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顾砚舟将一只处理好的山鸡和两坛苏念念用空间灵泉水和普通果子酿的(味道尚可)果酒,送给了负责黑石堡这一片治安、与他们关系还算融洽的张校尉。
“张大哥,一点山野之物,不成敬意,给兄弟们添个下酒菜。”顾砚舟语气诚恳,姿态放得很低。
张校尉为人耿首,之前受过顾家的肉和柳氏帮忙说话的情,对顾砚舟的武艺也颇为欣赏。他推辞不过,便收下了,笑道:“顾兄弟客气了!你家那‘苏记’的香膏,我家婆娘可是爱得很呐!”
顾砚舟顺势坐下,状似闲聊地叹口气:“唉,不瞒张大哥,小弟心中一首有块大石。顾家遭此大难,族人西散流离。小弟每每想起那些被发配到更苦寒之地的叔伯兄弟,还有年幼的子侄,心中实在难安。也不知他们如今……是生是死,过得如何……” 他语气沉重,带着真切的忧虑。
张校尉闻言,脸上的笑容也敛去了几分,露出同情之色:“顾家的事……唉,确实冤枉!兄弟你这份心,难得!”他拍了拍顾砚舟的肩膀,“不过,这流放之地,天南海北,消息确实难通。”
顾砚舟眼中适时地流露出恳求:“小弟也知道此事难办。只是……总想求个心安。张大哥在军中多年,交游广阔,不知……是否认识些常年在各地跑动、消息灵通的兄弟?比如驿卒、行商,或者……押送过流犯的军爷?小弟不敢奢求太多,只想知道他们还活着,大概在哪个地方受苦,心里也好有个念想。” 他说着,将一小袋沉甸甸的铜钱(是苏念念专门准备的“活动经费”)不着痕迹地推到了张校尉手边,“这点心意,给兄弟们买碗茶喝,打听消息总免不了要打点。”
张校尉看了看那袋钱,又看了看顾砚舟脸上真切的忧色和诚恳,沉吟片刻。顾家如今在黑石堡也算站稳了脚跟,尤其那“苏记”在官眷圈子里很吃得开,守备夫人似乎都颇为青睐。结个善缘,对他没坏处。而且顾砚舟这人,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值得一交。
“好吧!”张校尉将钱袋收下,正色道,“顾兄弟,这事我记下了。我确实认识几个常年在几条主要流放路上跑的老驿卒,还有几个押送营的老油子。我帮你递个话,托他们留心打听打听。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大海捞针,未必能有结果,而且时间可能很久,消息也不一定准。”
顾砚舟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希望的光芒,他站起身,对着张校尉郑重地抱拳一礼:“张大哥高义!小弟感激不尽!无论结果如何,这份恩情,顾砚舟铭记于心!日后若有差遣,只要不违背道义,小弟绝不推辞!”
“言重了,言重了!”张校尉连忙扶起他,“都是苦命人,互相帮衬罢了。等我消息吧。”
走出张校尉的住处,顾砚舟抬头望向北方阴沉的天际。寒风凛冽,刮在脸上生疼,作者“幽柠吖吖”推荐阅读《穿越被流放,带着全家吃香喝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但他的心却像是被点燃了一簇小小的火苗。虽然前路漫漫,希望渺茫,但至少,他迈出了第一步!为那些失散的、可能正在苦海中挣扎的族人,点燃了一丝微弱的希望之光。
他将这个消息带回了家。当苏念念和两位嫂子听到顾砚舟己经开始托人打听族人消息时,都红了眼眶。柳氏更是紧紧攥住了手中的皂块,指节发白,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充满希冀的光芒。
“好…好…”顾老夫人抹着眼泪,连声说好,“砚舟,你做得好!念念,你嫂子们,你们都好!咱们顾家,只要人心不散,就还有希望!好好干!多攒钱!等有了消息,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想法子周济他们一二!”
日子在忙碌与充实中如溪水般流淌。有了两位嫂子的全力加入,“苏记凝脂玉露膏”在黑石堡及周边区域的名声愈发响亮,订单稳定,银钱也源源不断地积累起来。
顾家小院里的皂香似乎成了隔绝外面风雨的一道屏障。柳氏愈发娴熟地打理着高端客户,眉宇间那份旧日的清冷被一种沉静的韧劲取代;林氏将账目理得井井有条,晚晴也越发灵巧;顾老夫人精神矍铄,常坐在阳光下看着儿孙们忙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顾砚舟托张校尉打听族人消息的事也有了初步回音,虽然只是零星模糊的线索,指向不同的、更为苦寒偏远的流放地,但至少知道还有几个支脉尚在人间,这给了顾家上下莫大的慰藉和继续积蓄力量的动力。
顾砚舟进山打猎的次数减少了,更多时间用来暗中观察黑石堡的防务和周边地形,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外界的消息——这是他作为军人的本能,也是为可能的变局做准备。
苏念念则沉浸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里。她谨慎地使用着手机里那宝贵的余额,网购了一些这个时代绝对无法获得、却又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几包高能量的压缩饼干、几瓶纯净水、几卷结实的登山绳、几盒基础的消炎药和止血纱布(拆掉包装伪装成金创药),甚至还有几把小巧锋利的折叠水果刀。
这些东西被小心地藏在空间公寓的角落,成了她心中隐秘的安全底牌。冰箱里的“无限续杯”零食也被她有计划地、少量地“分享”出来,美其名曰“托行商重金购得的海外稀罕物”,给家人补充营养,效果显著。
然而,这道由忙碌和希望筑起的屏障,终究无法阻挡外面世界汹涌而来的滔天巨浪。
平静被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悄然打破。
先是来往黑石堡的行商数量明显减少,即使有来的,也大多行色匆匆,面带忧惧,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声吆喝、从容交易。他们聚在简陋的客栈里,低声交谈着,话语间充满了“洪水”、“决堤”、“逃荒”、“抢粮”等令人不安的字眼。
接着,黑石堡内粮店的价格开始悄然上涨,而且是一天一个价。起初只是粗粮,后来连粟米、麦面也跟着涨。守备府虽然贴出了告示“平抑粮价”,但收效甚微,反倒引得人心更加浮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S4V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