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7章 赵余并州新政,世家大族面临清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三国:我的夫人遍布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S7MI/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不久,镇北军大军首指上党郡。

壶关为上党郡一险要之地,张杨率万余兵马驻守。

“主公您看,那便是壶关,倚山傍水,地势险峻,非数万大军难以攻克!”

赵余远观壶关,确实雄奇,难怪袁绍外甥高干曾在此坚守,令曹军围困一年未果。

如今张杨仿若昔日高干,据守壶关。

镇北军若要强攻,势必耗时费力。

“且等等看,张杨若明智,自不会与我们为敌。”

赵云闻言,点头赞同。

镇北军在壶关下扎营,静候张杨消息。

未几,壶关上白旗高挂,城门洞开。

张杨携上党太守印信至镇北军前。

“壶关太守张杨拜见赵将军!愿麾下一万三千兵马归顺镇北军,神兵天降,我等不敢抗衡!兵符在此,请主公笑纳!”

言罢,张杨跪伏于地,认赵余为主。

赵余见张杨投降,心生欢喜。

未料张杨如此识时务,主动献上壶关。

如此,镇北军无需再在上党徘徊。

“张杨,你之名声我亦有所闻,讲义气,我甚欣赏你!”

“今后务必忠诚于镇北军,勿生二心!”

张杨闻此,心中欢喜。

“末将遵命,自此唯将军之命是从!”

赵余接过上党郡印信,随即交还张杨。

“我仍任你为上党郡太守,你的领地依旧归你!”

“但须速令麾下兵马适应镇北军军法,违者严惩不贷!”

“过些时日,我将遣军正至壶关,若有人胆敢违法乱纪,休怪我未提醒你!”

张杨闻此,身躯微微一颤。他早有所闻,赵余于军中设军正一职。

忆往昔,贾逵为白波军军正,一日之内,斩白波部将三十余,白波军风气骤变。

若此人再现,张杨自感难以承受。

然而,既己投身镇北军,张杨深知回头无望。至少,可免遭镇北军覆灭之祸。

上党郡己稳操胜券,赵余随即筹谋如何对付当地豪强。

“张杨,既己诚心归顺,便需遵循镇北军之规,整治上党豪强!”

“愿降者,削其田产财宝;不从者,一律铲除!”

张杨闻言,目瞪口呆。未料镇北军行事如此果断,连世家豪强亦不放过。

细想之,亦在情理之中。镇北军出身黄巾,与世家豪强素有嫌隙。

洛阳、河内世家,皆遭镇北军清洗。

唯少数小氏族投诚,方得幸存。

世家大族失田产,终与百姓无异。

若上党郡既定,余郡亦指日可待。

唯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方能平定。

赵余不欲在并州久拖。

并州之地,羌胡混杂。

人口密集之处,唯河内、河东、太原、雁门、上党数郡。

自黄巾之乱后,并州北郡多被羌胡占据。

夺回亦需重兵把守。

镇北军眼下之重,乃扩展太原、雁门,借此增强军力。北方之地,需勇将镇守,逐步自帮派手中夺回地盘,再迁内地百姓至此,筑天然防线。

后事且待后议。

“太原、雁门,今为谁所控?”张杨问。

“太原郡为太原王室所管,雁门郡则为太原郭家领地。两家皆显赫。”

赵余闻此言,心生一计。太原王氏乃王允之族,他与王允交情匪浅,若请王允书信一封,太原王氏自会听从。日后王允若能成为貂蝉义父,那便是他名义上的岳父。至于太原郭氏,他亦不陌生,曹魏大将郭淮便是其族人,郭家在并州声名显赫,先辈亦曾位居高官。然此刻郭淮或许年幼,将其留在身边悉心栽培,日后必成大器。此两家皆明事理,镇北军声威正盛,他们不会愚蠢到与之对抗。一封书信,足以令其归顺。

“张杨,你与这两家皆相熟。”赵余道,“你前往太原郭氏,太原王氏我自有对策。如此,我们无需刀兵相加,便能掌控并州。”

张杨听后,心生敬佩,虽不知赵余与王氏渊源,但镇北军之威,己无需多虑。河内、河东两郡大族己灭,太原王氏与郭氏若不归顺,亦难逃一劫。

半月有余,太原王氏传来消息,愿听赵余号令,此乃长安王允之功。另一边,雁门太守郭蕴自知兵力不足,急将长子郭淮送往镇北军作为人质。赵余仍令两家继续担任太守,以安民心。如此,雁门、太原两郡尽归赵余。

准备就绪,赵余率军北上,欲驱逐云中匈奴,解决北方之患,再返太行山。

现赵余掌控河南尹、河东、河内三郡,外加上党、雁门、太原等地。兵力、人口、财富之巨,令人咋舌。

河东有大将徐晃镇守,太原由王氏与郭氏共管。河内太守乃韩浩,上党由张杨治理,贾逵则为军中执法官。洛阳方面,荀攸、贾诩等人亦能发挥作用。

诸事皆备。虽有神秘女子从中作梗,但镇北军攻取并州之战,仅三月便成。镇北军势力大增,震惊天下。

长安李儒府中,有言曰:

“仙子,镇北军势不可挡,既败黑山军,又统一并州大部!”

