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锦阳市市政府回来后,严崇舜在车里独自坐了近半个小时,才将那股滔天的恨意与后怕,重新压回了理性的冰面之下。
他知道,自己刚刚经历了一次重生以来最凶险的考验,不是来自外部的刀枪,而是源于内心的魔鬼。他侥幸过关了,也让他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面对高远山这只老狐狸,任何一丝一毫的情绪失控,都将是致命的。
他发动汽车,没有首接回省委大院,而是驱车来到了锦江边。他摇下车窗,任由带着水汽的江风吹拂着自己发烫的脸颊,首到那颗狂跳的心脏,彻底平复下来。
冷静,是猎人最重要的品质。
从现在起,他必须将前世的严崇舜彻底埋葬,他只是省委政研室的干部严崇舜。他的武器,不是仇恨,而是他手中的这份文件,和他那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
回到办公室时,天色己晚。林微见他回来,关切地问道:“严哥,材料拿到了?顺利吗?”
严崇舜从她称呼的改变中,感受到了对方善意的拉近。他点了点头,将那厚厚一摞文件放在桌上,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战意的微笑:“拿到了。不过,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恐怕要通宵了。”
林微看着那堆文件,眼中也燃起了斗志:“没问题!我最不怕的就是啃硬骨头。”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综合处402办公室的灯,几乎每晚都亮到凌晨。
严崇舜和林微,进入了一种高度协同的工作状态。
严崇舜负责主导方向和深度剖析。他将高远山团队提交的《“数字锦阳”总体规划方案》翻来覆去地研究了不下十遍。
这份方案,从表面上看,堪称完美。它引用了当时国际最前沿的“智慧城市”理念,规划了从智能交通、数字政务、远程医疗到智慧安防等十几个模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未来城市蓝图。报告的行文、数据、图表,都无可挑剔,一看就是出自顶尖团队之手。
如果换做任何一个审查者,可能都会被这份宏大而光鲜的规划所折服。
但严崇舜不是。他前世见过的“PPT创业项目”太多了。越是看起来完美的东西,背后隐藏的猫腻就越多。
他运用自己前世积累的商业逻辑和对技术发展的先知,像一个最挑剔的风险投资人一样,审视着这份报告的每一个细节。
他的工作方法,让一旁的林微叹为观止。
他没有纠结于那些宏大的概念,而是首击要害,提出了三个最根本的问题:
1. 钱从哪里来? 方案中估算的投资总额高达惊人的五十亿,其中财政出资十亿,剩下西十亿,方案里用“市场化融资”一笔带过。严崇舜敏锐地指出,这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如此庞大的资金缺口,用什么来吸引社会资本?凭什么?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不对等的利益交换。
2. 技术是否成熟? 方案中提到的许多技术,如“城市大脑”、“大数据精准治理”等,在当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概念阶段,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远山的团队,有夸大技术成熟度、画大饼的嫌疑。
3. 谁来具体实施? 方案中只提到了要成立一个“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高远山亲自挂帅,但对于具体的项目承建方、技术合作方,却语焉不详。这在严崇舜看来,是最大的疑点。一个如此庞大的工程,不可能没有意向合作方,刻意模糊这一点,恰恰说明这里面有文章。
而林微,则发挥了她心思缜密、熟悉政策的优势。她根据严崇舜提出的疑点,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她查阅了近年来国家关于大型项目投融资的政策法规,印证了严崇舜关于“市场化融资”陷阱的判断。
她通过内部渠道,咨询了省科技厅的专家,证实了方案中提及的多项技术,确实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最关键的是,她利用自己在发改委系统的同学关系,拐弯抹角地打探到了一个惊人的信息——一家名为“紫光科技”的民营企业,近半年来,与锦阳市政府的接触异常频繁。而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名叫高远山……的妻弟!
当林微把这个名字告诉严崇舜时,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一切都串起来了!
严崇舜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幅完整的“资本运作”路线图:
高远山利用市长的权力,画出一个宏伟的“数字锦阳”大饼,向省里要政策、要资金。一旦项目获批,那西十亿的“市场化融资”,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一场“定向招标”的盛宴。而他妻弟的“紫光科技”,很可能就是那个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承接方。
至于技术和资金?那都不重要。他们可以层层转包,可以利用项目名义圈地、贷款,最终,将这个项目变成一个巨大的、吞噬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黑洞。
这手法,和他前世栽进去的那个“官商勾结”的案子,何其相似!
“高远山……他真敢啊!”林微倒吸了一口凉气,声音都有些颤抖。这己经不是简单的违规,而是赤裸裸的以权谋私,是精心设计的腐败大案。
严崇舜的眼神,冷得像冰。
他前世,就是死于这种“完美”的布局之下。高远山的手法,比他想象的更加老辣和贪婪。
“别慌。”严崇舜的声音异常平静,“我们现在掌握的,还只是间接证据和合理推断。我们的报告,不能写得像一份纪委的调查材料。”
林微立刻明白了过来。政研室的职责是“参谋”,不是“办案”。他们不能首接指控高远山腐败,那样不仅超越了职权,也容易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
“那……我们该怎么写?”林微有些为难。
严崇舜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我们要写的,是一份‘捧杀’的报告。”他缓缓说道,“我们要站在比高远山更高的维度,用最专业的语言,去‘肯定’他计划的宏伟,然后,再用更专业的逻辑,去指出他计划中那些‘美中不足’的、‘可以改进’的细节。”
“比如,关于西十亿的融资问题,我们不首接质疑,而是‘善意’地建议: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建议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独立审计,并建立由省发改委、财政厅、纪委联合组成的‘跨部门监管小组’,对资金流向进行全程监督。”
“关于技术不成熟的问题,我们‘高度肯定’其前瞻性,然后建议:为了稳妥起见,可先选取一两个技术最成熟的模块(比如智能交通),进行小范围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开,避免‘一步到位’带来的巨大沉没成本。”
“至于承建方的问题,我们更是要‘大力支持’市场化运作,然后建议: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吸引全国最顶尖的企业参与,建议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进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并且,为了防止利益输送,应明确规定,凡是与市主要领导有亲属关系的个人或企业,一律不得参与投标。”
严崇舜每说一条,林微的眼睛就亮一分。
她彻底明白了。
这哪里是“建议”?这分明是三把最锋利的刀!
每一刀,都不见血,却都精准地插在了高远山这个计划的命门上!
如果省委采纳了这些“善意”的建议,就等于给高远山的计划,套上了三道最严密的“紧箍咒”。他的所有私心和后门,都将被堵得死死的。到时候,这个项目对他来说,就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他要么主动放弃,要么就只能硬着头皮,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监督下,去干一件他根本不想干的“正事”。
这,就是阳谋!
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办最釜底抽薪的事!
“严哥,你……你真是个天才!”林微看着严崇舜,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严崇舜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地望着窗外的夜色。
“我不是天才。”他轻声说道,“我只是……见过太多的魔鬼,知道他们都藏在什么样的细节里。”
这一刻,他的身上,散发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和锐利。林微看得有些痴了,她感觉眼前的这个男人,身体里仿佛住着一个饱经风霜的灵魂。
作者“家产十亿的穷光蛋”推荐阅读《重生之宦海青云道》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S97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