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歌登基后,除了加大对之前自己创立的朝廷效率部,以及廉政公署的支持,随后又废除举荐制,设立科举制,以后的官员选拔,全部都从每年一次的“秋闱”之中产生。
这一举措发布后,再次在大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朝中大臣,世家大族联名上书,请求齐帝收回成命,理由是有违常理,违背祖训,会引起朝野动荡!
但战天歌清楚,这些全是借口,这么做实则是动了他们士族的根基!
可他在乎吗?
只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士族们见自己不为所动,居然跑去慈宁宫,去找太后柳清宁。
然后在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鼓动下,太后在战天歌登基后,第一次踏出了慈宁宫,来到战皇宫协商此事。
“陛下,科举制一事,是不是可以再考虑考虑,从古至今,不管是我大齐,还是南庆,亦或者是其他国家,从来都是士族举荐,寒门子弟虽偶尔能出几个大才之人,但毕竟是少数。”
战天歌虽心中不喜,但面对自己母亲,也不好发作,反问道:“母后,那你可知,为何朝廷百官,多出自世家大族,天下万民,难出一杰。”
“世家子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普通百姓家,能让子女识文断字,己是难能可贵了。”柳清宁回答道。
“不错,就是这样,在我大齐,甚至全天下,不管官职大小,多数都由世家大族把控着,底层百姓家的孩子,想要出头,千难万难,他们的出身,就决定了这辈子他们难有出头之日,而士族中,才不配位的,大有人在,长此以往,一些天赋异禀的寒门之人因此埋没,母后不觉得可惜吗?这对我大齐,难道不是莫大的损失?”战天歌耐心的解释道。
柳清宁听后,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
不是因为战天歌反驳了她的观点,反而是这一番话,的确很有道理,把她说动的同时,让她陷入了两难境地。
半晌后,柳清宁再次开口道:“陛下刚才这番话,确实有理,但陛下可知,现在朝中九成九的官员,都是出自世家大族,这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群臣联袂求见太后之事,战天歌自然知晓,虽然心中恼怒,但正如太后所言,牵扯甚广,在这个关键节点,自己不能来横的,否则极易引起世家反弹,朝野动荡。
不过,战天歌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打算。
“母后放心,这一年来,不管是效率部还是廉政公署,可不是朕无的放矢,随意设立的…”
柳清宁听后,瞬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来,自己儿子是在一年前就己经布局,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内的。
想到这,柳清宁松了一口气,不管是科举制还是举荐制,对他们皇家来说,并无区别,反正都是为大齐,为战家的天下服务!
而要说世家大族,皇族不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世家吗?!
“好吧,哀家主要是怕陛下年纪尚轻,经验不足,做事容易冲动。不过,现在看来,是哀家多事了,以后我都不会再过问朝政了。”柳清宁微笑着说道。
战天歌此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太后被那群老东西蛊惑,跟自己站在对立面,到时候,他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可不想上演电视剧的剧本,和自己母亲争权夺利,再来个宫斗大戏。
“母亲,你这话说的,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好!”战天歌咧着嘴,笑嘻嘻的说道。
国事谈完了,母子俩又恢复到家庭氛围中。
柳清宁收起笑容,正色道:“陛下,在这勤务殿,没有母子一说,你是一国之君,一定要有个正形,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帝皇威严,即便哀家,也必须得遵从圣旨!”
“是,母后教训的是,朕知晓了。”战天歌严肃的说道。
“恩,那哀家便不打扰陛下了。”说着柳清宁便起身离去。
战天歌苦笑着坐在龙椅上,他终于体会到自己妹妹这些年的“不容易”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S8Q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