率,也理解她的处境。

"那你觉得我们拿下这个项目的概率有多大?"陈远问道。

"很大。"林薇很自信,"江海集团的劣势在于他们在天津没有实际项目经验,而且他们最近的资金可能比较紧张。"

"为什么说他们资金紧张?"陈远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信息。

"因为他们最近在多个城市同时拿地,资金压力很大。"林薇透露道,"而且收购远景地产股权也花费了不少资金。"

这个信息对陈远很有价值。如果江海集团确实资金紧张,那么在竞争中远景地产就有很大优势。

第二天,双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天津市政府承诺在一个月内完成土地出让手续,远景地产则承诺在签约后立即启动项目建设。

回到上海后,陈远立即召集高管团队讨论天津项目。

"这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很大,需要30亿元资金。"财务总监王建国分析道,"虽然我们刚刚完成融资,但这笔投资还是会给现金流带来一定压力。"

"但这个项目的战略意义重大。"林薇反驳道,"一旦成功,我们就能在产业地产领域站稳脚跟,为全国扩张奠定基础。"

苏晚晴也表达了她的看法:"从财务角度看,产业地产的现金流比较稳定,租金收入可以提供持续的回报。但前期投入确实很大,而且回收期较长。"

陈远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最终做出了决定:"我们要拿下这个项目。天津是进入北方市场的桥头堡,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但就在签约前一周,情况发生了变化。

"陈总,天津方面来电话了。"秘书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他们说江海集团提高了报价,而且提出了更优惠的条件。"

这个消息让陈远皱起了眉头。江海集团显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个项目。

"他们提出了什么条件?"陈远问道。

"据说是愿意投资40亿元,比我们多10亿。"秘书回答道。

陈远立即联系林薇,想了解更多情况。

"江海集团确实提高了报价。"林薇在电话里说道,"但我觉得这可能是虚张声势,他们未必真的有这么多资金。"

"你有什么建议?"陈远问道。

"我建议我们也适当提高报价,但不要跟得太紧。"林薇分析道,"关键是要在其他方面体现我们的优势,比如项目经验、资金实力、团队专业性等。"

陈远觉得林薇的建议有道理。在商业竞争中,价格只是一个方面,综合实力更重要。

第二天,陈远亲自飞往天津,与张市长进行了深入沟通。

"张市长,我们远景地产愿意将投资额提高到35亿元。"陈远在谈判桌上表态道,"同时,我们承诺项目建设周期缩短到3年,比原计划提前2年。"

"这个承诺很有吸引力。"张市长点头,"但江海集团的报价确实更高。"

"张市长,我想说的是,项目成功与否不仅仅看投资额,更要看执行能力。"陈远认真地说道,"远景地产在房地产开发方面有丰富经验,而且我们的资金链很稳定。"

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陈远特意安排张市长参观了远景地产在上海的几个成功项目。这些项目的高品质给张市长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得出来,远景地产确实很有实力。"张市长在参观后说道,"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一周后,天津市政府做出了最终决定:将项目交给远景地产。

"陈总,恭喜您。"张市长在电话里说道,"我们最终选择了远景地产,主要是看中了你们的专业能力和执行力。"

这个消息让整个远景地产团队都很兴奋。天津项目不仅是公司进入产业地产领域的重要一步,也是与江海集团正面竞争的重要胜利。

但陈远知道,这只是开始。天津项目的成功实施将面临很多挑战,包括资金筹措、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而江海集团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可能会在其他方面进行反击。

签约仪式在天津市政府举行,当地媒体进行了大篇幅报道。陈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远景地产将把天津项目打造成为全国产业地产的标杆,为天津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林薇在签约仪式上也接受了采访:"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成功。"

仪式结束后,陈远和林薇在返回上海的飞机上继续讨论项目细节。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陈远问道。

"主要是三个方面。"林薇回答道,"第一是完成土地手续和规划设计,第二是启动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开始招商工作。"

"招商工作什么时候开始?"

"我建议现在就开始预招商,先接触一些意向企业。"林薇说道,"这样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来优化设计方案。"

陈远点头同意。产业地产与住宅地产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与企业客户深度合作,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

飞机穿过云层,下面是华北平原的广阔土地。陈远看着窗外,心中充满了期待。天津项目的成功将为远景地产开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将证明公司有能力在更广阔的领域取得成功。

但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30多亿的投资,数千名员工的期待,股东们的信任,这些都压在他的肩膀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