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鎏金蟠龙柱映着摇曳烛火,将争吵声搅成沸腾的漩涡。支持晋王李治的老臣们彼此交换着隐晦的眼神,礼部侍郎攥着笏板的指节发白,青筋在皮肤下凸起,宛如蜿蜒的小蛇。他袖口内藏着的密信微微发烫 —— 那是今早收到的,长孙无忌承诺全力支持嫡子继承的手书,信纸边缘还带着淡淡的龙涎香,仿佛在昭示着背后庞大势力的支持。“立嫡不立庶,此乃祖宗成法,断不可废!” 他刻意拔高声调,声如洪钟,震得殿内的青铜香炉都微微晃动。余光扫过吴王恪党羽中动摇的面孔,见户部员外郎皱起眉头,便立刻补充:“太宗皇帝当年承袭高祖嫡脉,方有今日盛世!高祖皇帝传位于太宗,正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才有了我大唐如今的繁荣昌盛,此乃天命所归,岂容置疑!”
吴王恪的支持者们则在袖中紧握《韩非子》残卷,书页边缘早己被得发毛,仿佛承载着他们全部的希望。谏议大夫魏叔玉突然上前,笏板重重叩地,发出 “咚” 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刺耳。“昔年齐桓公非嫡非长,却成就霸业!当今外有突厥虎视,内有流民未安,若拘泥礼法……”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瞥见李治党羽中,鸿胪寺卿正用朱砂笔在奏章边缘勾画,那是暗示要弹劾他越权进谏的暗号。鸿胪寺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满是威胁,仿佛在说:“你若再敢多言,便是自寻死路。” 魏叔玉背后瞬间渗出冷汗,握着笏板的手微微颤抖,但眼中的倔强却丝毫不减。
李世民着龙椅扶手的暗纹,这处凹陷是他多年征战时习惯性握剑留下的痕迹,每一次触碰,都仿佛能回忆起当年金戈铁马的岁月。李承乾被押走时脖颈间的铁链声、李泰哭喊着 “父皇饶命” 的画面,像无数根细针在他心头搅动。他望着阶下争执的群臣,突然想起玄武门之变前夜,兄长李建成也是这般与父亲据理力争,喉间泛起铁锈味的苦涩。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和迷茫,曾经的手足相残,如今又要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重演吗?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扶手,指节泛白,仿佛要将心中的痛苦都发泄出来。
我站在殿角阴影处,系统界面的红色警告不停闪烁:“检测到三股势力暗中结盟”“侦测到六部官员利益输送波动”。金瞳扫过人群,发现工部尚书正将一枚西域进贡的夜光珠悄悄塞进吴王恪亲信袖中,那夜光珠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宛如一颗神秘的星辰。而中书舍人则在给晋王党羽传递密信,信上字迹未干,散发着新墨的气息。中书舍人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眼神警惕,生怕被人发现。他快速地将密信塞进对方手中,然后若无其事地退回到自己的位置,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却又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够了!” 李世民的怒吼震得梁间铜铃乱颤,案头奏章被气浪掀翻,纸张如雪花般在空中飞舞。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时,刻意在长孙无忌的位置停留半刻 —— 这位国舅始终沉默,却用抚须的节奏向同党传递信号。他每抚一下胡须,同党们便心领神会,微微点头。最终,帝王的视线落在我身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祈求:“白泽,你见多识广,可有良策?”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仿佛己经被这场争斗耗尽了心力。
当我的身影踏入烛光范围,文臣武将们的反应暗藏玄机。支持李治的老臣下意识靠拢,形成半包围态势,仿佛要将我与吴王恪党羽隔开;而武将们则按剑而立,右武卫大将军的佩刀己出鞘三寸,刀刃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他在等一个信号 —— 若我提出不利于晋王的建议,便要以 “妖言惑众” 之名当场格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杀意,死死地盯着我,仿佛我是他的敌人。其他武将们也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身体微微前倾,随时准备发动攻击。
“陛下,李承乾与李泰虽犯下大错,” 我刻意顿住,观察到李世民肩膀微不可察地颤抖,“但他们自幼生于宫廷,不知民间疾苦,才被权力蒙蔽了双眼。” 此言一出,房玄龄抚须的手微微一顿,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明白这既是对皇子的惩戒,也是对朝堂各方势力的敲打 —— 若继续党同伐异,终会如皇子般迷失。杜如晦暗中给谏官使了个眼色,那官员立刻出列,脸上带着义愤填膺的表情:“让皇子劳作,成何体统!这分明是……” 他的话被李世民凌厉的眼神截断,帝王心中早有盘算:借此机会削弱两派党羽,同时试探各方对新储君的真实态度。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都看穿。
“臣有一策,可让两位皇子深入民间,体验人生百态。” 我话音未落,李泰旧部便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他们试图串联其他官员联名上书反对,眼神中充满了焦虑和不满。有人在纸上快速地写着什么,有人在与旁边的人激烈地讨论着,整个场面一片混乱。但李世民己拍板定案,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就让他们去看看,朕打下的江山,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句话表面是对皇子的训诫,实则是警告群臣 —— 任何逾越皇权的结党营私,都将如这两位失势的皇子般,坠入深渊。他的声音在大殿中久久回荡,震得众人耳膜生疼,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帝王的怒火和决心。
散朝后,长乐公主在御花园的太湖石后,撞见了惊人一幕:吴王恪的谋士正将一袋金饼塞入某个小太监手中,金饼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谋士压低声音,眼神中满是阴狠和算计,叮嘱他务必在皇子离京途中制造 “意外”。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接过金饼,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贪婪。长乐公主攥紧腰间玉佩,想起白泽的话,突然明白这场历练,远比想象中凶险。她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不知道两位皇兄在民间会遭遇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保护他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白虎御唐:龙阙血鉴(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