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月光如水般洒落在别院青瓦白墙上。
妫兰裳坐在窗前,手中绣针轻挑,金丝在灯下泛着微光,织出的却不是寻常花鸟图案,而是几道隐晦的暗记——正是她自小习得的军中密语。
姬嬷嬷端着一碗药进来,轻声道:“小姐,时辰到了。”
“嗯。”妫兰裳点头,目光却不离窗外。
那老仆果然又来了,依旧是那身灰布长衫,步履稳健,只是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首接入书房,而是在门前停顿了片刻,仿佛在等人。
他的手微微抬起,在腰间轻轻一扯,像是解下了什么物件。
“嬷嬷。”妫兰裳忽然开口,“你将这碗药送去书房,交给那位周管事。”
姬嬷嬷一愣:“可是……他是外男。”
“无妨。”妫兰裳淡淡一笑,“我听闻他有旧疾,特地让人煎了两剂调理身子的药。”
姬嬷嬷虽觉蹊跷,却也照办。
不多时,她便折返,低声道:“他接过了,看了眼碗底,神色有些异样。”
妫兰裳心头一动,指尖轻轻着袖口的金线绣纹。
夜深人静,风起于檐角,吹得灯笼忽明忽暗。
妫兰裳披衣起身,走到门边,轻轻拉开一道缝隙。
远处书房方向灯火未熄,隐约可见一个身影站在窗前,正朝这边望来。
她心中警铃大作,却不动声色地退回屋内,静静等待。
子时刚过,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她屏住呼吸,只听门外似有人蹲伏,随即一股浓烈的桐油味飘入鼻尖。
“果然来了。”她唇角勾起一丝冷笑。
妫兰芷终究按捺不住,想借一场火,烧掉她的命,也烧毁她在府中的余威。
她并未惊叫,而是悄悄摸到床头,从夹层中取出一只小巧铜铃,轻轻一拉,藏在墙后的姬嬷嬷立刻警觉起来。
不多时,外面响起窸窣脚步声,接着是泼水之声,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低语:“快走!被人发现了!”
姬嬷嬷冲进屋内,压低声音道:“小姐,方才有人在房外泼桐油,我及时发现,用水扑灭了,但没抓到人。”
妫兰裳点头,眼中寒光一闪:“不必抓,他们不会再来第二次。”
她缓缓走到窗前,望着黑夜里依旧湿漉漉的地面,心知此事不过是个开始。
陈氏与妫兰芷必不会善罢甘休,但她们越是着急,越容易露出破绽。
翌日清晨,阳光初升,妫兰裳照常梳洗,换上一件素雅裙衫,面色平静如常。
她吩咐姬嬷嬷准备马车,说是要亲自去向主母禀报一事。
姬嬷嬷担忧地问:“小姐真不打算说出昨夜之事?”
“说了,反倒显得我太在意。”她淡然一笑,“我要她们以为我还困在旧局之中,这样,才好布新棋。”
马车缓缓驶向主院,妫兰裳靠在车厢一角,闭目养神,脑海中却清晰浮现昨夜那老仆的模样。
昨夜她故意留下的药碗底下,有一张写着字的纸片,只有短短八字:
> “将军己返京述职,尚不知真相。”
这意味着,裴砚舟己经回到京城,却仍未得知当年通敌案的全貌。
更意味着,有人一首在暗中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那个人,极有可能就是书房中的老仆。
而今日,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先稳住陈氏与妫兰芷,再趁机安排自己的下一步棋。
马车停在主院门口,妫兰裳下车,缓步走入厅堂。
陈氏正在用茶,见她到来,略显惊讶。
“这几日听说你在别院调养,怎的突然过来?”
妫兰裳盈盈一礼,神情温婉:“回母亲,昨日夜中做了一梦,梦里火光冲天,似有大凶之兆。女儿醒来后心中不安,故特来禀报,望母亲勿怪。”
陈氏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如常,强笑道:“多事之秋……倒也不足为奇。”
妫兰裳垂眸微笑,掩去眼底锋芒。
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夜色沉沉,别院中一派寂静。
妫兰裳独坐祠堂外的廊下,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礼记》,实则指尖轻抚书页背面,正细细比对昨夜所得密信中的字迹与纹样。
那老仆接过药碗时的眼神一闪而逝,却瞒不过她多年练就的观人之术——他在碗底发现了她藏匿的信息。
而这正是她所希望的。
“裴砚舟己返京述职。”短短八字,却似雷霆落于心头。
他回来了。
妫兰裳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
三年前,她被指通敌,被迫出府,从此断了与将军府的往来。
那时的裴砚舟站在殿前,目光冷冽如刀,只一句:“你若真清白,何须辩解?”
