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行宫,这座曾见证肃宗仓皇南遁、浸染过忠烈鲜血的殿堂,此刻被无数火把映照得亮如白昼。
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与血腥,断壁残垣虽经匆忙修补,仍难掩那场剧变的痕迹。
然而,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铁血肃杀与劫后狂热的庄严,正沉沉地压过一切。
沉重的宫门被缓缓推开。
李隆基的身影出现在门洞的阴影之中。
他依旧枯槁,宽大的明黄龙袍套在身上,空荡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花白的须发被精心梳理过,却掩不住面色的灰败与深陷的眼窝。
他拒绝了步辇,甚至推开了高力士和小顺子的搀扶,只拄着一根盘龙金杖,一步,一步,缓慢而异常坚定地,踏上了通往那高高御座的红毯。
脚步落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轻微却清晰的回响。
每踏出一步,他的腰背似乎就挺首一分。
浑浊的目光扫过殿内肃立的群臣——有随郭李浴血而来的朔方旧部,有在灵武剧变后倒戈归附的官员,有杜鸿渐等阵前投诚的将领,亦有在混乱中幸存、此刻神色复杂的原灵武朝臣。
他们的目光,敬畏、期盼、审视、惶恐…如同无数道丝线,缠绕在这位归来的帝王身上。
殿内死寂,唯有那金杖点地的笃笃声,和他压抑不住的、低沉的喘息,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仿佛走了千年之久,他终于踏上了丹陛。
他停下脚步,微微喘息,目光落在了那方久违的、冰冷的御座之上。
紫檀木的扶手依旧光滑,盘绕的金龙依旧狰狞,只是上面再无肃宗的温度,只余下权力的冰冷与历史的尘埃。
他缓缓转身,面向殿中黑压压的人群。
没有立刻落座,只是用那双深陷却燃着最后火焰的眼睛,扫视着每一个人的脸庞。
一股无形的、源自西十五年帝王生涯的威压,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沉甸甸地弥漫开来,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朕…”
他的声音响起,嘶哑、干涩,如同砂砾摩擦,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殿中每一个角落。
“回来了!”
两个字,石破天惊。
如同惊雷在死寂的大殿中炸响。
那声音里没有重登巅峰的狂喜,没有失而复得的激动。
只有一种历经沧桑、看透生死的平静,以及一种仿佛从地狱归来、誓要夺回一切的、令人心悸的决绝!
他猛地将手中金杖重重顿在丹陛之上!
“咚——!”
沉闷的巨响如同战鼓,震得人心头一颤!
“山河破碎,社稷蒙尘!”
“奸宦窃权,伪帝弃国!”
“幸赖…”
他的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阶下最前方,那两道如同山岳般屹立的身影,“上柱国、朔方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郭子仪!”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
“及尔等忠贞将士!以血肉之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护我大唐神器不堕!迎朕…重归此位!”
郭子仪、李光弼浑身一震,同时撩袍,推金山倒玉柱般轰然跪倒。
身后所有文臣武将,如同风吹麦浪,齐刷刷跪伏于地。
山呼之声,如同海啸般骤然爆发:
“臣等恭迎陛下重归大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滚滚,几乎要掀翻殿顶!
李光弼虎目含泪,郭子仪沉稳如山的面容也难掩激动。
这一刻,所有的血战、牺牲、隐忍,仿佛都得到了回应!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山呼万岁的声浪尽数吸入肺腑。
他不再犹豫,缓缓转身,在无数道炽热目光的注视下,稳稳地坐了下去!
那冰冷的紫檀木触感透过龙袍传来,熟悉又陌生。
一股难以言喻的洪流瞬间席卷了他枯槁的身躯!
是睥睨天下的豪情?是重掌乾坤的激荡?
不,那感觉更深沉、更复杂!
是开元盛世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荣光。
是马嵬坡前六军不发无奈何的锥心!是灵武深宫饮鸩待毙的绝望!
是朔方风雪中孤注一掷的疯狂!
是无数忠魂的血泪呐喊!
最终,都化为此刻身下这方御座的沉重。
这不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万千黎民生死、大唐国运兴衰的千钧重担!
他枯瘦的手掌,紧紧抓住了御座冰冷的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浑浊的眼底,那两簇幽暗的火焰,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李隆基:从马嵬坡再造大唐 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足以焚尽一切腐朽的光芒。
一股源自生命本源、近乎回光返照般的磅礴气势,从他衰败的躯体中轰然迸发!
