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2章 年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李隆基: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隆基信步离开那处冷清的宫苑,并未回头。

但跟随在他身后阴影里的高力士却微微侧首。

对身后一个小内侍极轻地动了动手指,又递过一个眼神。

那小内侍心领神会,悄无声息地放缓脚步,待圣驾远去,便转身折返赵才人的院落。

不过片刻,便有管事的宦官带着几个宫人。

捧着略新些的衣物、玩物并一些时新果点来到赵才人处,态度恭敬了许多。

“才人娘娘,陛下念及两位小皇子年幼,特赐下这些用物。日后若有短缺,只管吩咐奴婢便是。”

赵才人愣在原地,随即明白过来,这是天子的无声垂怜。

顿时又是感激涕零,拉着两个孩子再次朝着李隆基离去的方向叩谢皇恩。

她心中明白,若非陛下今日偶然到来又发了话,她们母子在这行宫角落,不知还要被遗忘多久。

回长安的希望,连同这突如其来的关照,让她灰暗的生活瞬间照进了一束光。

李隆基走在前面,并未过问高力士的处理,他知道这位老奴总能将事情办得妥帖。

只是心中不免一丝淡淡的感慨。

这些妃嫔皇子,在太平年月或许是锦上添花的存在。

在这乱世之中,却几乎成了被遗忘的尘埃。

帝国的资源、帝王的精力,首先要投向的是生存与战争。

如今烽火暂熄,这些“家事”才重新有了被瞥见一眼的余地。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帝王之心,有时亦不得不硬如铁石。

刚回到书房坐下,欲批阅几份奏章,高力士便又来报。

“大家,翰林待诏李白、左拾遗杜甫于外求见,说是为贺陛下千秋,并献上为庆贺长安光复所作的诗篇。”

李隆基眉头微展,这两位,一位是名动天下的谪仙人,一位是日益显露出沉郁顿挫诗史之才的臣子。

他们的诗篇,亦是记录这个时代、宣扬帝国声威的利器。“宣。”

很快,李白与杜甫联袂而入。

李白依旧是一副潇洒不羁的模样,虽经离乱,眼神中的豪气与浪漫未减分毫。

杜甫则显得更加沉静稳重,眉宇间带着对国事的深切关怀。

“臣李白/杜甫,参见陛下。恭祝陛下圣寿无疆,并贺神京光复!”

两人行礼后,各自呈上诗卷。

李隆基接过,先展开李白的诗稿。

只见笔走龙蛇,诗情奔放,尽是“一扫胡尘净,山河入襟怀”、“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这等豪迈洒脱之句。

充满了胜利的狂喜与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再看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得多。

既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狂喜激动,也有“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的民生记录。

最后归于“己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的深沉感慨与对帝国重整的期望。

“好!好诗!”

李隆基览毕,不禁击节称赞。

“李卿之诗,如仙乐临凡,畅抒朕怀!杜卿之诗,如史笔镌刻,道尽艰辛与不易!有此诗篇,长安光复,更添光彩!”

两人连忙谦谢。

李隆基心情颇佳,看着眼前两位大才,一个念头愈发清晰。

他放下诗稿,道。

“如今长安光复,朝廷不日将返都。舆情引导,宣扬国策,至关重要。灵武有《灵武新报》,成效斐然。朕意,待返回长安后,亦创办一份《长安日报》,作为朝廷喉舌,通达民意,颂扬新政。两位爱卿皆文章巨擘,不知可愿为此报主编,为帝国中兴鼓与呼?”

李白与杜甫闻言,都是一怔。

随即眼中放出光来。

这报章主编之职,看似无实权,却能将文章首达天听,影响天下舆论,正是他们这等文人所愿!

杜甫率先躬身:“陛下信重,臣万死不辞!必竭尽所能,以文章报效国家!”

李白也大笑拱手:“妙极!陛下此议,正合我意!这《长安日报》主编,臣当了!定让天下文采,尽汇于此!”

“甚好。”

李隆基满意点头。

“至于《灵武新报》,乃创业根基,亦不可偏废。朕意,可由岑参接手主编之职,他长于边塞雄文,正合此时气象。王昌龄亦可为副主编,他诗名早著,且于礼部任职,熟知朝仪典章,可兼顾内容。”

安排己定,李杜二人都觉振奋。

杜甫似乎想到什么,趁机进言道。

“陛下,如今逆胡溃败,神京光复,帝国焕然新生,实乃千古未有之中兴气象。趁此之机,何不重拟年号,以应天顺人,彰显新朝新象?”

李隆基闻言,目光微凝。

改元,确是帝王宣示新时代开始的标志性举动。

他沉吟道:“嗯……杜卿所言有理。诸位爱卿,可有佳议?”

李白脱口而出。

“陛下,当用‘复元’!光复开元盛世之元气!”

杜甫沉吟道。

“或可用‘贞元’,取‘贞下起元’之意,寓意正道伊始,万象更新。”

旁边侍立的高力士也轻声道。

“老奴斗胆,或可用‘复泰’,取否极泰来,国复安泰之意。”

又有侍臣提议。

“‘乾元’亦佳,乾为天,为君,元气浩荡,正合陛下重振乾坤之伟业!”

“复元…贞元…复泰…乾元……”

李隆基喃喃念着这几个年号,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叩。

这些词汇在他脑海中盘旋,隐隐触动了一些深埋的记忆碎片。

这些……似乎本该是他那些子孙后代的年号?

也对,一般后世之君渴望着复万国来朝、泱泱大唐之威,双眼都会盯着那些顶级年号。

就那几十个字,拼来拼去。

一种极其微妙而复杂的感觉掠过心头。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乾元”二字上。

乾元……浩大刚健,统摄天地。

的确是个极好的年号。

然而,一丝尖锐的刺痛感随之而来。

乾元……如果他没记错。

这应是历史上他那“孝慈渊皇帝”、被迫退位的儿子李亨所用的年号!

李亨……他那懦弱而又不甘,曾经似乎君临半个大唐,如今被他废黜圈禁的长子。

那个他重生归来后,必须首先压制的隐患。

用废帝的年号?

即使这个年号本身寓意极佳,也让他心中升起一股极强的膈应与排斥。

这仿佛是一个提醒,提醒他那段他极力扭转却依然存在的晦暗历史,提醒他帝位传承中曾出现的裂痕与不堪。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等待着圣裁。

李隆基的眼神变幻数次,最终归于深沉的平静。

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诸卿所议,皆有道理。改元之事,关乎国体,朕还需斟酌。待千秋节后,与重臣再议。”

他没有采纳任何一个提议,尤其是“乾元”。

李白、杜甫等人察言观色,见陛下似乎另有考量。

便也不敢再多言,恭敬告退。

待他们离去,李隆基独自坐在案前,手指依然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乾元……李亨……”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带着惊惧与不甘的脸孔。

重返长安的路上,还有许多事,需要彻底了断。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李隆基: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李隆基: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