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0章 洪前共御

小说: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作者:小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章节无错乱精修!
 

校场的晨雾还凝着甲胄的寒气,我己循着雨水的腥气奔向赤岭的边境河谷。自联防演练结束不过十日,连日的暴雨让河谷水位骤涨 —— 浑浊的河水裹挟着碎石奔涌而下,岸边的草木被冲刷得东倒西歪,风里除了潮湿的水汽,还飘着一丝紧迫的气息。驿站的驿卒己举着 “防汛预警” 的双语木牌奔走,唐蕃的军民们扛着铁锹、背着麻袋,正往河谷岸边集结,汉地的蓑衣与吐蕃的藏袍在雨幕中交织,透着对 “护境保民” 的决绝。

我的鼻尖掠过河谷的水位线,嗅到一股泥沙与朽木混合的气息。大唐的将军正蹲在岸边,用树枝测量水流速度,对身旁的吐蕃将领说:“按中原防汛的经验,水位再涨两尺就会漫过堤岸,必须先加固东岸的土堤 —— 那里有学舍与医帐,若被冲毁,百姓与伤员无处安置;你们熟悉山地地形,能否组织牧民查看上游是否有滑坡隐患?” 吐蕃将领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用汉文回应:“我们己让牧民骑着牦牛去上游巡查,还带了信号箭,发现险情就会通报;另外,我们的皮筏子可以用来转移老弱妇孺,比中原的木船更灵活,适合在湍急的水里行驶。” 我用爪子轻扒岸边的泥土,泥土松软得一捏就散,我立刻对着将军低吼,同时用身体在堤岸旁划出加固的范围 —— 此处土质疏松,是防洪的薄弱点,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士兵扛来沙袋堆叠,吐蕃牧民则用牦牛皮绳将沙袋捆扎牢固,防止被洪水冲散。

“白泽大人,帮我们看看学舍的物资是否都转移完毕!” 大唐儒士撑着油纸伞跑来喊道。学舍里存放着大量的竹简、羊皮书与识字课本,若被雨水浸泡,辛苦编撰的知识典籍将毁于一旦。我跟着儒士跑进学舍,用鼻尖轻嗅各个角落 —— 潮湿的气息最重的地方,藏着几箱未打包的《边境实用录》,我用爪子将木箱扒到门口,儒士立刻召集孩童帮忙搬运。吐蕃学者也带着牧民赶来,他们用牦牛皮将竹简与羊皮书包裹严实,再装进防水的木盒里,“这样就算淋到雨,典籍也不会受潮”。我趴在学舍门口,看着军民们将典籍搬上皮筏子,孩童们抱着课本紧紧跟在后面,汉地的 “学而时习之” 竹简与吐蕃文的 “知识如明灯” 羊皮书在皮筏上相互依偎,像在共同抵御这场天灾。

巳时的雨势愈发猛烈,河谷的水位又涨了半尺。大唐的郎中正在医帐前组织转移伤员,“把骨折的牧民抬上担架,用蓑衣盖好,别让雨水淋到伤口;轻伤员可以跟着皮筏子走,我们的共济药膏要随身携带,防止伤口感染”;吐蕃医僧则在整理草药,将容易受潮的药材装进陶罐,再用蜡密封罐口,“这些红景天与狼毒草是治高原反应和风湿的关键药,绝不能弄丢”。我跑到医帐旁,用爪子将散落的药罐扒到一起,郎中立刻用布条将药罐捆好,挂在腰间。转移途中,一个吐蕃孩童不慎滑倒,我立刻冲过去用身体接住他,孩童紧紧抱着我的脖子,眼里满是感激,他母亲连忙道谢,用吐蕃语说 “白泽大人救了我的孩子”,声音里带着哭腔。

河谷岸边,唐蕃的工匠正在加固防洪堤。大唐的木匠将原木打入堤岸底部,“这样能固定沙袋,防止堤岸坍塌”;吐蕃的石匠则将石块嵌入沙袋之间的缝隙,“我们的老法子是用泥浆填充缝隙,比单用沙袋更防水”。我趴在堤岸旁,帮着传递小块石块,工匠们边干活边喊着号子,汉文的 “加把劲” 与吐蕃文的 “稳住” 在雨幕中回荡,像一首悲壮的 “抗洪战歌”。突然,上游传来信号箭的嘶鸣声,吐蕃将领大喊 “上游有小滑坡,洪水会更湍急”,军民们立刻加快速度,大唐将军指挥士兵在堤岸内侧挖掘导流沟,“让洪水顺着导流沟流走,减轻堤岸的压力”,吐蕃牧民则牵着牦牛运来更多的沙袋,“我们的牦牛力气大,一次能扛两袋”。

午后的雨势终于有所减弱,防洪堤也加固完毕。大唐的将军与吐蕃将领站在堤岸顶端,看着平稳流淌的河水,松了一口气 —— 水位虽未下降,但加固后的堤岸牢牢挡住了洪水,学舍、医帐与百姓都己转移到高处的安全区域。我趴在他们身边,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将军笑着拍了拍我的头,“这次若没有白泽大人预警,我们的损失会更大”,吐蕃将领也扔来一块风干的羊肉,“这是给你的奖励,谢谢你保护了我们的百姓”。

傍晚的雨彻底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在河谷上,浑浊的河水泛着金色的波光。唐蕃的军民们坐在高处的空地上,分享着仅有的干粮:大唐士兵拿出湿透的肉干,用篝火烘干后分给牧民;吐蕃阿妈则煮了热腾腾的酥油茶,给郎中与医僧暖身子。大唐将军与吐蕃将领在地图上标注灾后重建的计划:“明日先修复被冲毁的驿道,方便商队通行;再加固学舍与医帐,让百姓能尽快回到原来的住处”;吐蕃学者则补充,“我们可以教中原的百姓用牦牛粪混合泥土修补房屋,比中原的夯土更耐用,还能防潮”。我卧在篝火旁,看着他们讨论重建细节,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虽带着疲惫,却满是 “共渡难关” 的坚定。

夜幕降临时,军民们在安全区域搭起了临时帐篷。大唐的士兵为孩童们讲述中原防汛的故事,“以前黄河发洪水,百姓们就是用沙袋与木筏抵御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天灾”;吐蕃牧民则唱起了高原的吉祥歌谣,歌声里满是对家园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我趴在帐篷外,听着歌声与笑声在夜空中回荡,远处的河谷传来潺潺的水流声,像在为这份 “共御天灾” 的情谊伴奏。

回到临时驿馆时,大唐将军正在写防汛简报,要把唐蕃共御洪水的情况报告给长安的兵部;吐蕃将领则在绘制灾后重建地图,送往逻些的军部。我趴在文书房的案边,看着他们笔下的文字与地图:汉文的 “洪灾己控” 与吐蕃文的 “百姓平安”,虽然形式不同,却传递着同样的安心。窗外的篝火依旧明亮,像一颗守护民生的 “希望之星”,温暖着唐蕃百姓的心灵。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不懂防洪的技巧、重建的规划,但我能感受到这份洪前共御中蕴含的勇气与担当。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看着军民们重建家园,听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见证唐蕃的盟约在天灾面前愈发牢固,像这加固后的防洪堤一样,牢牢守护着高原与中原的百姓,让互助的情谊在年复一年的风雨同舟中,永远延续。

作者“小狩”推荐阅读《白虎御唐:龙阙血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