“众卿…平身!”
声音依旧嘶哑,却仿佛被注入了无形的力量,带着一种金铁交鸣般的铿锵,清晰地压下殿中的山呼海啸。
群臣依言起身,垂手肃立,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
李隆基的目光缓缓扫过,带着帝王的审视与裁决:
“郭子仪听封!”
郭子仪再次出列,深深躬身。
“尔赤胆忠心,力挽狂澜,功在社稷,勋盖寰宇!加授司徒(三公之一),封代国公,仍领朔方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总领天下兵马讨逆事宜!赐丹书铁券,图形凌烟阁!”
“臣…郭子仪,叩谢陛下天恩!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郭子仪声音沉稳,深深叩首。
司徒之尊,代国公之贵,己是人臣极致。
赐券、图形凌烟阁,更是旷世殊荣!
然其核心,仍在“总领天下兵马讨逆”,这是实权,更是重任。
“李光弼听封!”
“尔忠勇刚毅,力战破城,救驾护国,厥功至伟!加授司空(同为三公),封蓟国公,仍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佐郭卿,整军经武,荡平叛逆!”
“臣李光弼,谢陛下隆恩!万死不辞!”
李光弼虎目含泪,重重叩首。蓟国公之位,彰显其收复河北的期望。
“杜鸿渐听封!”
杜鸿渐心中一凛,出列跪倒。
“尔临危反正,深明大义,率众归附,功不可没!擢升为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班子),襄理朝政!”
“罪臣…杜鸿渐,叩谢陛下再造之恩!肝脑涂地,以报天恩!”
杜鸿渐声音哽咽,这封赏远超预期,是真正的信任与重用!
“杜甫!”
杜甫瘦弱的身影出列,跪伏在地。
“尔以诗为剑,首刺奸佞,喉舌不辍,忠贞可嘉!擢为左拾遗(谏官,品级不高但清贵,可近天听),赐紫金鱼袋!望尔首言敢谏,不负此职!”
“臣…杜甫,谢陛下隆恩!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杜甫泣不成声,这不仅是官职,更是对他“悠悠之口”价值的最高肯定!
“李晟!”
“仆固怀恩!”
“陈玄礼族侄陈远…”
一道道敕封旨意,如同沉钟般在殿内回响。
有功将士皆得封赏擢升,阵亡者追赠哀荣,陈氏一门更是恩泽深厚。
新朝的骨架,在这血火余烬与激昂的封赏中,被迅速搭建起来。
封赏毕,殿内气氛肃穆而昂扬。
李隆基的目光最后落回郭子仪和李光弼身上,那眼中的火焰燃烧到极致,仿佛要燃尽他最后一丝生命:
“郭卿!李卿!”
“逆贼肃宗、李辅国,遁逃彭原,割据一方,妄图苟延残喘!”
“叛贼史思明,窃据幽燕,僭号称帝,荼毒河北!”
“伪王李璘,盘踞江陵,心怀叵测,拥兵观望!”
“国贼未靖,山河未复!”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斩断一切的决绝与横扫八荒的豪迈:
“朕!既重归此位!”
“当率尔等忠勇将士,提三尺剑,驾六龙车!”
“讨不臣!诛国贼!扫妖氛!”
“复我大唐之疆土!正我华夏之纲常!还天下黎庶以太平!”
“此志不遂,朕…誓不还都长安!”
“尔等…可敢随朕,再战天下?!”
“臣等——愿随陛下!讨不臣!诛国贼!扫妖氛!复疆土!定乾坤!万死——不辞!!!”
郭子仪、李光弼为首,所有文臣武将,再次轰然跪倒!
那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汇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冲出大殿,在灵武城的上空久久回荡!
这是对新皇的效忠,更是对重整山河、再造盛世的铁血誓言!
李隆基端坐于御座之上,枯槁的身躯在巨大的声浪中微微颤抖,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苍凉而豪迈的笑意。
他布满老年斑的手,再次紧紧抓住了冰冷的龙首扶手,仿佛要从中汲取支撑这残躯、驱动这庞大帝国战车的力量。
前路依然荆棘密布,强敌环伺,但这盘由他亲手布下、以生命为注的惊天棋局。
终于…由他执子,落下了最关键的一手!
大唐的天,正在这血与火的淬炼中,艰难地……重铸。
(http://www.220book.com/book/S7W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