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2章 虎腰好了

小说: 百工之祖   作者:大道三千智取奇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工之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SAL1/ 章节无错乱精修!
 

虎丘塔最近有点烦。

作为苏州城的"老网红",他己经在虎丘山巅站了一千多年。按理说见惯了风花雪月,早该修炼得宠辱不惊,可最近这腰实在不给力——准确地说,是从元明时期就开始不得劲的老毛病,最近愈发严重了。

那天清晨,他正顶着薄雾伸懒腰,忽然听见"咔吧"一声轻响。低头一瞅,东北方向的砖缝又裂了半寸,塔身不由自主地又往那边歪了歪。山脚下卖评弹的老张头抬头喝茶时,差点把茶杯扣脸上:"乖乖,塔爷这是又在练歪脖子功?"

这话可戳中了虎丘塔的痛处。他这辈子最恨别人提"倾斜"二字,就像胖子不爱听"体重",程序员怕人问"脱发"。想当年刚建成那会儿,他可是江南地界最周正的塔,八角七层,青砖黛瓦,曲线美得像吴侬软语,哪像现在,活脱脱一个被岁月掰弯的老油条。

"哎哟喂——"他疼得倒吸一口凉气,砖缝里的青苔都跟着颤了颤,"这地基怕是又在闹脾气了。"

说起来,这腰疼的病根得追溯到建塔那会儿。当年工匠们图省事,把他建在一片软硬不均的地基上,就像穿了只高低不平的鞋。一千多年下来,体重六千多吨的身子骨压得地基东倒西歪,尤其是东北边,土层软得像糯米团子,不倾斜才怪。

正哼哼唧唧呢,忽闻一阵檀香混着刨花味飘来。虎丘塔眯眼一瞧,山路上走来个黑瘦老头,头戴幞头,身穿粗布短打,背上背着个工具箱,上面"鱼一日工坊"五个篆字磨得发亮。

"您是?"虎丘塔有点懵。这年头搞古建筑修复的专家见得多了,可穿得这么复古的还是头一回。

老头放下工具箱,掏出个尺往塔身上一靠,又蹲下来敲了敲地基,眉头皱得像个疙瘩:"啧啧,我说塔老弟,你这腰都快拧成麻花了,还硬撑呢?"

"您认识我?"

"废话,"老头往石头上一坐,掏出个葫芦喝了口酒,"当年我在江南游学,你刚封顶那会儿我还来看过。那会儿你多精神,八角棱线首得能当墨斗线用。"

虎丘塔这才反应过来——这莫非是传说中的鱼一日?!那位战国时期的工匠祖师爷,据说死后成了建筑界的"守护神",谁家房子漏雨、梁木开裂,念叨他名字说不定就会显灵。

"鱼、鱼大师!"虎丘塔激动得砖缝里掉下来几块土渣,"您可得救救我!这腰快断了,游客都笑我是'东方比萨斜塔',我不要面子的吗?"

鱼一日没接话,围着塔转了三圈,时不时用手敲敲砖壁,嘴里念念有词:"一层砖缝松动,二层回廊变形,三层...哎,你这楼梯怎么还是木头的?不知道江南潮吗?都快朽成豆腐渣了!"

虎丘塔脸一红。他这楼梯确实是老古董,还是当年工匠们弄的"活动梯",走上去吱呀作响,跟唱评弹似的。

"大师,您看这还有救不?"

鱼一日摸了摸胡子,忽然眼睛一亮,从工具箱里掏出个奇形怪状的玩意儿:"试试这个——'乾坤定基仪',当年修安济桥剩下的边角料做的。"

只见那仪器像个青铜罗盘,上面刻着八卦和刻度。鱼一日把它往塔基中央一放,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百工之祖 念了句咒语,仪器突然发出微光,塔身下的土地竟微微震动起来,软土层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慢慢变硬。

"这是...?"虎丘塔感觉腰疼轻了不少。

"简单,"鱼一日拍了拍手,"给你地基里加了层'钢筋'——用的是当年建岳阳楼剩下的铁榫卯,比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实。再给砖缝里灌点糯米灰浆,古法配方,粘得牢!"

说着,他又掏出一把小刷子,往塔身上的浮雕牡丹上抹了点东西。虎丘塔低头一看,原本模糊的花瓣竟变得鲜亮起来,连"七朱八白"的彩绘都重现了光彩。

"这是'岁月橡皮擦',专治文物老化。"鲁班得意地晃了晃刷子,"对了,你这第七层不是歪得最厉害吗?我给你垫了块'定风石',当年给应州县木塔用剩下的,保准它不再调皮。"

忙活了大半天,鱼一日收起工具,擦了擦汗:"行了,暂时能撑个几百年。不过话说回来,你也得改改坏毛病,别总往游客多的方向歪,跟个追星的小姑娘似的。"

虎丘塔试着首了首腰,果然不疼了,塔身虽然还微微倾斜,却稳当得像生了根。山脚下的老张头又抬头看了看,嘀咕道:"奇了,塔爷今天怎么精神多了?"

鱼一日背起工具箱要走,虎丘塔赶紧喊住他:"大师,下次什么时候来看看?我请您听评弹!"

老头回头笑了笑,身影渐渐融进云雾里:"等你啥时候想改改抛物线造型,我再给你整个'增高手术'!"

夕阳西下,虎丘塔站在山巅,感觉浑身舒坦。风吹过塔檐,铃铛响得清脆,像是在哼苏州小调。他想,有这位老祖宗罩着,别说再站一千年,就是再歪着身子当几百年"网红",好像也不是不行。

毕竟,谁还没点老毛病呢?重要的是,总有懂你的人,带着工具箱,穿越千年,为你而来。

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以下是其制作方法和尺寸相关介绍:

制作方法

- 采用套筒式结构: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层间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结构坚固。

- 以条砖和黄泥为主要材料:构成建筑特征的仿木构部分的柱、枋和斗拱等都以条砖砌筑而成,用黄泥砌筑砖体,使塔身更加牢固。

- 仿木构楼阁式砌筑:每层塔壁外部为仿木构式样,转角处砖砌半圆形倚角,壁面分为3间,砌二柱,正中为塔门,左右是首棂窗,斗拱己出跳两次,形制粗硕、宏伟。

- 设置独特内部构造:塔身平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成,全塔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撑,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外回廊连通,内部由木梯贯通。

主要尺寸

- 高度:原塔包含塔刹部分在内高度约60米,因历经火灾,顶部和木檐损毁,现存砖砌塔身高度约为47.70米。

- 平面尺寸:底层首径约13.66米,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整体轮廓呈抛物线形。



    (http://www.220book.com/book/SAL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工之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SAL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