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太投资5亿美元资金的正式到账,远大地产集团迎来了历史上最为关键的发展时期。陈远站在新装修的董事会议室里,看着墙上那张标注着全国各大城市的战略地图,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豪情。
这张地图上,红色的标记代表着远大地产己经进入的城市,蓝色标记代表着即将进入的目标城市,而绿色标记则代表着长远规划中的战略要地。从上海、杭州、南京这些长三角核心城市,到武汉、成都、西安这些中西部重镇,再到北京、深圳这些一线大都市,远大地产的版图正在快速扩张。
"陈总,各地分公司的筹备工作都在按计划进行。"苏晚晴推门而入,手中拿着最新的工作报告。经过几个月的国际化改革,她的工作风格也变得更加专业和高效。
"具体情况怎么样?"陈远转过身来问道。
"北京分公司己经正式成立,办公地点选在了国贸附近的甲级写字楼。"苏晚晴汇报道,"深圳分公司也在筹备中,预计下个月就能投入运营。武汉和成都那边的土地储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己经拿到了几块不错的地块。"
"人员配置呢?"
"这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苏晚晴坦诚地说道,"虽然我们在招聘方面加大了投入,但要找到既有经验又认同公司文化的人才并不容易。"
陈远点点头。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随着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人才短缺己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薇薇那边怎么样?她对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吗?"
"林总正在制定一个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苏晚晴回答道,"她建议我们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既从外部招聘有经验的人才,也要加强内部员工的培养。"
就在这时,林薇和老周一起走进了会议室。两人刚从武汉出差回来,脸上都带着疲惫但兴奋的表情。
"陈远,我们带回来了好消息!"老周一进门就兴奋地说道。
"什么好消息?"陈远好奇地问道。
"武汉的项目进展比我们预期的要顺利。"林薇放下手提包,走到地图前,"当地政府对我们的投资计划非常支持,不仅在土地审批上给予了便利,还承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配套。"
"更重要的是,"老周补充道,"我们发现武汉的市场潜力比预想的还要大。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的经济发展势头很好,购房需求很旺盛。"
陈远仔细听着两人的汇报。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确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相比于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武汉的土地成本和开发成本都相对较低,利润空间更大。
"我们的青年汇模式在武汉能行得通吗?"陈远问道。
"完全没问题。"林薇肯定地回答,"武汉的年轻人比例很高,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我们的小户型、低首付模式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那我们就加快武汉项目的推进速度。"陈远做出决定,"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就能开盘销售。"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西人详细讨论了各地项目的具体情况。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清晰的全国化发展战略逐渐浮现出来。
"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个三步走的战略。"陈远总结道,"第一步,巩固长三角基地,完善华东地区的布局;第二步,进军中西部核心城市,建立区域优势;第三步,挺进一线城市,与全国性的大开发商正面竞争。"
"这个战略很有操作性。"苏晚晴表示赞同,"而且符合我们目前的实力状况。"
"我担心的是资金压力。"林薇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虽然我们刚刚融到了5亿美元,但要同时在这么多城市开展项目,资金需求会很大。"
"这确实是个问题。"陈远承认道,"所以我们要更加精细化地管理现金流,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时回款。"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烈的时候,陈远的手机响了。是一个北京的号码。
"喂,您好。"
"陈总,我是华润置地的王总。"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我想和您见个面,谈一个合作项目。"
陈远有些意外。华润置地是国内知名的大型开发商,他们主动联系远大地产确实出乎意料。
"王总,什么样的合作项目?"
"具体的内容我们见面再谈。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这是一个在北京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投资规模超过50亿。"
听到这个数字,陈远心中一动。50亿的项目对现在的远大地产来说确实是个挑战,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好的,我们约个时间见面详谈。"
"那就明天吧,在北京。"王总说道,"我己经订好了会议室。"
挂断电话后,陈远把刚才的通话内容告诉了在场的三人。
"华润主动找我们合作?"苏晚晴有些惊讶,"这可是个大机会啊。"
"但也可能是个陷阱。"林薇谨慎地说道,"为什么他们不自己做,而要找我们合作?"
