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麦田的晨霜裹着雪后寒气,我己循着麦苗的生机气息奔向赤岭的试种区。抗雪保苗的忙碌刚告一段落,高原的深冬己悄然降临 —— 田埂上的积雪凝成薄冰,草帘下的麦苗进入 “休眠期”,叶片虽不再舒展,却透着顽强的绿意,风里除了冰雪的冷冽,还飘着一丝 “守护待春” 的沉稳。唐蕃的农师们早早守在田垄间,汉地的测温筒与吐蕃的湿度计在晨光中摆开,透着对 “越冬养护” 的细致。
我的鼻尖贴近草帘缝隙,嗅到一股麦苗休眠期特有的温润气息。大唐的农师正用测温筒测量土壤温度,对围拢的军民说:“中原冬麦休眠期讲究‘控温保湿’,土壤温度要保持在零度以上,若低于零下五度,根系容易冻伤;你们的羊毛毡保温性好,我们可以在草帘外再铺一层薄雪,雪层能像‘棉被’一样锁住温度,这是中原北方常用的‘雪盖护苗法’。” 吐蕃老农握着湿度计,用汉文回应:“我们己让牧民每日巡查草帘是否松动,还在试种区周围挖了‘导流沟’,雪水融化后能及时排走,不会淹到麦苗根系;另外,我们的老法子是在田埂上撒些青稞壳,既能防滑,又能在雪化后肥田,开春麦苗就能吸收养分。” 我用爪子轻扒草帘边缘,将一处松动的草帘压紧 —— 草帘若透气,会让冷空气渗入冻伤麦苗,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农卒用麻绳重新捆扎草帘,吐蕃牧民则忙着在田埂撒青稞壳。
“白泽大人,帮我们看看哪片草帘下的麦苗有异常!” 大唐农师招手喊道。休眠期的麦苗若根系受损,会散发淡淡的 “衰味”,我的嗅觉能轻易分辨。我沿着田垄穿梭,每遇到一处草帘下气息异常的区域,便用爪子在田埂上做个浅痕,唐蕃军民跟着我的标记检查:大唐农妇轻轻掀开草帘一角,用手指轻捏麦苗根系,“根系还发白,没冻伤,只是有点干”;吐蕃妇女则用木勺舀来少量雪水,小心浇在根系周围,“我们的老法子,休眠期不能多浇水,少浇点让根保持就行”。我的皮毛蹭过草帘,带落的冰粒落在土壤上,农妇们笑着道谢,手里的动作更轻了,仿佛怕惊扰麦苗的 “冬眠”。
巳时的日头渐渐升高,养护工作按部就班展开。大唐的农师教吐蕃牧民使用测温筒,“把测温筒插进土壤三寸深,等半柱香时间再看,温度在零度到五度之间最适合麦苗休眠”;吐蕃老农则教大唐农卒如何看湿度计,“湿度计指针在‘适中’区域最好,太高会烂根,太低会,我们的牦牛粪能调节湿度,太干就撒点碎粪”。田埂旁的记录板上,农师们用双语记录着数据:“12 月 5 日,土壤温度 2℃,湿度 60%,草帘完好,导流沟通畅”。我趴在记录板旁,看着他们在板上画了个萌芽的图案,像在期盼开春的生机,也像在给麦苗传递 “春天快到了” 的信号。
“得给麦苗‘补营养’了!” 吐蕃老农突然喊道。深冬麦苗虽休眠,却需少量养分维持根系活力。大唐农卒立刻拿来中原的 “草木灰肥”,“草木灰要撒在草帘外,雪化后会渗入土壤,既能补钾,又能防病虫害”;吐蕃牧民则搬来腐熟的牦牛粪,“我们的牦牛粪要敲成碎末,撒在田埂边,开春翻土时就能和土壤混合,给麦苗提供基肥”。我跟着他们在麦田里穿梭,用爪子轻扒草木灰,帮着均匀撒开,发现一处草木灰撒得太多,便对着农卒低吼,农卒立刻减少用量,“白泽大人比我们还细心,可不能让肥太多烧了根”。阳光下,草木灰与牦牛粪在田埂间形成淡淡的灰黑色,像给麦田盖了层 “营养毯”。
午后的阳光格外珍贵,农师们开始为开春做准备。大唐农师拿出中原的 “春耕计划表”,“开春后要先松士,再施一次‘返青肥’,用中原的尿素与吐蕃的牦牛粪混合,既能促生长,又能保地力”;吐蕃老农则用石子在地上画图,“我们的老经验,开春后要根据雪山融雪情况调整灌溉,融雪多就晚浇返青水,融雪少就早浇,还能教你们用木犁浅耕,比中原的犁更适合高原土壤”。我趴在计划表旁,用爪子轻碰 “返青肥” 的字样,农师们笑着说 “白泽大人也在盼着开春呢”,还把计划中的关键步骤用双语写在木牌上,插在田埂边,方便日后对照执行。
傍晚的麦田渐渐安静,养护工作己近尾声。大唐农师与吐蕃老农蹲在田边,讨论春节期间的管护安排:“春节我们轮流巡查,每天都要测温度、看湿度,不能让麦苗出问题”“还要教村民们准备春耕工具,把耧车、木犁都检修好,开春就能用”。我卧在他们身边,看着夕阳给麦田镀上一层暖金色,薄雪在暮色中泛着柔和的光,像在守护着休眠的麦苗。军民们收拾工具准备返回,大唐农卒邀请吐蕃牧民去驿站吃 “冬至饺”,“中原冬至要吃饺子,我们包了青稞馅的,你们尝尝,暖暖身子好过年”。
夜幕降临时,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唐蕃的农师们围坐在篝火旁,捧着饺子讨论开春的景象:“等麦苗返青,这片田就会变绿,高原也能有中原的麦田风光了”“我们还要把冬麦种植的经验教给其他部落,让更多人能种冬麦,多一份收成”。我趴在篝火旁,听着他们的憧憬,火光映在计划表上,汉文的 “冬护待春” 与吐蕃文的 “盼苗生长” 字样格外清晰,像在诉说着对春天的期待。远处的麦田在月光下静静躺着,草帘与薄雪下,麦苗正积蓄力量,等待着开春的 “苏醒”。
回到驿馆时,大唐农师正在写冬护简报,要把麦苗越冬养护的方法报告给长安;吐蕃农官则在绘制春耕准备示意图,送往逻些。我趴在文书房的案边,看着他们笔下的文字与图画:汉文的 “苗情稳定” 与吐蕃文的 “待春返青”,虽然形式不同,却传递着同样的期盼。窗外的月光洒在麦田上,像一层温柔的守护,远处的雪山在夜色中泛着银光,仿佛也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不懂休眠期的养护技巧、春耕的复杂计划,但我能感受到这份冬护中蕴含的耐心与期盼。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看着麦苗在寒冬中安稳休眠,听着农师们讨论开春的安排,见证唐蕃的盟约在冬护待春的日常中愈发牢固,像这覆盖在麦田上的雪层与草帘一样,为高原的农耕希望守护到春天,让互助的情谊在年复一年的冬护待春中,永远传递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