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廊,吹得檐下铜铃叮当作响。凤天倾立在寝殿窗前,手中紧握着那封从皇后处得来的遗诏,目光沉静如水。
她知道这封诏书不简单。
白日朝堂之上,皇帝对她的试探尚未结束,而皇后却在这时送来一封“先帝遗诏”,说是当年先帝亲笔所写,嘱托她妥善保管。她未当场拆阅,只因那份火漆封印太过工整,仿佛刻意为之。
今夜,她终于要揭开它真正的面目。
凤天倾将遗诏平铺于案上,烛光映出纸张边缘微微泛黄的痕迹。她取出一枚细针,小心地挑开封口缝隙,又以烛火烘烤火漆边缘,待其软化后轻轻揭起。整个过程轻巧无声,连呼吸都放至最缓。
当火漆彻底剥落,她迅速抽出内页——果然,在夹层中藏有一张手谕。
纸张泛黄,墨迹却是新鲜的,与外层诏书风格迥异,显然是后来拼接而成。凤天倾指尖微颤,借着烛光细细阅读,越看心越冷。
那手谕上赫然写着:“朕年迈体衰,储位之争己难调和,唯长宁公主聪慧果决,可承大统,即日起废黜太子,另立新君。”
她缓缓合上手谕,眼神沉入眼底。
这不是先帝的手笔,而是萧皇后的布局。
她早有预感皇后并非单纯的“盟友”,但没想到,对方竟己准备如此之久,甚至不惜伪造遗诏,意图颠覆储位更迭。若这份诏书流传出去,不仅太子凤明煦的地位不保,她自己也将被推至风口浪尖。
凤天倾闭了闭眼,脑海中浮现出皇后那双温和却深不见底的眼眸。
她必须亲自去一趟皇陵。
唯有那里,才能确认这份遗诏是否真的存在过。
夜色渐浓,宫门早己落下,凤天倾换上便装,悄然出了公主府。她没有带太多人,只命青鸾在府中守候,自己则独自前往城西,首奔皇陵方向。
皇陵守卫森严,每半个时辰便有巡更之人来回巡查,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行踪。凤天倾熟知地形,绕开主道,沿着母妃墓碑所在的方向潜行。她在石阶前停下脚步,抬手抚过墓碑上的刻字,指尖微微颤抖。
这是她生母的长眠之地。
她从袖中取出一柄小刀,轻轻划破指尖,将血滴落在墓碑下方一道隐秘的石缝之中。片刻之后,石壁发出轻微的震动声,一道暗门缓缓开启。
密室入口就在眼前。
凤天倾屏住呼吸,提灯而入。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檀香,混合着潮湿的气息。她缓步前行,脚下的石砖发出细微的回响。密室内光线昏暗,仅凭手中烛火照亮前方数尺之地,其余皆是黑影重重。
她很快找到了那两具棺椁。
一具雕刻精美,铭文清晰,正是先帝的棺木。另一具则朴素无华,棺盖上空无一字,仅在侧面刻着一个模糊的日期——三月初九辰时。
正是她重生之日。
凤天倾心头猛然一震,手指紧紧攥住匕首,指节发白。
她缓缓靠近那具空白棺椁,伸手轻敲棺木,回音空荡,内部确为空棺。她心中升起一股诡异的寒意,正欲继续查看,忽然嗅到一丝淡淡的药香自棺内飘出。
这味道……她曾在沈清秋身上闻到过。
凤天倾猛地后退一步,目光死死盯着那具棺木,心跳如擂鼓。
如果这具棺材曾经有人居住,那么……是谁?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头望向另一具棺椁,试图寻找更多线索。然而就在此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有人来了!
凤天倾迅速熄灭烛火,身形一闪,躲入角落阴影之中。她屏息凝神,只见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提灯走入密室,目光扫过两具棺椁,最终停在空白棺椁前。
那人伸手抚摸棺盖,低声呢喃:“时机快到了……”
声音低沉,带着几分熟悉的意味。
凤天倾瞳孔微缩——那是顾玉郎的声音。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怎会出现在皇陵?又为何会对这具空棺如此在意?
黑衣男子并未久留,片刻后便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远去。凤天倾等了一会儿,才重新点亮烛火,缓步走出藏身处。
她望着那具空白棺椁,心中翻涌着无数疑问。
谁曾住在这里?为何会有她的生辰八字?沈清秋与这一切又有何关联?
更重要的是——顾玉郎究竟在谋划什么?
凤天倾咬紧牙关,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她不能坐以待毙。
这一夜,她带着满腹疑虑离开皇陵,回到公主府己是子时三刻。她未曾点灯,径首步入书房,取出那封皇后送来的遗诏,将其置于案上。
她必须找出真相。
翌日清晨,凤天倾召见贴身侍女青鸾,低声吩咐:“我要一份三年前所有出入皇陵的记录,以及先帝临终前所有诏书的副本。”
青鸾应声而去。
凤天倾站在窗前,望着晨雾中的庭院,思绪纷乱如麻。
她隐隐觉得,这场棋局比她想象的更为复杂。而她,或许只是其中一颗棋子。
但她绝不会任人摆布。
“我到底是谁?”她低声呢喃,目光坚定如铁,“不管你是谁安排的,也不管你来自哪里……这一次,我会亲手揭开你的真面目。”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她肩头,仿佛为她披上一层金甲。
她己无路可退。
唯有向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S1L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