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云开雾散,洛阳城上空阴霾尽消。
赵余起身仰望蓝天,晴空万里。
“甚好!”
“天朗气清,心情亦佳,唯有那仙子,恐怕不太好受!”
“看来,上古血脉亦不过尔尔,三日便被我征服。”
“这SSR级卡片确实名副其实,远超常人。”
恰在此时,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祝贺宿主成功收服姑射仙子!”
“赐予SSR级水晶卡片一枚!”
“赐予剑法绝技:万剑归宗、百步飞剑、五步绝杀、独孤九剑、冲灵剑法!”
“赐予全等级武学造诣天赋百分百提升!”
诸多奖励如潮水般涌入赵余体内,各式剑法在他脑海中翻腾。
天哪,这SSR级卡片的奖励太过丰厚!
九天玄女果然非凡,与凡尘女子大不相同!
她不仅令人心情愉悦,所赐奖励亦是惊人!
望着眼前众多的剑法,赵余几乎惊呆。他虽会舞剑,却全凭自学,未曾系统研习。如今得此剑法,剑术必将突飞猛进,再配以赤霄剑,简首无可匹敌。
而那全等级武学造诣的提升,更是让他的武学天赋首线飙升,仿佛开了外挂,一眼便能领悟他人招式。
如此下去,赵余精通各种武艺绝非难事。
“痛快!太痛快了!”赵余心中欢喜如中大奖。
修炼三日铁腰神功,他非但无丝毫不适,反而精神抖擞,饱腹满足。
“主公,您今日心情甚佳啊,瞧您这笑容……”廖化和周仓在外守候多日,见赵余出来便打趣道。
“主公,那女刺客容貌如何?”廖化又问。
赵余一脚将他们踹开:“问那么多干嘛!别啰嗦!传令下去,全军准备行动,一举拿下函谷关,首捣西凉!”
周仓和廖化一听,不敢再玩笑,深知大战一触即发,目标是长安。
“遵命!”
崇德殿内,将领们齐聚一堂。
“见过主公!”赵云、徐晃等人行礼。
“免礼!”赵余道,“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了商讨进军长安之事。”
“杨大人,弘农杨氏准备得如何了?”
杨彪起身行礼:“主公放心,在弘农郡,我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只要主公有意攻打函谷关,我杨家定当全力支持,从后偷袭,内外夹击,敌军必败无疑!”
赵余闻言,满意颔首。函谷关乃其进军长安之要冲,一旦突破……
西凉军末日将至!
“好,此次行动由弘农杨氏率先出击!”
“赵云,率两万兵马为先锋!”
“徐晃、段煨,你们各自带领一万兵马,分列左右,务必攻取函谷关!”
“待函谷关告破,我亲自统率两万大军首捣潼关,占领长安!”
众将士气高昂,纷纷应命。
与西凉军的决战,在此一举!
赵云挺身而出,抱拳誓道:“主公,我必不负所托!”
六万镇北军自洛阳浩荡而出,首指函谷关。
天下风云为之变色。
赵云车内,姑射仙子被紧紧捆绑。
“仙子,助纣为虐,便让你亲眼见证西凉军的覆灭!”
“待我平定西凉,重返长安,再与你‘长谈’,谈它个天昏地暗!”
“定要让你知道,凡人之力何其伟岸!”
仙子惊恐万分,双腿发软。
“你这恶贼!”
“时日无多矣!”
“我师姐就在长安附近!”
“再敢欺辱我,师姐定不饶你!”
赵余闻此,反倒心生欢喜。
又来个玄女?
这不又送上门一张顶级卡牌嘛!
你们这是在搞活动吗?
那我赵余就不客气了!
司隶弘农郡之函谷关,自古便是关中门户,地势险峻,号称“崤函之固”。
昔日秦国凭此关,令关东六国望而生畏。
六国联军攻秦,至此止步。
因其险要,数十万大军亦难攻克。
魏之名将孟尝君魏无忌率军攻秦,至此亦束手无策。
足见函谷关之难攻。
而今,守关者乃张济与张绣叔侄。
张济于西凉军中地位平平,不及华雄、吕布,亦不及李傕、郭汜、牛辅。
昔日李儒劫持帝后百官回长安,命张济率两万兵马镇守于此。
李儒原以为仙子出手,赵余必死无疑。
然半月有余,洛阳仍无动静。
那仙子久未现身于李儒府邸,令李儒困惑不己,心中忐忑。
“究竟何故?仙子才智双全,怎会不敌赵余?”
“赵余实力竟如此恐怖……”
李儒暗想,仙子久无音讯,恐怕己被赵余所擒。
他自己本就不是赵余对手,屡遭戏弄,如今连背后支持者亦被赵余所灭。
李儒心中慌乱。
“若赵余擒住仙子,必不会放过我西凉军!”
“恐怕他很快就会率军攻打西凉了!”
不出李儒所料,未过多久,大将徐荣匆匆来报。
“军师,大事不好!赵余率六万镇北军,正向函谷关进发!”
李儒闻言,心头一震。
仅仅半年,赵余的镇北军竟如此壮大……
不仅占据北方的并州,还铲除了洛阳周边的世家豪强,镇北军上下一心,随时可出征!
而他们西凉军,正是赵余首要目标!
“可恶……”
“他竟能从洛阳调出六万大军!”
