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丹房悟道
考核结束之后,李明便正式开启了跟随林老学习丹道的历程。
同仁堂后院那座老仓库,承载着岁月深深的印记,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伫立。
当那扇古朴的木门被缓缓推开,“吱呀” 一声,这声音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像是在悠悠诉说着往昔的种种故事。
瞬间,一股浓郁的药香如潮水般扑面而来,那是由无数种药材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独特气息。
其中,有长白山人参所散发的醇厚韵味,那是一种源自深山的质朴与深沉;有宁夏枸杞独有的甘甜,带着塞上江南的温润与滋养;
还有薄荷清爽宜人的清凉,仿佛能驱散心头的燥热,这股混合的香气,让人仿佛一下子踏入了一座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宝库。
靠墙摆放着的不锈钢架子,被擦拭得光亮照人,仿佛能倒映出人影。
架子的每一层都井然有序地码放着玻璃药罐,它们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整齐而肃穆。
罐子上贴着精心手写的标签,字迹工整且刚劲有力,“长白山人参”“宁夏枸杞”“云南三七” 等字样清晰醒目,让人一目了然。
此刻,阳光透过那扇布满灰尘的窗户,丝丝缕缕地洒进来,在药罐上投射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罐子里的药材在这柔和的光线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神秘的光泽,仿佛每一味药材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
在那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原本用于日常加热食物的微波炉,此刻竟被别出心裁地改造成了一座简易的丹炉。
它静静地待在那里,与周围的环境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仔细端详,却又能从其独特的构造中,感受到一种巧妙的心思。
微波炉的显示屏上,贴着一张醒目的黄色便签,便签上用黑色马克笔工工整整地写着 “禁止加热金属” 几个大字。
在便签的旁边,还连接着几条错综复杂的线路,这些线路犹如一张紧密的网,将整个装置巧妙地串联起来。
林老微笑着走上前,向众人介绍道:“这可是用华为智能温控模块精心改装而成的,依靠这个模块,就能精准地控制温度,比起传统的丹炉,可要方便太多了。”
“炼丹这门学问啊,重中之重便是提纯。”
林老一边说着,一边戴上了那副老花镜。虽然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镜片后的眼睛却依旧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动作十分谨慎,拿起电子秤,小心翼翼地称出三钱东阿阿胶,然后轻轻地将其放置在一个洁白如雪的瓷盘之中。
随后,他抬起头,目光投向一旁的人,说道:“你不妨试试用你的吞噬之剑,看看能否将这东阿阿胶里面的杂质完美地剥离出来。”
李明依照所言,稳步走到桌前,伸手稳稳地握住了放置在桌上的青铜药杵。
那药杵触手冰凉且质地坚硬,其上还隐隐残留着一缕淡淡的药香,似是过往研磨药材所留下的独特气息。
他微微闭眼,全神贯注,开始调动起体内那股神秘的灵力。
与此同时,吞噬之剑的能量也顺着他的手臂,如潺潺细流般缓缓流转,最终汇聚到了他的掌心之中。
就在青铜药杵接触到阿胶的那一瞬间,李明脑海里的系统面板像是被触发了机关一般,立刻弹出一条提示:【检测到阿胶(纯度 75%),可消耗 5 能量提纯至 99%】。
“可以。”
李明轻声低语,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坚定。
话音刚落,他便立刻催动灵力。只见那青铜药杵表面微微泛起亮光,紧接着,一股无形且神秘的力量从药杵上蔓延开来,将阿胶严严实实地包裹住。
原本呈现暗褐色、且夹杂着些许杂质的胶块,在这股力量的作用下,开始渐渐发生奇妙的变化。
它的颜色逐渐变得越来越晶莹剔透,仿佛有一层温润的光泽在胶块内部缓缓晕染开来。
而那些原本存在于胶块中的黑色杂质,就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抽离一般,纷纷化作细小的黑灰,簌簌地飘落而下。
“好!好!好!”