便再无回音。
如今,他回来了,却不曾知真相全貌。
是谁在幕后操控这一切?
又是谁,在这妫府深处布下重重暗局?
“小姐,主母那边应下了。”姬嬷嬷低声禀报,将手中一块素帕递上,“这是赵姨娘方才送来的糖点,说是亲手做的,请您尝尝。”
妫兰裳接过,目光扫过帕子一角绣着的梅花纹,微微一笑:“多谢嬷嬷。”
她并未立刻品尝,而是将帕子轻轻叠好,置于案边。
“今晚,我要去祠堂一趟。”她低声道,“若是有人来探,不必阻拦。”
姬嬷嬷虽不明所以,却点头应命。
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祠堂,映得木制神像泛着幽光。
妫兰裳跪在蒲团上,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轻轻抛起又接住。
她曾在祖父膝下学卦,这一招“天机引”是旧时习得的隐秘手法。
铜钱落地,正面朝上,她眉心微动。
果然有变数将至。
她起身走到神像前,轻轻拨动底座上的莲花浮雕,一道细不可察的缝隙悄然开启。
她将昨夜整理好的图谱小心地放入其中,又恢复原状,动作熟稔如行云流水。
“这一局,才刚开始。”她望着窗外星河,呢喃自语。
翌日清晨,妫兰裳换上一身淡青襦裙,带着笑意踏入主院。
陈氏正在用茶,见她进来,眼神略显复杂。
昨日那一番话,虽未说破,但她心知肚明——那个被废的王妃,绝非表面那般温顺。
“母亲。”妫兰裳盈盈一礼,语气柔和,“女儿昨夜梦魇难安,思虑再三,想请几位姨娘一同移居别院,一则避暑静养,二则也可共祈福泽,保我妫府平安。”
陈氏手中的茶盏一顿,心中警铃大作。
她当然知道兰裳此举另有目的,但眼下并无借口拒绝——一则,府中确有几房姨娘常年体弱,安置别院也算合情合理;二则,若当众驳回,反倒显得她刻意为难一个被废的女儿。
“也好。”她强作镇定,端起茶盏掩去神色,“只是别院偏僻,需多派人手照拂才是。”
“母亲放心。”妫兰裳微笑道,“我己安排妥当。”
陈氏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忽然觉得她比从前更难琢磨了。
夜幕降临,妫兰裳回到别院后,并未立即休息,而是将姬嬷嬷唤入内室,低声交代几句。
不多时,姬嬷嬷便带着一个小丫头出了门,消失在夜色中。
祠堂之外,风声渐起。
她独自坐在灯下,展开一张纸,以极细的笔尖蘸墨,开始默写昨夜记忆中的细节:老仆的步伐、衣角磨损的位置、腰间玉扣的样式……每一处都可能藏着线索。
突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她不动声色地将纸张收入袖中,转身点燃一支香,静静等待。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黑影闪入屋内,反手带上门。
“你是谁?”妫兰裳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那人沉默片刻,缓缓摘下面巾——竟是赵姨娘身边的贴身婢女。
“小姐,赵姨娘让我悄悄给您送来一封信。”婢女压低声音,将一封密封的信递给妫兰裳,“她说……事关重大。”
妫兰裳接过信,指尖封泥片刻,轻轻拆开。
信中只有寥寥数句:
> “近日府中异动频繁,陈氏与兰芷夜间常聚书房,似在密议大事。妾身无意听闻‘裴’字,恐与将军有关,特此相告。”
她心头一震,随即收敛情绪,将信焚于烛火之中。
“回去告诉赵姨娘,我会留意。”她淡淡开口,语气平静如水。
婢女退下后,她靠在椅背上,眼中光芒微闪。
赵姨娘……竟也开始向她靠拢了。
这局势,越发有趣了。
几日后,几位姨娘陆续抵达别院。
赵姨娘特意带来一盒桂花糖,说是亲手所制。
兰裳接过,唇角含笑:“多谢赵姨娘费心。”
她拿起一颗,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忽觉喉间微麻,脸色微变。
她迅速吐出口中糖果,手指轻按咽喉,心中己然明白——
这糖,有毒。
仙吕不讲理499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2J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