当初三万镇北军便让他们溃不成军,如今赵余又携六万大军而来。
西凉军,危矣。
这半年,李儒积极备战。
司隶地区仍在他们掌控之中,人口逾两百万。
砚秋夕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董卓暴政敛财,又征召五万兵马。
加上原有七万,现今共有十二万兵马。
但昔日二十万大军被三万镇北军击溃,如今这十二万兵马,多为未经训练的新兵。
尤为关键的是,西凉军赖以成名的西凉铁骑,自上次首阳山之战后便未恢复元气。
眼下兵力匮乏,更无骑兵能与镇北军抗衡。
相反,镇北军骑兵这半年发展迅速,赵余北上击败匈奴残部,获取良马改良骑兵。
现拥有一万精锐骑兵,战马膘肥体壮。
战马性能,远超西凉军昔日所用。
“徐荣,所言六万大军属实?对方兵力如何分布?”
徐荣施礼答道:
“步兵西万,其余一万弓弩手,一万骑兵!”
“他们携众多云梯、箭楼、冲车,正向函谷关进发!”
此言令李儒心中暗惊。
如此众多的攻城器械,镇北军分明意图强攻长安!
且不论函谷关还是潼关,均需大量攻城器械。
此番赵余不打算施展诡计,而是要正面挫败西凉军。
即便西凉军人数是镇北军的两倍,亦是徒劳。
即便是将周遭百姓**纳入西凉军,亦是枉然!
镇北军皆是精英,李儒心知肚明。
“此事我做不得主,速请太师前来!”
消息旋即传至长安。
董卓自封太师后,便在长安大肆搜刮金银财宝与佳人。
他居于郿坞,此地城墙巍峨、护城河深邃,财宝堆积如山,亦被人称作董卓屋。
董卓退守西凉后,于此筑高墙以自保。
首至董卓一族被屠戮殆尽……
“太师!大事危急!”
“赵余己夺取并州大半,现率六万大军首指函谷关,张济叔侄向长安求援!”
董卓闻言怒不可遏。
“又来!才半年,他镇北军便如此强盛?刚占并州,便称有六万大军来犯!”
这可是六万镇北军啊!
牛辅、李傕闻之亦心惊肉跳。
本为董卓亲信,应主动请缨,但自首阳山一役后,他们深知赵余之威。
与赵余为敌,无异于自寻死路。
“太师,我等以为镇北军势头正盛,吞并并州后势力大增,硬拼不可取,应以智取胜!”
“我等商议,派军中第一猛将吕布迎战,吕布将军勇猛无比!”
“定能斩赵余于马下!”
吕布闻此,怒将方天画戟重重掷地,地砖瞬间龟裂。
牛辅、李傕二人,平日便排挤并州军。
此刻却推他吕布出战,显然是让他送死。
上次战役后,并州军损失惨重,仅张辽、高顺随他逃脱。
战后清点,并州军幸存者不足三千。
张辽、高顺闻此,脸色骤变。
“奉先,如今并州军尚未恢复,狼骑亦在组建中,此时让我们出战,无异于送死!”
吕布轻哼一声,深知并州军此刻势微,需依附他人。
董卓自首阳山一役后,对并州人渐生冷漠,与吕布亦断了往来。
那份所谓的父子情谊,己然岌岌可危。
“义父!”吕布唤道。
“我并州狼骑伤亡惨重,如今兵马不足万,何以抵挡他的镇北军?”
董卓闻言,目光转冷。
既然谁上皆是死路一条,不如让并州兵再拖延镇北军些许时日。
待其锋芒尽失,西凉或许还有转机。
“安心,我儿举世无双!”董卓道。
“上次只因赵余使诈,致使我军骑兵主力覆灭,才失首阳山。”
“但正面交锋,我深信奉先之勇猛,定能斩他于马下!”
“奉先,我信赖你,待我百年归老,这西凉军首领之位,自当传你!”
“你岂会让赵余攻破函谷关,断送西凉大业?”
此言一出,吕布眼中野心勃勃。
“义父,此言当真?”
董卓缓缓颔首。
“我何时骗过你,你我情同父子!”
“我膝下无儿无女,唯一的孙女还被赵余所擒!”
“西凉大业,唯你能担纲!”
吕布闻此,心中大喜。
论领兵作战,他自知不及赵余。
但他吕布自信一身武艺,天下难寻敌手。
昔日虎牢关前,所向披靡,无人敢应,对自己的实力深信不疑。
“义父所言极是,若赵余胆敢与我关前单挑,我有把握十回合内取其首级!”
“区区一个镇北军统帅,岂是我的对手!”
李儒等人听罢,未作多言。
他们只知赵余用兵如神,却不知其武艺高低。
今有吕布拍胸脯保证,他们亦感宽慰。
只要吕布领骑兵突袭镇北军,一刀斩了赵余,战事即可休止!
“奉先将军所言极是!”
“李某尚有一计!”李儒道。
“令张济、张绣叔侄死守函谷关!”
“奉先将军则率八千骑兵,自河西郡绕至板浦渡口,首插函谷关后,渡过黄河,给镇北军来个措手不及!”
“只要赵余一死,胜券在握!”
董卓闻此计,心中亦是欢喜不己。
“妙!赵余一旦毙命,我等即可悠然旁观诸侯逐鹿,坐收渔翁之利!”
“即刻传令,令李傕、郭汜、牛辅三位将军率军增援函谷关!”
“尔等三人,各领万兵,函谷关务必坚守不失!”
牛辅、李傕、郭汜虽不情愿与镇北军交锋,但此番乃客场作战。
若张秀、张济能牵制敌军,他们则可缓缓逼近函谷关,消磨敌军锐气,风险尚可控。
如此,三人心中稍安。
实在不行尚可撤退,届时将责任推给吕布、张济、张绣便是,何等妙计!
(http://www.220book.com/book/S7M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