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遇到第一次真正的危机

小说: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作者:平平淡淡1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章节无错乱精修!
 

正当陈远沉浸在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的成就感中时,2004年3月的一个周末,他接到了师父周鸿儒急促的电话。

"小陈,立刻停止所有新项目的土地收购!"周鸿儒的声音透着前所未有的紧张,"中央要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了,这次不是小打小闹。"

陈远心中一震。在前世的记忆中,确实在2004年有过一次重要的房地产调控,但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

"师父,您得到什么消息了?"陈远急忙问道。

"温州这边的消息,央行准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监会也要出台房地产信贷的新规定。"周鸿儒的声音很严肃,"最关键的是,国土部要严查土地出让,很多违规操作都会被查处。"

这个消息让陈远冷汗首冒。他想起了前世听说的"831大限"——2004年8月31日之后,所有土地出让都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不再允许协议出让。

"师父,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陈远虚心请教。

"第一,立刻清理手头的资金,保证现金流充足。第二,加快在建项目的销售速度。第三,暂停所有扩张计划,保持观望。"周鸿儒一条条地分析,"这次调控的力度可能会很大,不做好准备的企业会很危险。"

"我明白了,师父。我马上行动。"陈远说道。

挂断电话后,陈远立刻召集紧急会议。虽然是周末,但所有核心成员都被叫到了公司。

"各位,情况有变。"陈远开门见山地说道,"根据可靠消息,政府即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调控政策?"财务总监小李有些疑惑,"现在市场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调控?"

"政府担心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会出现泡沫。"陈远解释道,"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具体要做什么?"华润的刘建国问道。

"我刚才和师父通过电话,他建议我们采取三个措施。"陈远开始布置任务,"第一,财务方面要确保现金流充足,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第二,销售方面要加快去化速度,尽快回笼资金。第三,停止所有新的土地收购计划。"

"停止土地收购?"刘建国有些意外,"我们不是正在谈几个很好的项目吗?"

"宁可错过机会,也不能冒险。"陈远坚定地说道,"如果政策真的收紧,土地价格可能会下跌,现在高价拿地就是接盘侠。"

老周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小陈说得对,做生意要有危机意识。宁可保守一点,也不能冒进。"

"那我们与万科、保利的合作项目怎么办?"销售经理小张问道。

"合作项目继续推进,但要加快建设和销售速度。"陈远说道,"我们要争取在政策收紧之前完成销售。"

会议开了两个小时,大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预案。会议结束后,陈远独自留在办公室,仔细回忆着前世关于这次调控的细节。

如果他记得没错,这次调控会持续一年多时间,很多开发商都会遇到资金困难,甚至有些会破产倒闭。但对于有准备的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

第二天一早,陈远就开始实施应对计划。他首先联系了银行,了解信贷政策的变化情况。

"陈总,您来得正好。"苏晚晴的表情有些凝重,"我们刚接到上级通知,房地产信贷政策要收紧了。"

"具体是什么政策?"陈远问道。

"主要是提高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门槛,增加风险控制要求。"苏晚晴说道,"另外,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也要提高。"

"对我们现有的贷款有影响吗?"陈远关心地问道。

"现有的贷款暂时不受影响,但新申请的贷款会更加严格。"苏晚晴说道,"银行建议您尽快还清部分贷款,降低负债率。"

"我明白了,谢谢苏主任的提醒。"陈远说道。

从银行出来,陈远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各个项目现场,督促加快销售进度。

"小张,现在的销售情况怎么样?"陈远在杭州项目现场问道。

"还不错,但感觉客户开始观望了。"小张汇报道,"可能是听到了一些风声。"

"那我们要抢在政策出台前完成销售。"陈远说道,"可以适当给些优惠,加快去化速度。"

"具体给多少优惠?"小张问道。

"每平方米降500块,但要求客户必须在一周内签约。"陈远决定道。

果然,降价促销的效果很明显。一周内,杭州项目又售出了20多套房子。但陈远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4月底,政策靴子终于落地。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国土部也出台了土地出让新规。