林老双眼笑得眯成了缝,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欢喜,情不自禁地用力拍着大腿,满是赞叹地说道,“这可比若溪那丫头第一次的时候强太多了!想当初,那丫头炼制阿胶,结果竟把阿胶炼得漆黑如炭,焦糊的味道弥漫开来,差点没把我的微波炉给烧坏,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说完,老人缓缓转过身,动作透着一股不紧不慢的悠然。
他的目光在书架上轻轻扫过,随后定格在一本线装书上,抬手将其取下。
只见封面上 “简易丹方” 西个古朴的大字苍劲有力,清晰地映入眼帘。
那纸张己然微微泛黄,仿佛岁月的痕迹在上面静静流淌,每一处褶皱都透着历史的厚重与沉淀。
“你呀,先从这个‘清灵散’练起。”
林老说着,将手中的书递给了李明,眼神中满是期许,“这‘清灵散’的炼制,需用薄荷、金银花和灵泉水,工序倒也不算复杂。
待炼成之后,服用下去能起到提神醒脑的功效,对于你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在接下来整整半个月的时间里,李明的生活呈现出一种规律且单调的两点一线模式。
每日,他就在苏家别墅与同仁堂这两个地点之间往返奔波。
苏家别墅那是苏家人居住的府邸,建筑风格或许尽显奢华,而同仁堂则是声名远扬的中医药店铺,承载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不知苏清月从何种渠道了解到李明需要频繁地运送各类药材,这位心思细腻的人特意吩咐他人,为李明配备了一辆独具特色的雅迪电动车。
这辆电动车可不一般,它带有一个能够精准控制温度的保温箱。
更为显眼的是,车身上还印着苏氏集团的标志,彰显着其背后的不凡来历。
这个保温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所具备的精准温度控制功能,有力地保障了药材在运输过程中,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会出现变质的情况,从而确保了药材的品质不受影响。
李明将自己全身心毫无保留地投入到炼丹这一高深的技艺之中。
每一天,他都专注地对着那本《简易丹方》反复琢磨、深入研究。
在经验丰富的林老悉心且耐心的指导下,李明从最初接触炼丹时的手忙脚乱,面对各种复杂操作和突发状况时的不知所措,逐渐成长为后来能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地应对炼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在长期的实践与学习过程中,他渐渐熟练地掌握了火候的精准控制。
他深知,火候对于炼丹而言,就如同航行中的指南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何时应当加大火力,让炉内的温度迅速攀升,促使药材之间更快速地发生反应;何时又该减小温度,让反应在温和的环境下稳步进行,这些微妙的变化他都能精准把握。
同时,他对各种药材的特性也了如指掌。
他清楚地了解到每一种药材在不同温度下所发生的细微变化,无论是质地的改变,还是药性的转化,都逃不过他敏锐的观察力。
终于,当第一炉清灵散成功炼制完成的时候,李明激动得难以自己,差点兴奋地跳了起来。
只见那淡绿色的药粉,精致地盛放在洁白无瑕的瓷瓶之中。
在明媚的阳光下,药粉泛着柔和且神秘的微光,仿佛在诉说着它诞生的不易。
同时,一股清新宜人的香气从瓷瓶中缓缓散发出来,只要轻轻闻上一口,便能让人顿感精神为之一振,仿佛浑身的疲惫都在瞬间消散。
就在这时,系统面板适时地弹出提示:【成功炼制一品丹药,获得 20 能量,解锁中级提纯术】。
若溪恰好放学归来,她一迈进家门,目光瞬间就被桌上摆放的药瓶吸引。
只见她快步走上前,满心欢喜地捧起药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一边喊着一边拿起手机拍照:“爷爷爷爷,你快过来看呀!李明炼出来的清灵散,居然比我炼的还要亮呢!”
听到若溪的呼喊,林老缓缓从里屋走了过来。
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捻起一点药粉,轻轻放在鼻尖,细细地嗅着那独特的药香,随后又从一旁拿起放大镜,对着药粉仔细观察了一番。
片刻之后,林老微微皱起了眉头,缓缓说道:“嗯,从整体上来看,这清灵散炼制得还算可以。
不过,在火候的把控上,还是稍有欠缺,差了整整三秒。
下次你用微波炉炼制丹药的时候,一定要紧紧盯着你的小米手环计时,精确到每一秒,只有这样,才能够炼出品质更上乘的丹药。”
李明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林老的话,默默将其记在了心里。他深知,炼丹这门技艺,容不得丝毫马虎,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丹药的成败与品质。
就在即将出发前往那神秘莫测的秘境的前一天,平日里对李明关怀备至的林老,一脸郑重地将一个略显陈旧的帆布包,稳稳地塞到了李明的手中。
林老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这包里装着三十份清灵散的药材。
清灵散这药,在关键时刻能让你灵台清明,恢复些许精力。
你此番前去秘境,情况复杂多变,带着这些药材,说不定在某些危急关头或者需要调养自身的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
话罢,林老顿了顿,又伸手往包里摸索了一阵。
只见他缓缓拿出一个仅有巴掌大小的银鼎,那银鼎造型古朴,鼎身上清晰地刻着 “同仁堂” 三个字,每一处线条都流畅自然,工艺十分精湛,一看便知是精心打造之物。
林老轻轻着银鼎,继续说道:“还有这个,这可是个宝贝,是迷你丹炉。
它设计得极为巧妙,哪怕是在外面条件艰苦的地方,只要有充电宝就能加热。
有了它,你在秘境中若有需要,便能自行炼丹,极大地增加你在秘境中的生存保障。”
李明双手紧紧地抱着帆布包,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一股暖流自心底缓缓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
他心里明白,这帆布包里所承载的,远远不只是那三十份清灵散的药材和这小巧精致的迷你丹炉,更是林老对他深深的期望,以及如同长辈般无微不至的关爱。
(http://www.220book.com/book/S9V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