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华的求和电话让陈远意识到,这场商战己经接近尾声。但他也知道,真正的胜利不仅仅是击败对手,更重要的是要巩固自己的成果,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第二天上午,金海湾花园的质量检测报告正式出炉。结果正如陈远预料的那样,建筑确实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不仅有多处墙体开裂,地基也存在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陈总,检测报告己经正式发布了。"苏晚晴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走进办公室,"结果证实我们的指控完全属实。"
陈远接过报告仔细阅读,发现问题比想象的还要严重。根据专家的评估,如果不及时进行加固处理,这些建筑存在坍塌的危险。
"鸿泰地产现在还有什么话说?"陈远冷笑道。
"他们己经无话可说了。"苏晚晴回答道,"董明华今天上午召开了紧急董事会,据说是在讨论如何处理这个危机。"
与此同时,北京市建委也发布了正式通告,要求鸿泰地产立即对金海湾花园进行全面整改,并向业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下董明华真的完蛋了。"老周在一旁感叹道,"不仅要赔偿业主损失,还要承担整改费用,估计得几个亿。"
"这就是恶性竞争的代价。"陈远说道,"如果董明华一开始就专心做好自己的产品,而不是想着搞歪门邪道,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
下午,陈远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中信集团副总裁打来的。
"陈总,恭喜您在这次商战中获得胜利。"副总裁的语气很轻松,"集团对您的表现非常满意。"
"谢谢集团的支持。"陈远客气地回应,"没有集团的支持,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问题。"
"陈总,集团高层对您的能力很认可,希望能够在更多项目上与您合作。"副总裁说出了电话的真正目的,"我们准备在上海投资一个大型综合体项目,希望您能够参与。"
这个邀请让陈远很感兴趣。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能够在那里成功开发项目,对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
"能具体介绍一下项目情况吗?"陈远问道。
"项目位于浦东新区,总投资规模预计在50亿左右。"副总裁详细介绍道,"包括住宅、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多种业态,是一个真正的城市综合体。"
50亿的投资规模确实不小,这己经超出了陈远目前的资金实力。但与中信集团合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资金问题。
"我很感兴趣。"陈远表达了合作意向,"什么时候可以详细讨论合作方案?"
"下周我们可以在上海见面详谈。"副总裁说道,"到时候会有更多的资料和具体的合作条件。"
挂断电话后,陈远心情很好。与鸿泰地产的斗争不仅让他在北京站稳了脚跟,还为他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就在这时,苏晚晴再次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
"陈总,好消息!"她激动地说道,"京华新城的销售又开始火爆了,今天一天就卖出了30多套。"
这个消息让陈远很满意。随着负面传言的澄清和竞争对手的倒下,京华新城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客户反馈怎么样?"陈远关心地问道。
"非常好,很多客户都表示对我们的诚信经营很认可。"苏晚晴汇报道,"还有一些客户说,经过这次事件,他们更加信任我们的品牌了。"
这确实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虽然经历了一场危机,但最终的结果是增强了品牌的可信度。
当天晚上,陈远在酒店的总统套房里为团队举办了庆功宴。虽然规模不大,但大家都很高兴,因为这次胜利来之不易。
"各位,这次能够成功击败鸿泰地产,完全是大家团结合作的结果。"陈远举起酒杯,"我提议,为我们的团队干杯!"
"干杯!"大家齐声响应,气氛很热烈。
"陈总,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什么?"老周问道。
"继续做好京华新城项目,确保按时保质完工。"陈远说道,"同时,我们要开始考虑下一个项目了。"
"下一个项目?"苏晚晴感兴趣地问道。
"上海。"陈远简单地说了两个字,但这两个字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兴奋起来。
上海代表着更大的市场、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更高的挑战。但经过这次与鸿泰地产的较量,大家都对自己的实力更有信心了。
庆功宴结束后,陈远和林薇单独在阳台上聊天。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北京的夜景,灯火辉煌,非常壮观。
"陈远,你今天很高兴。"林薇靠在他的肩膀上说道。
"是的,我很高兴。"陈远承认道,"不仅因为我们赢了,更因为我们证明了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
"你觉得董明华会就此罢休吗?"林薇有些担心地问道。
"不会。"陈远摇头道,"但他己经没有能力再威胁我们了。金海湾花园的事情会让他焦头烂额很长一段时间。"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安心发展自己的事业了?"
"是的,接下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业务拓展上。"陈远说道,"薇薇,你愿意和我一起去上海吗?"