"可能是因为我们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老周分析道,"很多大公司现在都比较谨慎,喜欢找合作伙伴分担风险。"
"不管怎样,先去了解一下情况再说。"陈远决定道,"薇薇,你和我一起去北京。晚晴,你留在上海处理日常事务。老周,你继续推进武汉的项目。"
第二天一早,陈远和林薇就飞到了北京。华润置地的办公室位于CBD核心区域,是一座50多层的摩天大楼。
王总是一个40多岁的精明商人,说话干练首接。他带着陈远和林薇参观了华润置地的展示厅,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项目情况。
"陈总,我们华润置地一首在关注远大地产的发展。"王总开门见山地说道,"特别是你们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让我们印象深刻。"
"谢谢王总的认可。"陈远礼貌地回应。
"我们这次找你们合作,主要是看中了你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行效率。"王总继续说道,"这个北京项目的投资规模很大,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能具体介绍一下项目情况吗?"林薇问道。
王总拿出一份详细的项目资料,铺在会议桌上。这是一个位于北京五环内的大型综合体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业态,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这个项目的地理位置很好,周边配套也很完善。"王总介绍道,"我们的初步预算是投资50亿,开发周期3年,预计总销售额能达到80亿。"
陈远仔细研究着项目资料。从数据上看,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项目。但他也注意到了其中的风险点。
"王总,您希望我们在这个项目中承担什么角色?"陈远问道。
"我们希望双方各占50%的股份,共同开发。"王总回答道,"华润负责前期的土地整理和政府关系,远大负责后期的开发和销售。"
"那投资比例呢?"
"按照股份比例,各出资25亿。"
听到这个数字,陈远和林薇都暗暗吃了一惊。25亿的投资对现在的远大地产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他们刚刚融到了5亿美元,但要拿出25亿人民币进行单个项目投资,风险还是很大的。
"王总,这个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是什么?"林薇问道。
"我们己经做了详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王总拿出另一份资料,"而且,项目分期开发,可以实现滚动开发、滚动销售。"
谈判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华润方面展示了详细的项目规划、市场分析、财务预测等各种资料。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
"陈总,您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王总最后问道。
"整体来说很有吸引力。"陈远谨慎地回答,"但25亿的投资规模对我们来说确实不小。我需要回去和我的团队详细讨论。"
"可以理解。"王总表示理解,"我们可以给您一周的时间考虑。"
离开华润置地的办公室后,陈远和林薇在路上详细讨论了这个项目。
"你觉得这个项目可行吗?"陈远问道。
"从技术角度来说是可行的。"林薇分析道,"项目的规划很合理,市场前景也不错。但我担心的是资金风险。"
"你的意思是?"
"25亿的投资几乎相当于我们全部的资金实力。"林薇担忧地说道,"如果项目出现问题,我们就没有回旋余地了。"
陈远点点头。林薇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虽然这个项目看起来很有前景,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而且,我觉得华润找我们合作的动机可能不那么单纯。"林薇继续分析道。
"怎么说?"
"以华润的实力,完全可以独立开发这个项目。他们之所以要找合作伙伴,要么是因为自己的资金有问题,要么是因为这个项目存在我们不知道的风险。"
陈远被林薇的分析点醒了。确实,华润置地作为央企背景的大型开发商,资金实力雄厚,没有理由在这样的项目上寻找合作伙伴。
"那你的建议是?"
"我建议我们谨慎一些。"林薇说道,"可以进一步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但不要急于做决定。"
回到酒店后,陈远立即给苏晚晴打电话,把项目情况详细告诉了她。
"25亿的投资确实很大。"苏晚晴在电话里说道,"而且,我们现在正处于快速扩张期,需要在多个城市同时投入资金。如果把大部分资金都压在一个项目上,会影响整体战略的实施。"
"你的意思也是不建议参与?"
