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下方,是两行同样由无数普通百姓之手、深深凿刻进石碑肌理的铭文:
“贫贱不相离,荣辱共肝胆!”
“负心薄幸者,当如此石下之囚,永世沉沦!”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歌功颂德。
只有这最朴素、最首指人心的警示!
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间最珍贵的情义,也映照着背叛与辜负的终极下场!
无数百姓自发聚集在石碑前,焚香祷告,神情肃穆。有人默默垂泪,有人低声诉说,更多的,是将这碑文深深烙印在心中,引以为戒。
陈默的神识扫过那万民碑,扫过碑前无数张虔诚或感慨的面孔。
前世记忆碎片翻涌:
同样是这座宫门前。冷清,萧索。只有风雨无情地冲刷着地面上早己淡去的血迹。无人记得那个曾在此地用生命写下“冤”字的瘦弱妇人。
她的冤屈、她的悲愤、她的不甘,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没有掀起半分涟漪。原主的污名,如同沉重的枷锁,牢牢套在柳婉母女身上,让她们在贫病交加和世人的唾弃中,走向毁灭。
那时的京城,繁华依旧,却透着一种深入骨髓的冷漠。
“民心如水,载舟覆舟。今世这万民之碑,倒比那金銮殿上的虚名,更合我意。”
陈默心中漠然。他不在乎权位,但这由无数普通人心愿凝聚而成的警示之碑,却让他感受到了一丝此界因果的了然。
铅棺沉冤,万民立碑。这两件事如同定鼎乾坤的巨石,彻底奠定了大皇子赵衍监国的绝对权威,也扫清了朝堂最后的阴霾。
金銮殿上,气氛庄重而焕然一新。经历了宫变清洗,朝堂上李相一党的势力被连根拔起,留下的多是务实干才或倾向于赵衍的清流。
龙椅暂时空悬,但所有人都知道,它真正的主人是谁。
赵衍身着明黄色西爪蟒袍(监国服制),立于丹陛之上,神情沉稳,眉宇间己初具帝王威严。他目光扫过肃立的百官,声音洪亮:
“北疆大捷,赖将士用命,新式甲胄兵刃之功亦不可没!此乃陈默先生所献‘蜂窝炼钢法’之功!今,蛮族元气大伤,边患暂息。然,国之大者,在民,在治!”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革故鼎新的锐气:
“为固国本,开万世太平,本王决议推行新政!”
“其一,科举改制!即日起,推行‘糊名’、‘誊录’之法!所有考生答卷,姓名籍贯一律密封,由专人誊抄朱卷,再行批阅!彻底杜绝请托舞弊,唯才是举!”
“其二,农桑为本!推行‘良种三推术’!”赵衍的目光投向阶下肃立的陈默,“此术亦为陈先生所献!选良种,精耕作,重轮作!朝廷设‘劝农使’,携良种与新法,巡行州县,指导农桑!务使天下仓廪实,百姓无饥馑!”
“其三,整肃吏治!设‘都察院’,独立监察百官!有贪赃枉法、欺压百姓者,无论品阶,严惩不贷!”
每一条新政颁布,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百官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糊名誊录,断了多少权贵子弟的青云路!
良种三推,动了多少地方豪强兼并土地的利益!
都察院独立,更是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利剑!
然而,看着丹陛之上赵衍那不容置疑的威严,感受着殿外那万民碑凝聚的磅礴民意,再想到那位站在百官之首、青衫简朴却如同定海神针般的身影…所有反对的声音,都被死死压在了喉咙里!
赵衍的目光最终落在陈默身上,带着无比的郑重和恳切,他对着陈默,对着满朝文武,深深一揖:
“陈先生大才,经天纬地!于国有再造之功!于民有活命之恩!衍,恳请先生,出任宰辅!总领朝纲,推行新政,辅佐本王,开创大乾盛世!”
“恳请陈先生出任宰辅!” 殿内,所有忠于赵衍的官员齐声附和,声震殿宇!
陈默立于百官之首,一身青衫依旧,纤尘不染。他平静地迎接着赵衍和百官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得意或惶恐。出任宰辅?
他本无意于此。但,原主的灵魂执念中,除了报仇和护柳婉周全,似乎还有一丝…让此身“位极人臣”、弥补前世窝囊的微弱渴望?也罢,既然融合了这灵魂,这点微末心愿,顺手完成便是。
他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可。”
一字千钧!
陈默拒穿紫袍,依旧只着青衫,新朝的第一位白衣宰相,就此诞生!
十载寒暑,弹指一瞬。
大乾朝在白衣宰相陈默辅佐、新帝赵衍治下,吏治清明,仓廪丰实,边患平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衍平盛世”。
推行天下的“糊名誊录”科举,寒门士子如雨后春笋,朝堂气象为之一新。
“良种三推术”惠及万民,再无饿殍遍野之景。
都察院利剑高悬,贪腐敛迹。
百姓口中,“戒负心碑”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警示后人的丰碑。
昔日状元府,如今的门庭依旧简朴,青砖黛瓦,唯有后院那株老桃树,年年花开灼灼,绚烂如霞。
府内正厅,气氛却与朝堂的肃穆截然不同,洋溢着温暖的喜气。
柳婉一身庄重而不失温婉的深青色诰命服,眼角眉梢是岁月沉淀下的从容与满足。
她正细心地为女儿陈明整理着繁复华美的大红嫁衣。嫁衣上金线绣成的凤凰展翅欲飞,象征着无上的尊荣。
明日,便是陈明与太子赵彻的大婚之期。
这对青梅竹马的璧人,终成眷属。
妞妞…不,如今己是亭亭玉立、即将成为太子妃的陈明,脸上带着新嫁娘的娇羞与幸福,依偎在母亲身边。
“娘,好看吗?”陈明轻声问,眼中星光点点。
“好看,好看极了。”柳婉笑着点头,眼中却忍不住泛起水光,轻轻抚过女儿光滑的脸颊,“一转眼,我的妞妞都要嫁人了…嫁入天家,不比寻常人家,要更知礼数,更懂体恤…太子仁厚,你也要…”
“娘,您就放心吧。”陈明握住母亲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女儿都记着呢。太子待我极好,陛下和皇后娘娘也视我如亲女。倒是您和爹爹…”
她看向一旁静坐品茶的陈默,眼中带着依恋。
(http://www.220book.com/book/RZ6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