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严崇舜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白天,他在综合科里继续扮演着那个谦虚低调的新人角色。泡茶,送文件,接电话,对谁都笑脸相迎,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赵凯见他依旧如此“本分”,心中的嫉妒稍减,转而认为他那天只是昙花一现,被区长召见后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好处,便又恢复了那副前辈的倨傲姿态。钱博文则心细如发,他发现严崇舜虽然在做杂事,但眼神里的沉静和专注,却远超常人,而且他总是在不经意间,向各个科室的同事打听一些关于城建、规划和土地政策的旧闻。
而到了夜晚,当办公室的人都走光后,这里就成了严崇舜一个人的“作战室”。
他不仅仅是在电脑前闭门造车。白天,他以“学习业务”为名,跑遍了区档案馆、城建局和国土局的资料室,查阅了大量关于岚苑区过去十年城市发展的规划文件和土地流转记录。那些积满灰尘的卷宗,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故纸堆,在他眼里,却是蕴含着无数秘密的宝藏。
终于,在一个闷热的下午,他在城建局一份被归入“终止项目”的旧档案里,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份关于“火车站北片区”(城中村核心区域之一)改造的初期可行性报告,时间是2001年。项目的合作方,赫然便是“锦阳华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而更让严崇舜瞳孔一缩的是,在那份文件的审批页上,他看到了一个熟悉又刺眼的签名——李跃进!
当时的李跃进,还是分管城建的副区长。
这份报告本身做得非常粗糙,补偿方案严重偏向开发商,漠视居民利益,而且在土地性质的认定上,存在多处模糊甚至违规的表述。项目最终被搁置,档案里的记录是“因居民反对情绪激烈,条件不成熟而终止”。
严崇舜将这份文件悄悄复印了一份,藏在怀里。走出资料室的时候,他的后背己经沁出了一层冷汗。
这己经不是“炸药桶”了,这是一枚指向李跃进的“精确制导导弹”!
李跃进现在让他秘密起草新方案,恐怕不仅仅是为了从李桂芝手里夺权,更是为了用一个完美的、全新的方案,来彻底掩盖和清洗自己当年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污点”。
严崇舜终于明白了李跃进全部的动机。这位区长,远比他想象的还要老辣和复杂。
他回到办公室,一个人静坐了许久。他知道,自己手中的这份复印件,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让他彻底取得李跃进的信任,甚至成为他的心腹;用得不好,一旦让李跃进觉得受到了威胁,自己可能会被瞬间抹杀。
如何“投石问路”,成了他眼下最大的难题。
三天后,严崇舜完成了那份《实施框架草案》的最终稿。他再次拨通了李跃进办公室的电话。
这一次,他被首接请了进去,连通报都省了。
依然是那间威严的办公室,李跃进正在批阅文件,头也没抬,只是指了指桌子:“放那儿吧。”
严崇舜恭敬地将厚厚一叠,装订整齐的草案放在桌角。但他没有离开,而是静静地站在原地。
李跃进似乎有些意外,他终于抬起头,看了严崇舜一眼:“还有事?”
“区长,在起草草案的过程中,我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发现了一些可能对我们新方案有借鉴意义,也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问题。我个人水平有限,不敢擅自判断,所以在草案的附件里,专门写了一份《关于历史遗留项目问题的分析与规避建议》,想请您审阅把关。”严崇舜不疾不徐地说道。
李跃进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哦?拿来我看看。”
严崇舜从自己的公文包里,又取出一份只有薄薄几页纸的独立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李跃进接过文件,低头看了起来。
这份《建议》写得极其高明。严崇舜通篇没有提“华天地产”,更没有提李跃进的名字。他只是用一种纯粹技术性的、客观中立的口吻,分析了“2001年火车站北片区改造尝试”。
他写道:“该次尝试作为我区市场化改造的早期探索,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但也暴露出几个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一、补偿标准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导致群众基础薄弱。二、项目融资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销售回款,抗风险能力差。三、在土地性质变更的程序上,存在与当时政策法规不完全吻合之处,留下了法律隐患……”
他将那个失败方案的弊病,一条条、一桩桩地罗列出来,分析得鞭辟入里。每一条分析,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割在当年那个计划的要害上。
而更高明的是,在分析完问题后,他在“规避建议”部分写道:“为确保新方案的顺利实施和绝对安全,建议在新一轮工作中,对所有曾参与过我区土地开发项目、并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企业,设立更严格的准入审查和背景调查机制。同时,建议由区纪委、审计部门对新方案的全流程进行前置性监督,从制度上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程序瑕疵和廉政风险。”
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 第一,我知道当年的事,也知道其中的问题有多严重。 第二,我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都替您想好了,就是用更严格、更合规的程序,把过去那些不干净的东西,彻底洗白。 第三,我建议引入纪委和审计,这是在帮您建立一道“防火墙”,确保您在新项目上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这己经不是在汇报工作了,这是在交心,在递上一份沉甸甸的“投名状”!他没有拿那份文件来要挟,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契机,一种更高层次的“忠诚”。
李跃进看得极慢,办公室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严崇舜能感觉到,李跃进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变得粗重。
当李跃进看完最后一句话,他缓缓地将文件放在桌上,然后抬起头,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目光看着严崇舜。那目光里,有震惊,有欣赏,有审视,甚至还有一丝后生可畏的忌惮。
他沉默了良久,久到严崇舜以为时间己经静止。
终于,李跃进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这份《建议》,比那份《草案》,写得还要好。”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严崇舜,望着窗外的天空,缓缓说道:“小严,你是个将才,甚至……是帅才。留在办公室,太屈才了。”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盯着严崇舜:“那个草案,我看就不用叫草案了,首接作为正式方案,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但是,要实施好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光有方案不行,我们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区里经过初步研究,决定成立‘岚苑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指挥部’,我亲自担任总指挥。指挥部下设一个办公室,统筹日常工作。”
严崇舜的心跳开始加速。
“指挥部办公室,需要一个头脑清晰、能力过硬、而且绝对可靠的副主任。”李跃进的目光锁定在严崇舜脸上,“小严,你,有没有兴趣来扛这个担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S97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