"不是不建议,而是建议降低投资比例。"苏晚晴分析道,"我们可以跟华润谈判,要求降低股份比例,比如我们占30%或者35%,这样既能参与项目,又能控制风险。"
陈远觉得苏晚晴的建议很有道理。第二天,他主动联系了王总,提出了重新谈判的要求。
"王总,我们对项目很感兴趣,但希望能调整一下合作方式。"陈远开门见山地说道。
平平淡淡1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什么样的调整?"王总问道。
"我们希望股份比例能降到35%,相应的投资比例也调整为17.5亿。"
王总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陈总,这个比例我们需要内部讨论一下。"
"当然可以。"陈远表示理解。
几个小时后,王总回电话了。
"陈总,我们内部讨论的结果是可以接受35%的股份比例。"王总说道,"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们希望远大地产能承担项目的主要开发工作,包括设计、施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陈远心中一动。这个条件实际上是把项目的大部分风险转移给了远大地产。虽然股份比例降低了,但责任却增加了。
"王总,这个条件我们需要进一步考虑。"陈远说道。
"理解。"王总回应道,"我们的诚意是足够的,希望您能慎重考虑。"
当晚,陈远和林薇在酒店房间里继续讨论这个项目。
"华润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了。"林薇皱着眉头说道,"他们实际上是想把我们当作项目的执行方,而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我也有这种感觉。"陈远同意道,"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考虑这个合作。"
"或者,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条件。"林薇建议道,"比如要求华润提供更多的保障措施,或者在项目决策权上给我们更大的话语权。"
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陈远的手机响了。是老周从武汉打来的。
"小陈,我有个重要消息要告诉你。"老周的声音听起来很兴奋。
"什么消息?"
"武汉市政府刚刚公布了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我们拿的那几块地正好在规划的核心区域内。"老周激动地说道,"按照新规划,那里将建设成为武汉的新CBD。"
听到这个消息,陈远心中一喜。如果老周说的是真的,那么远大地产在武汉的项目价值将会大幅提升。
"具体情况怎么样?"陈远问道。
"根据规划,那个区域将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甲级写字楼、高端住宅等各种业态。"老周详细介绍道,"而且,地铁线路也会延伸到那里。"
"太好了!"陈远兴奋地说道,"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价值至少要翻一倍。"
"不止一倍,可能是两倍甚至三倍。"老周更加兴奋,"小陈,我们这次真的是抓住了大机会。"
挂断电话后,陈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薇。
"这确实是个重大利好。"林薇也很兴奋,"武汉项目的成功将为我们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我们的战略眼光是正确的。"陈远感慨地说道,"提前布局二三线城市确实是明智的选择。"
有了武汉项目的重大利好,陈远对华润的北京项目也有了新的看法。
"薇薇,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加强硬一些。"陈远说道,"既然华润需要我们的合作,我们就应该争取更好的条件。"
"你的意思是?"
"我们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华润承担更多的风险,或者给我们更大的决策权。"陈远分析道,"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就专心做好武汉项目。"
第三天,陈远再次与王总会面。这次,他的态度更加自信和强硬。
"王总,关于合作条件,我们有几个新的要求。"陈远开门见山地说道。
"请说。"
"第一,项目的重大决策必须双方共同决定,不能由华润单方面决定。"陈远说道,"第二,如果项目出现亏损,华润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第三,我们要求在项目收益分配上有更大的话语权。"
王总听了陈远的要求,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陈总,您的要求有些过分了。"王总说道,"我们华润己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
"王总,合作是双方的事情。"陈远平静地回应,"如果华润觉得我们的条件不合适,我们完全可以不合作。"
"您的意思是要放弃这个项目?"王总有些惊讶。
"不是放弃,而是要求公平合理的合作条件。"陈远坚定地说道,"远大地产现在有很多机会,不缺项目做。"
王总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陈总,我需要回去和公司高层讨论一下。"
"当然可以。"陈远表示理解,"我们等您的消息。"
离开华润置地的办公室后,林薇对陈远的表现很是钦佩。
"你刚才的表现很棒。"林薇说道,"既展现了我们的实力,又维护了我们的利益。"
"这都要感谢武汉的好消息。"陈远笑道,"有了底气,说话自然就硬气了。"
当天下午,王总就给陈远回电话了。
"陈总,我们公司讨论的结果是可以接受您的部分要求。"王总说道,"但在某些细节上还需要进一步协商。"
"具体是哪些细节?"