砚秋夕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河东、河内的大族皆遭他们屠戮!卫觊亦败!黑山军己不复存在!”

此言一出,屏风后佳人身躯微颤。

“赵余竟如此棘手?”

“我两次计谋均被其识破!此人莫非真有通天彻地之能?”

李儒见仙子不悦,低头跪伏,静待指示。

“仙子,李儒以为,黑山军虽众,却由诸多小头目统领,战力不济,故镇北军轻易破之!河东卫觊与司马家,终不过大族而己,岂能与镇北军正面交锋!”

“若不组建强军以对镇北军,仅凭这些大族之力,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

“反之,恐被其寻机吞并,成为镇北军之资!”

言罢,屏风后佳人转身。

“你疑我?”

声音一冷,李儒心绪慌乱,额上汗珠滚落,啪嗒坠地。

“李儒不敢……”

“哼!”

“罢了,仅凭尔等之力,难敌赵余,我洞若观火!”

“再予你一次机会!”

“此番,我亲自出手!”

屏风后忽起烟雾,佳人隐于其中,消失无踪。

……

并州云中郡,

镇北军收服太原、雁门两郡后,北方南匈奴成为心头大患,屡扰并州北部,不胜其烦。

昔日,镇北军征战西方,将匈奴与鲜卑逐出并州南部。

自此,二者徘徊并州北部,掠夺汉朝边境百姓财物。

少年郭淮抱拳言道:

“主公,云中之地匈奴众多!”

“皆精锐骑兵,我军步兵虽勇,恐难与之抗衡!”

赵余颔首:

“你颇懂兵法,但此次非以步兵出征,亦为骑兵!”

镇北军骑兵寥寥,仅五千人,赵余尽率而来。

他意在此地击溃并州北部匈奴,

至少令其短期内无法再犯雁门、太原各郡。

此地己归镇北军所有,

赵余不容治下百姓再受匈奴、鲜卑欺凌。

镇北军骑兵初抵云中郡,郡外己是白骨累累。

百姓稀少,匈奴骑兵肆虐,抢夺民女,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这帮畜生!”

“当年我在上党郡将他们击败,他们竟不死心,屡屡边境作乱!”

赵余怒不可遏,手持霸王枪,向前两步。

“全军听令,将这些匈奴人斩尽杀绝,不留活口!”

“谁敢心慈手软,军法严惩不贷!”

镇北军骑兵士气高昂,冲锋陷阵,沿途斩杀无数。

匈奴骑手望见镇北军旗帜,心惊胆战。

昔日此军曾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追击千里,逐出并州南部。

两年后他们才敢重返,却也不敢深入,仅在边疆骚扰。

不料今日又遇镇北军!

镇北军骑兵迅猛出击,匈奴骑手措手不及,纷纷落败。

赵余缓步至被抢女子身旁,一枪刺死正拖拽女子箱子的匈奴骑手,鲜血喷溅。

女子见赵余英姿飒爽,跪倒在地,磕头致谢。

“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大恩大德,来世结草衔环,必当报答!”

赵余见女子美貌绝伦,气质高雅,香气袭人,眉如远山,心知此乃绝色佳人。

“真是天生尤物,姑娘芳名?”

女子羞赧掩面,轻声道:“云中杜秀娘,拜见将军。”

第八十二章 喜得SS级杜夫人,获赠霸王弓!

杜秀娘?

赵余闻言,心中一震。

未曾想,眼前这位初遇的女子,竟是名声在外的杜秀娘。

此女乃历史中的杜氏,曹魏金乡公主之母,美貌无双。

她曾是秦宜禄之妻,吕布败亡后,曹操与关羽皆欲得之,争执不下。

最终,曹操胜出。

曹操好色,世人皆知。而关羽重义,亦为之倾倒,实属难得。

关羽亦对杜秀娘念念不忘,足见杜秀娘之美貌非凡。

“姑娘,请抬头!”

赵余一望,杜秀娘之容颜,美得难以言喻,难怪关羽心中总是牵挂。

如此想来,关羽离开曹操,或许并非全然因他事。

曹操虽能提供金银爵位,却舍不得将这位绝色佳人赠予关羽。

关羽又怎会为他拼死效力……

“姑娘……怎会来到云中之地?”

杜秀娘闻言,缓缓起身,抬头柔声答道:

“家父乃云中人,三日前病重难愈。临终前,他渴望落叶归根,我便携其骨灰回云中安葬,不料途中遭遇贼人……”

“若非将军相救,我险些落入匈奴人之手!”

赵余听罢,深知杜秀娘乃孝顺之人。

其貌若天仙,心地又善良,实为难得……

然而,杜秀娘竟在此地出现。



    (http://www.220book.com/book/S7M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三国:我的夫人遍布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S7M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