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1章 年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李隆基: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后庭青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雪,细碎而安静地落在长安的朱甍碧瓦、断壁残垣之上。

试图温柔地掩盖这座帝都经年的创伤。

李隆基独立于大明宫高耸的丹凤门楼之上,凭栏远眺。

目光所及,远方终南山轮廓苍茫,近处皇城宫阙正在工匠的敲打声中逐步恢复往昔的庄严。

街道上依稀有了车马行人,虽远不及昔年摩肩接踵的繁华,却总算有了活气。

更远处,依稀可见各国使节馆驿的旗帜在风雪中飘摇。

回纥、吐蕃、南诏、渤海……

甚至更遥远的西域小国,他们或敬畏、或试探、或不甘地注视着这座重新开始跳动的心脏。

去岁今夕,恍如隔世。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一年前的灵武。

那时,朔风凛冽,西面楚歌。

叛军铁蹄踏破两京,睥睨天下。

灵武小朝廷兵微将寡,财政枯竭,内部还有李倓的暗流与继承人的隐忧。

他几乎是凭着重生先知的一口气和帝王的全部手腕,在那摇摇欲坠的危局中苦苦支撑。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次决策都关乎存亡。

而如今呢?

伪燕安庆绪授首,史思明困守孤城,覆灭在即。

永王李璘的江南叛乱早己平息,其残余势力连同盘根错节的贪腐网络被连根拔起。

两京光复,宗庙重祀。

万国使节再度来朝,纵然回纥贪婪、吐蕃窥伺,亦不得不暂敛锋芒,承认大唐国威重振。

朝廷迁返旧都,百废待兴,却己然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扫伪帝、平永王、收两京、慑万邦……

这一年,真真是天翻地覆,乾坤再造!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成就感、深沉疲惫和骄傲激昂的情绪在他胸中激荡。

他做到了。

他真的逆转了天命,将这座帝国从悬崖边缘,硬生生地拖了回来!

这其中的艰险、算计、牺牲、决断,唯有他自己最清楚。

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脸上,冰冷刺骨,却让他愈发清醒。

建中元年,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所有的荣耀与苦难,都己封存在“天宝”那个旧年里。

未来,是励精图治,是中兴盛世,是……

“大家。”

高力士的声音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打断了他的思绪。

李隆基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高力士趋近几步,声音压得更低,几乎融入了风雪声中。

“‘影子’从幽禁别苑传来密报……废太子……李亨……病势陡然沉重,太医看过了,说……也就这两日的光景了。”

李隆基的身形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

李亨。

他的儿子,曾经的太子,马嵬坡后离他而去另立朝廷、最终被他废黜幽禁的储君。

对这个儿子,他的感情复杂到难以言喻。

有被背叛的愤怒,有作为帝王的冷酷决断。

但在此刻,听到他即将死去的消息,那心中仅存的些许情感,依旧被猛地触动了一下。

他想起李亨幼时的模样,想起他被立为太子时的场景,也想起马嵬坡后那份将他逼入绝境的檄文……

种种画面,飞速掠过脑海。

沉默了良久,久到高力士几乎以为皇帝没有听清,准备再次禀报时。

李隆基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情绪:

“知道了。按……废太子礼制预备吧。不必声张,一切从简。”

“老奴遵旨。”高力士躬身,悄然退下。

城楼上,又只剩下李隆基一人。

风雪似乎更大了些。

他极目远望,长安城的轮廓在雪幕中显得有些模糊。

刚刚那股因丰功伟绩而激荡的热血,渐渐冷却下来。

旧的时代彻底结束了,连同它最后的、不和谐的尾音——李亨,也将随之而去。

新的时代确实开启了,建中元年的朝阳似乎即将升起。

但李隆基心中明白,脚下的路依然漫长。

河北未完全平定,史思明犹作困兽之斗。

回纥吐蕃狼顾在侧,需时刻警惕。

朝廷内部,新的权力格局需要平衡,李豫的储位需要巩固,李倓的心思仍需敲打。

庞大的帝国千疮百孔,重建与复苏需要海量的钱粮和精力……

而他自己,这位重生的帝王,在亲手埋葬了旧时代、开启了新纪元之后。

也必将独自面对这份沉重如山的、无人可以分担的责任与孤独。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雪,依旧下着。

覆盖着过去的荣耀与伤疤,也孕育着未来的希望与挑战。

建中元年,就要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李隆基: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