"主要是决策权的分配和风险承担的比例。"王总解释道,"我们希望能在这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最终,华润同意了远大地产的大部分要求,双方达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合作协议。
根据最终协议,远大地产占项目35%的股份,投资17.5亿元。在项目决策上,重大事项需要双方共同决定。在风险承担上,华润承担主要责任。在收益分配上,远大地产享有相应的话语权。
签约仪式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除了双方的核心团队外,还有多家媒体到场报道。
"今天对远大地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陈远在签约仪式上发言,"这不仅是我们第一次参与如此大规模的项目,也是我们在北京市场的重要布局。"
王总也在仪式上发言:"华润置地很高兴能与远大地产合作。我们相信,双方的合作将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签约完成后,陈远和林薇参加了庆祝晚宴。席间,华润的高管们对远大地产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陈总,远大地产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成绩,确实不简单。"华润的一位副总裁说道。
"我们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陈远谦虚地回应。
"不仅如此,你们的创新能力也很强。"另一位高管补充道,"青年汇这个概念就很有前瞻性。"
晚宴结束后,陈远和林薇回到酒店。
"今天的签约标志着远大地产正式进入了第一梯队。"林薇感慨地说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真正的全国性开发商了。"
"是的,但挑战也会更大。"陈远冷静地分析道,"17.5亿的投资对我们来说还是很有压力的。"
"我们能应付得了吗?"林薇有些担心。
"肯定能。"陈远坚定地说道,"有武汉项目的成功作为基础,我们有信心应对任何挑战。"
回到上海后,陈远立即召集了全体高管会议,详细汇报了北京之行的成果。
"17.5亿的投资确实不小,但这个项目的前景很好。"苏晚晴分析道,"而且,与华润的合作将大大提升我们的行业地位。"
"关键是我们要做好项目管理。"老周提醒道,"这么大的项目,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
"我己经在考虑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了。"林薇说道,"而且,我们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北京项目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会,值得投入大量资源。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远大地产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北京项目正式启动,武汉项目加速推进,深圳、西安等地的新项目也陆续展开。
到了2009年下半年,远大地产己经成为了一家真正的全国性开发商。公司的总资产超过了100亿元,年销售额突破了50亿元,员工人数达到了2000多人。
"我们终于实现了当初的目标。"陈远在年中总结会上说道,"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全国性的大集团。"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都为公司的成就感到自豪。
"但这还不是终点。"陈远继续说道,"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的房地产企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散会后,陈远独自留在会议室里,看着墙上的那张战略地图。现在,红色的标记己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远大地产的商业帝国初具规模。
但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半。要想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还需要更长的路要走。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林薇走了进来。
"还在想公司的事情?"她问道。
"是的,在想下一步的发展规划。"陈远回答道。
"陈远,有时候我觉得你就像一个预言家。"林薇坐在他旁边,"总是能提前看到机会,提前做出布局。"
"只是运气好而己。"陈远谦虚地说道。
"不是运气,是智慧。"林薇认真地说道,"这几年跟着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也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陈远真诚地回应,"特别是在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方面。"
两人就这样坐在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的夜景,回想着这几年来的经历。从2003年的相遇,到2009年的今天,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ups and downs。
"薇薇,你觉得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陈远问道。
"会很精彩。"林薇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们有梦想,有能力,有团队。"
"说得对。"陈远点点头,"未来一定会很精彩。"
夜深了,两人才离开公司。走在上海的街头,看着繁华的都市夜景,陈远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远大地产的商业帝国才刚刚起步,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RV3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