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台的铜铃余音还在晨雾中回荡,我己踏着朝露走向逻些城西的佛塔工地。这座融合了大唐楼阁式与吐蕃窣堵坡风格的佛塔,正由汉藏工匠共同砌筑,青砖与玛尼石交替堆叠,像一部厚重的共生史书。大唐的画工正与吐蕃的雕刻师在塔基上忙碌,朱砂调的颜料混着酥油调制的粘合剂,在朝阳下泛着温润的光。
我的鼻尖突然捕捉到一丝异样,在石灰与柏油的气息中,藏着硫磺与油脂混合的刺鼻味。顺着气味来到佛塔西侧的地基,只见几块关键的承重石被人撬动过,石缝里塞着干燥的草绳,浸过桐油的绳芯遇火即燃。更让我警觉的是,石堆旁的沙砾中,嵌着半片金属饰件 —— 那是禄东赞家族特有的狼头纹腰牌残片,与破坏观星台的奸细所携佩饰纹样完全一致。
“白泽大人来得巧!” 大唐建筑师举着一张图纸走来,上面用墨线标注着佛塔的榫卯结构,“这塔基用了吐蕃的夯土技法,塔身却用汉地的斗拱,既抗风又美观。” 我用爪子轻轻拨过他身后的石料堆,一块青石板的裂纹里卡着几缕黑色鬃毛,与禄东赞家族私兵战马的尾毛质地完全相同。
巳时的日头晒得塔基发烫,工匠们歇晌时,我趴在工地旁的经幡柱下假寐。眼角的余光瞥见八个身影溜进材料仓库,他们穿着石匠的粗布短打,领口却露出绣着金线的绸衫 —— 正是禄东赞家族的蟒纹刺绣。其中一人推着的独轮车异常沉重,车轮碾过地面时发出金属碰撞的脆响,与破坏观星台的铜钉声别无二致。
“把这灌了铅的石块换到底层,不出半年塔基就得裂!” 为首者的声音压得极低,却逃不过我的听觉。他手背的疤痕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 那是观星台打斗时被浑仪齿轮划伤的痕迹,与破坏乐舞盛会的黑影特征完全吻合。当他指挥同伴搬运石块时,独轮车挡板松动,滚出几块刻着苯教诅咒符文的羊骨,与转经道上发现的邪物如出一辙。
“嗷 ——!” 虎啸震得工地上的脚手架簌簌作响,我纵身冲出阴影,前爪精准地拍向那辆独轮车。铅块滚落的瞬间,地面被砸出深深的凹痕,藏在石块间的硫磺粉袋破裂,刺鼻的气味与佛堂假僧侣携带的火药气息一模一样。其余人见状纷纷抽出藏在工具里的短刀,刀刃上的苯教符文与医馆毒药包上的图案如出一辙。我故意将他们引向开阔的工地中央,长尾扫起的石灰粉迷了他们的眼,同时用利爪轻巧地拍落兵器,避免刀刃砍伤珍贵的雕刻石料。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白虎御唐:龙阙血鉴缠斗间,一个黑影的藏袍被撕裂,露出里面绣着的禄东赞家族徽记。他怀中掉出一张羊皮卷,上面用吐蕃文标注着佛塔的承重结构弱点,墨迹未干的批注写着 “毁其根基,断其信仰”,落款处的朱砂印鉴,与破坏法典的旧贵族书信如出一辙。我认出其中两人是观星台投毒的余党,他们此刻正试图将火折子扔进堆放松脂的角落,被我用尾巴卷住手腕重重掼在地上。
松赞干布赶到时,工匠们正忙着加固被撬动的地基。画工们小心翼翼地修补被刀划破的壁画,吐蕃长老捧着被救下的玛尼石,用额头抵住石块喃喃祈祷。赞普捡起地上的铅块,银刀劈碎的瞬间,火星溅在他紧绷的下颌:“连庇佑众生的佛塔都要毁,这些人早己背离了信仰!” 我用爪子将散落的雕刻工具归拢,一把汉地的刻刀恰好与吐蕃的凿子并排摆放,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同样的寒光。
文成公主带着新的经卷赶来时,特意在佛塔地基埋下一块镇石。“这石头一面刻着汉文的‘安’,一面刻着吐蕃文的‘宁’,” 她指尖拂过石上的字迹,“就像这佛塔,要稳稳扎根在唐蕃土地上。” 我看着她指挥工匠更换受损的石料,夯土的号子里混着汉地的《营造法式》口诀与吐蕃的建塔歌谣,和谐得像一首共生的赋。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日守在佛塔工地。清晨跟着工匠们检查地基,正午趴在材料仓库旁留意可疑动静,夜晚则卧在塔基边缘,听着风穿过脚手架的声响。有次发现旧贵族余党在工匠的饮水桶里投毒,我立刻撞翻水桶,看着毒液渗入泥土,开出紫色的毒花,才放心地让工匠们靠近。
封顶仪式那日,文成公主亲自将最后一块宝瓶状塔刹安放在塔顶,松赞干布手持金铲为塔基培土,两人看着汉藏工匠同时欢呼,相视而笑。百姓们围着新落成的佛塔转经,大唐画工与吐蕃雕刻师坐在塔下交流技艺,我趴在镇石旁,看着阳光洒在交错的纹饰上,汉地的卷草纹与吐蕃的八吉祥图案在塔身上相互缠绕,像两条守护的龙。远处传来观星台的铜铃声与乐舞广场的余韵,与佛塔的风铃共振,像一曲穿越千年的和平乐章。
暮色降临时,最后一个工匠收起工具,晚霞将佛塔的金刹染成赤红色。我望着塔基上残留的夯土痕迹,知道只要这佛塔还矗立在高原上,唐蕃的文化就会像塔身的纹饰一样,在共生中绽放光彩。而我这头白虎,会永远守在佛塔之下,看着往来的朝圣者,在时光里延续和平的祈愿。
(http://www.220book.com/book/S1I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