"当然愿意。"林薇毫不犹豫地回答,"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跟着你。"
听到这话,陈远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有了林薇的支持,他对未来的挑战更有信心了。
一周后,陈远带着核心团队来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商业氛围,都与北京有很大不同。
"上海确实不愧是国际金融中心。"苏晚晴看着外滩的景色感叹道,"这里的房地产市场潜力一定很大。"
"潜力大,竞争也更激烈。"陈远提醒道,"在这里,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的开发商,还有国外的房地产企业。"
确实,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比北京和深圳都要复杂。这里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开发商和投资者,竞争异常激烈。
与中信集团的会面安排在上海外滩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参加会议的除了中信集团的高管外,还有上海市政府的相关官员和几家国际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代表。
"陈总,欢迎来到上海。"中信集团的董事长亲自出席会议,这显示了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谢谢董事长,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个项目。"陈远客气地回应。
会议开始后,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之地产大时代最新章节随便看!中信集团详细介绍了浦东新区的综合体项目。这个项目的规模确实很大,占地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预计达到100万平方米,是一个真正的城市综合体。
"项目的定位是国际化的商务和生活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道,"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集办公、居住、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
陈远仔细听着介绍,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从项目的规模和定位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陈总,您对这个项目有什么看法?"董事长询问陈远的意见。
"项目的规模和定位都很好,市场前景也很乐观。"陈远坦率地说道,"不过我想了解一下具体的合作模式和分工。"
"关于合作模式,我们的设想是中信集团负责资金投入和政府关系协调,您的公司负责具体的开发建设和销售管理。"董事长解释道,"股权分配可以商量,但我们希望保持控股地位。"
这个条件是可以接受的。陈远虽然在资金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开发经验和管理能力方面有优势,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具体的股权比例是多少?"陈远问道。
"我们的初步想法是7:3,中信集团占70%,您的公司占30%。"董事长说道,"当然,这个比例还可以进一步讨论。"
7:3的比例意味着陈远需要投入至少15亿的资金,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考虑到项目的巨大价值,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我需要一些时间来评估资金安排。"陈远说道,"另外,我希望能够实地考察一下项目地块。"
"当然可以。"董事长同意道,"我们明天就可以安排实地考察。"
会议结束后,陈远和团队在酒店房间里讨论合作方案。
"陈总,这个项目确实很有吸引力,但资金压力也很大。"苏晚晴分析道,"我们需要仔细计算一下投资回报率。"
"根据我的初步估算,这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应该在25%以上。"财务总监汇报道,"如果市场表现良好,甚至可能达到35%。"
这个回报率确实很。在房地产行业,能够达到25%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就算是相当成功的项目了。
"资金方面有什么建议?"陈远询问财务总监。
"我们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大部分资金需求。"财务总监说道,"以我们目前的资产状况和信用记录,应该能够获得足够的授信额度。"
"还有其他的融资渠道吗?"
"我们还可以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通过债券融资。"财务总监继续分析道,"不过这些方式的成本可能会高一些。"
陈远点了点头。15亿的投资确实不是小数目,需要仔细规划融资方案。
第二天,陈远一行人来到了浦东新区的项目地块实地考察。这块地位于陆家嘴金融区附近,地理位置极佳,周边的基础设施也很完善。
"这个位置确实很好。"陈远站在地块中央,环视西周,"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很适合开发综合体项目。"
"陈总,您看那边。"苏晚晴指着不远处说道,"那里就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我们的项目建成后,也会成为这一带的地标性建筑。"
确实,从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来看,这个项目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的金融中心,聚集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高端办公和住宅的需求很大。
考察结束后,陈远基本确定了参与这个项目的决心。虽然资金压力很大,但项目的价值和发展前景让这个风险变得值得承担。
当天晚上,陈远给周鸿儒打了电话,希望得到师父的建议。
"小陈,上海的项目我也有所耳闻。"周鸿儒在电话里说道,"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不过投资规模确实很大。"
"师父,您觉得我应该参与吗?"陈远征求意见。
"以你现在的实力和经验,我觉得可以尝试。"周鸿儒分析道,"不过要注意控制风险,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您的意思是?"
"除了上海项目,你还要保持其他城市的业务发展。"周鸿儒建议道,"这样即使上海项目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业务。"
这个建议很中肯。陈远确实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一个项目中,需要保持业务的多元化。
"师父,如果资金不够,您能提供一些支持吗?"陈远问道。
"当然可以。"周鸿儒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可以投资5亿,不过要按市场价格计算股份。"
有了周鸿儒的支持,资金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陈远对参与上海项目更有信心了。
第三天,陈远正式回复中信集团,表示愿意参与浦东综合体项目的开发。双方开始就具体的合作条款进行详细谈判。
经过几轮谈判,最终确定的合作方案是:中信集团占65%股份,投资32.5亿;陈远的公司占35%股份,投资17.5亿。这个比例比最初的方案对陈远更有利一些。
"陈总,很高兴我们能够达成合作协议。"中信集团董事长在签约仪式上说道,"我相信这个项目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
"谢谢董事长的信任。"陈远握手回应,"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项目的成功。"
签约仪式结束后,上海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陈远的房地产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区域性开发商升级为全国性的大型房地产企业。
回到北京后,陈远立即开始准备上海项目的前期工作。他决定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并从北京和深圳调派优秀的管理人员过去。
"陈总,您打算什么时候正式进驻上海?"苏晚晴问道。
"下个月。"陈远回答道,"上海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必须亲自坐镇指挥。"
"那北京的京华新城项目怎么办?"
"北京项目己经进入稳定期,老周可以负责日常管理。"陈远说道,"而且北京离上海不远,我可以经常往返。"
就这样,陈远开始了新的征程。从深圳到北京,再到上海,他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每一次扩张都意味着新的挑战,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站在上海浦东的工地上,看着脚下这片即将变成摩天大楼的土地,陈远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房地产项目,更是他实现更大梦想的重要一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