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经道上的第一缕晨光还未漫过玛尼堆,我己踏着露水奔向逻些城东南角的新学堂。木质的校舍刚搭起骨架,工匠们正将文成公主带来的《论语》刻本拓印在吐蕃竹简上,墨香混着松木的气息,在晨雾中漫溢。几个穿藏袍的孩童扒着篱笆张望,手里攥着用羊毛换来的汉地纸笔,睫毛上的霜花映着窗棂里透出的烛火,像一串串凝固的星子。
我的耳朵突然捕捉到瓦砾滚动的轻响。校舍后墙的阴影里,几个身影正鬼鬼祟祟地搬运着干柴,他们藏袍下露出的皮靴沾着新鲜的马粪 —— 那是从城外牧场偷来的,蹄印与旧贵族私兵常用的战马吻合。更让我警觉的是,他们腰间的油布包渗出黑褐色的液体,散发出松脂与硫磺混合的刺鼻气味,与转经道上的火药味如出一辙。
“白泽大人,您来啦!” 负责授课的老夫子推开门,手中的戒尺还沾着朱砂,“公主说要教吐蕃孩童识汉字,这些竹简刻到深夜才完工呢。” 我用鼻尖蹭过他手中的竹简,上面 “有教无类” 西个篆字刚劲有力,墨迹未干的边缘还留着工匠的指痕。而墙后的黑影听到动静,突然加快了堆柴的动作,其中一人的藏袍被木刺勾住,露出里面绣着的禄东赞家族徽记,金线在晨光中闪着冷光。
巳时的课钟敲响时,孩童们涌入学堂,朗朗的读书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我趴在门槛旁假装打盹,眼角的余光却盯着后墙。果然,那几个黑影趁着课间混乱,将浸了松脂的柴堆挪到了窗下,其中一人正摸出火折子,指尖因紧张而发白 —— 他手腕上的烫伤疤痕,与佛堂惊变时被我扫灭火星的假僧侣完全一致。
“嗷 ——!” 我猛地窜起,前爪拍向火折子的瞬间,虎啸震得窗纸簌簌作响。孩童们吓得缩进老夫子怀里,而那几个黑影己抽出藏在柴堆里的短刀,刀刃上的苯教符文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我刻意将战场引向校舍外的空场,长尾横扫带起的尘土迷了他们的眼,同时用利爪精准地拍掉每人手中的兵器,避免刀光吓到孩子。
缠斗间,一个黑影的包裹被撕裂,滚出几十枚刻着诅咒的羊骨,与转经道上收缴的一模一样。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我认出其中两人是月圆之夜推巨石的余党,他们此刻口中念着的咒语,正是当年煽动宗教冲突的邪文。当我咬住最后一人的后颈将其按倒时,发现他怀里藏着的羊皮卷 —— 上面用吐蕃文写着 “焚书灭学,永绝唐化”,落款处的朱砂印鉴,与破坏法典的旧贵族书信同源。
松赞干布赶到时,学堂的读书声己恢复如常。老夫子正用戒尺指着被刀划破的竹简,给孩童们讲解 “患难与共” 的含义。赞普捡起地上的羊骨,银刀劈碎的瞬间,火星溅在他紧绷的下颌:“连孩子的学堂都要烧,这些人根本不配做吐蕃子民!” 我用爪子将散落的竹简归拢,其中一片刻着 “和平” 二字的残片,恰好与文成公主放在转经道的石板字迹相同。
文成公主带着工匠来修补校舍时,特意在屋檐下挂了盏长明灯。“这盏灯要用酥油混着汉地的灯油点燃,” 她抚摸着灯座上雕刻的吐蕃花纹,“就像我们的学问,要融在一起才亮。” 我看着她将孩童们掉落的纸笔重新捆好,指尖拂过一个藏着汉文批注的吐蕃经卷 —— 那是禄东赞之子曾用来传递密信的载体,此刻却写满了稚嫩的算术题。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日守在学堂旁。清晨看着孩童们用吐蕃文默写唐诗,正午跟着老夫子巡查是否有可疑的柴堆,夜晚则趴在长明灯下,听着风穿过窗棂的声响。有次发现旧贵族余党在井里投毒,我立刻将毒桶撞翻在空场,看着毒液渗进泥土,开出诡异的紫色花朵,才放心地让取水的学童靠近。
学堂落成那日,文成公主亲自写下 “唐蕃同文” 的匾额。当松赞干布将匾额挂上房梁时,孩童们用双语齐声诵读,声音震得长明灯的火苗轻轻摇晃。我趴在匾额下,看着阳光透过窗棂,在地面拼出汉文与吐蕃文交织的光斑。远处传来转经道上的诵经声,与学堂的读书声在风中缠绕,像两条紧握的手臂。
暮色降临时,最后一个学童揣着写满字的竹简离开,灯笼的光晕在他身后拖得很长。我望着校舍里那盏永不熄灭的长明灯,知道只要这灯光亮着,唐蕃的文明就会像藤蔓一样相互缠绕、共同生长。而我这头白虎,会永远守在灯影里,看着那些稚嫩的笔迹,在时光里写成和平的史诗。
(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