"陈总,政策出来了。"小李拿着报纸冲进办公室,"和您预判的差不多,确实很严厉。"

陈远接过报纸仔细阅读。果然,政策的严厉程度超出了市场预期。不仅银行信贷收紧,土地供应也受到严格管制。

"市场反应怎么样?"陈远问道。

"股市大跌,房地产板块跌得最惨。"小李说道,"很多开发商的股价都跌停了。"

"我们的销售情况呢?"

"明显放缓了,今天一天只有两个客户来看房。"小张汇报道,"客户都在观望,担心房价会下跌。"

这正是陈远担心的情况。政策一出台,市场信心立刻受到打击,购房需求急剧萎缩。

接下来的几个月,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寒冬期。成交量大幅下降,很多项目被迫降价销售。一些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开始出现困难。

"陈总,听说城东的那个项目资金链断了,开发商准备跑路。"老周汇报着市场上的消息,"还有几家小开发商也撑不下去了。"

"我们的情况怎么样?"陈远关心地问道。

"还好,现金流没问题。"财务总监小李汇报道,"我们提前回笼了大部分资金,而且债务率不高。"

"销售方面呢?"

"虽然成交量下降了,但我们的项目品质好,还是有客户认可的。"小张说道,"这个月又卖了15套。"

虽然销售放缓,但陈远的公司由于提前做了准备,情况比其他开发商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危机中的机遇。

"各位,现在市场虽然困难,但也是机遇。"陈远在团队会议上说道,"很多好的土地会因为开发商资金困难而低价出售,我们要做好准备。"

"您的意思是抄底?"刘建国问道。

"对,但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陈远说道,"不能急于出手,要等到市场真正触底的时候。"

果然,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优质项目的转让信息。一些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不得不割肉出售。

"陈总,有个消息。"老周神秘地说道,"城西那块地,原来的开发商撑不下去了,准备转让。"

陈远立刻来了兴趣。那块地他早就看中了,位置很好,但之前价格太高没有出手。

"现在什么价格?"陈远问道。

"比原来便宜了30%,而且还可以再谈。"老周说道。

"那我们去看看。"陈远决定道。

实地考察后,陈远确认这块地确实很有价值。虽然现在市场低迷,但从长远看,这个位置的发展潜力很大。

"我们要这块地。"陈远对谈判团队说道,"但价格要再压一压。"

经过几轮谈判,陈远最终以比原价低40%的价格拿到了这块地。这让他的团队都很佩服。

"陈总,您的眼光真准。"小张感叹道,"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还敢拿地,胆子真大。"

"危机中往往蕴含着机遇。"陈远说道,"关键是要有准确的判断和足够的资金实力。"

除了土地收购,陈远还趁机收购了一家小型设计公司,补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

"陈总,这家设计公司的技术实力很强,专门做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总监汇报道,"收购价格也很合理,只有原估值的一半。"

"很好,这样我们的技术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陈远满意地说道。

就在陈远忙于抄底收购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

"陈先生,我是江海集团的张总。"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我想和您谈一个合作。"

江海集团?陈远心中一动。这个名字在前世的记忆中似曾相识,但又有些模糊。

"张总,您好,什么合作?"陈远礼貌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们集团有几个项目遇到了资金困难,想寻求合作伙伴。"张总说道,"听说您的公司实力很强,想和您谈谈。"

"具体是什么项目?"陈远问道。

"都是一些优质项目,位置很好,就是现在资金周转有点困难。"张总说道,"如果您有兴趣,我们可以见面详谈。"

陈远感觉这个电话有些奇怪。如果真是优质项目,为什么会主动找上门来?但出于谨慎,他还是答应见面了解一下。

"好的,我们安排时间见面。"陈远说道。

挂断电话后,陈远立刻让助手去查江海集团的背景。结果让他有些意外。

"陈总,江海集团的情况有些复杂。"助手汇报道,"表面上是一家大型地产公司,但背景很神秘,而且有些项目的资金来源不明。"

"还有什么发现?"陈远追问道。

"最关键的是,这家公司似乎和一些政府官员有密切关系。"助手小声说道,"有传言说他们有不正当的利益输送。"

这个信息让陈远警觉起来。在前世的记忆中,确实有一些开发商因为腐败问题而倒台,连带着合作伙伴也受到牵连。

"看来这个合作要小心了。"陈远在心中暗暗想道。

几天后,陈远在一个高档酒店见到了江海集团的张总。这是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长相普通,但眼神很精明。

"陈总,久仰大名!"张总热情地握手,"您在生态住宅方面的成就,我们都很佩服。"

"张总客气了。"陈远礼貌地回应,"听说您的集团有项目需要合作?"

"是的,我们有三个项目,都是优质地段,就是现在资金有点紧张。"张总说道,"如果陈总有兴趣,我们可以转让部分股权。"

"能具体介绍一下项目情况吗?"陈远问道。

张总拿出一份材料,详细介绍了三个项目的情况。从纸面上看,确实都是不错的项目,位置好,潜力大。

"这些项目看起来确实不错。"陈远说道,"但我有个疑问,为什么要寻求合作伙伴?"

"主要是现在市场环境不好,银行收紧了信贷。"张总解释道,"我们虽然有实力,但现金流确实有点紧张。"

"那合作的具体方式是什么?"陈远继续询问。

"我们可以转让51%的股权,但要求您承担全部的后续投资。"张总说道,"项目完成后,利润按股权比例分配。"

这个条件让陈远心中警铃大作。让合作方承担全部投资,但却要分享大部分利润,这明显不合理。

"张总,这个合作条件恐怕不太公平。"陈远首接说道,"我承担全部投资,但只能获得49%的利润?"

"这个可以商量。"张总赶紧说道,"我们主要是看中陈总的品牌和管理能力。"

陈远心中更加怀疑。如果真是优质项目,为什么会开出这样的条件?

"张总,让我考虑几天再回复您。"陈远说道。

"好的,不过希望陈总能尽快决定,我们的时间比较紧。"张总说道。

从酒店出来,陈远立刻让人深入调查江海集团的背景。结果更加印证了他的怀疑。

"陈总,江海集团的问题很大。"私人侦探汇报道,"他们的几个项目都有问题,有的是违规拿地,有的是资金来源不明。而且,他们的实际控制人和几个己经落马的官员有密切关系。"

听到这个消息,陈远庆幸自己没有贸然答应合作。这明显是个陷阱,如果贸然合作,很可能会被拖下水。

"看来我的首觉是对的。"陈远在心中暗暗说道,"做生意一定要谨慎,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第二天,陈远打电话婉拒了江海集团的合作提议。张总显然很不满,但陈远态度坚决。

"合作的机会以后还有,但现在时机不成熟。"陈远礼貌地拒绝了。

虽然错过了这个"机会",但陈远没有后悔。在商场上,有时候说"不"比说"是"更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调控的影响逐渐显现。很多开发商确实遇到了困难,但陈远的公司由于提前做了准备,不仅安然度过了危机,还趁机收购了一些优质资产。

"陈总,看来您的判断是正确的。"刘建国感叹道,"现在我们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实力更强了。"

"危机往往是强者的机遇。"陈远说道,"关键是要有预判能力和应对策略。"

半年后的一天,陈远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江海集团实际控制人因涉嫌腐败被逮捕,集团旗下多个项目被查封。

"还好没有和他们合作。"陈远在心中庆幸道,"否则现在可能也会被牵连进去。"

这次危机让陈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商场上不仅要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还要有清醒的风险意识。有时候,避开陷阱比抓住机遇更重要。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地产大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