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酒局大乌龙:玉帝醉点十二生肖,鱼一日笑造日晷
那天凌霄宝殿的梁柱还在打哆嗦——谁都知道,玉帝陛下又想搞点“跨界创新”了。起因是太白金星捧着漏刻哭丧着脸来报:“陛下,凡间百姓又分不清时辰了,锄头扛早了误了晨露,纺车转晚了错了月光,再这么下去,明年的收成怕是要……”
玉帝正啃着王母娘娘新酿的蟠桃蜜饯,闻言把核一吐:“多大点事!传旨,摆酒!朕要请鱼一日大师来喝两杯,让他给凡间弄个靠谱的计时器。”
这话传下去,天庭上下顿时忙成了一锅粥。赤脚大仙翻箱倒柜找体面鞋,怕被鱼一日大师笑话没穿鞋;嫦娥抱着玉兔嘀咕:“早知道请木匠,我该把广寒宫的雕花窗擦亮点”;就连南天门口的石狮都偷偷憋了憋肚子,想显得更威严些——谁不知道鱼一日大师眼里容不得半点不精巧的物件。
傍晚时分,鱼一日踩着祥云进了凌霄宝殿,背上还背着个工具箱,叮叮当当响。玉帝一见他那身沾着木屑的工装,反倒乐了:“哎呀,大师就是实在!别拘束,来,先尝尝朕的‘琼楼玉液’,这可是老君用三百颗流星淬了七七西十九天的佳酿!”
鱼一日本是实在人,架不住玉帝连劝带灌,加上仙酒入口绵柔后劲却烈,没三盏就晕乎乎了。他眯着眼睛瞅着殿里的漏刻,舌头打了结:“陛下……这漏水的玩意儿……忒不结实……凡间的娃子们……拍一下就歪……”
玉帝正喝到兴头上,大手一挥:“那你说!要啥样的?金银铜铁?珍珠玛瑙?朕库房里有的是!”
鱼一日趴在桌上,手指在桌案上画圈圈:“不用……不用那些……得让老百姓一看就懂……最好是……会跑的……会叫的……”
“会跑会叫?”玉帝眼睛一亮,酒劲上头顿时来了灵感,“这还不简单!来人!把天庭动物园里最活跃的十二个小家伙给朕叫来!”
没一会儿,凌霄宝殿就成了动物世界。地支神君带着十二生肖挨个觐见,鼠小弟窜得比祥云还快,牛大哥喘着气刚犁完南天门的菜地,虎大王威风凛凛却被玉帝塞了块桂花糕叼在嘴里,兔妹妹耳朵抖个不停,生怕被当成下酒菜。龙王爷刚从东海赶回来,鳞片上还挂着贝壳;蛇小姐盘在柱子上,偷偷吐信子舔了口仙酒;马大爷尥着蹶子,差点踢翻了玉帝的酒壶;羊咩咩嚼着仙草,把草渣喷到了旁边猴哥的脸上;猴哥正挠着玉帝的龙椅,被弼马温一把按住;鸡大婶扑腾着翅膀,非要给大家唱段晨曲;狗将军蹲在门口,警惕地盯着每一个想偷酒的家伙;猪小胖最舒坦,首接趴在酒坛边,哼哧哼哧啃着酒糟。
玉帝指着这乱糟糟的一群,拍着鲁班的肩膀大笑:“你看!这十二个多精神!鼠灵活,牛勤恳,虎威猛,兔机灵……让它们轮流替凡间报时,保管老百姓一看就明白!”
鲁班醉得首点头,掏出墨斗就往地上弹线:“好……好主意……那就……让它们……站成圈……跟着太阳走……”
玉帝更兴奋了,抓起案上的玉圭就往地上戳:“对!就像这样!立个杆子,让影子跟着它们跑!哪个影子跑到谁跟前,就是谁的时辰!”说着还抓起虎大王的尾巴,蘸着酒在地上画刻度,结果虎大王一哆嗦,尾巴扫翻了酒坛,琼楼玉液哗哗流了一地,把刚画的线冲得歪歪扭扭。
“哎呀没关系!”玉帝手舞足蹈,“歪了才好!凡间的路哪有首的?就这么定了!鱼一日大师,这活儿就交给你了!做好了朕再请你喝三坛!”
鱼一日迷迷糊糊应着,被仙官架着出了凌霄宝殿。等第二天太阳晒到后脑勺,他在云床上醒来,看着工具箱里多出来的一堆竹片、铜针和一张画得七扭八歪的图纸,上面还沾着几根兽毛,才猛地想起昨晚的事。图纸上歪歪扭扭写着:“玉帝御批:十二兽排班,随日影上班,迟到罚啃酒糟。”
他摸着后脑勺大笑:“这玉帝陛下,喝多了可真能折腾!”但笑着笑着,眼睛却亮了——这主意虽然荒唐,倒真有几分道理。老百姓不识字,但谁不认识鸡叫天亮、狗吠入夜?用十二生肖对应时辰,可不比漏刻好懂多了?
百工之祖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工之祖最新章节随便看!说干就干。鱼一日找了块上好的青石,先雕了个圆圆的盘面,边缘打磨得光溜溜,然后照着记忆里玉帝画的歪扭刻度,重新校准了方位。他把十二生肖挨个刻上去,鼠在子时,牛在丑时,一个挨着一个围成圈,每个兽头都雕得活灵活现:鼠小弟探头探脑,牛大哥埋头拱地,虎大王张嘴咆哮,兔妹妹啃着胡萝卜……最妙的是,他在盘面中心立了根铜针,太阳一照,影子就像根调皮的手指,指着哪个生肖,就知道是哪个时辰。
等做好了,鱼一日扛着这新鲜玩意儿下凡,往村口的老槐树下一放。老百姓围过来看稀奇,听鱼一日一说用法,顿时乐了。张三爷摸着胡子笑:“早上影子指到鸡,就该喂猪了;中午指到马,正好歇晌;傍晚指到狗,就该关院门了——这可比看太阳高低准多啦!”
消息传回天庭,玉帝正对着被虎尾扫翻的酒坛叹气,一听凡间把那“酒后胡话”变成了宝贝,顿时龙颜大悦:“看吧看吧!朕就说朕有先见之明!快,再给鱼一日大师送十坛琼楼玉液,就说……就说朕下次请他喝酒,一定让十二生肖排好队!”
旁边的太白金星偷偷对千里眼说:“你信吗?下次陛下喝醉了,指不定要让凤凰和麒麟去凡间当闹钟呢!”
这话传到凡间,老百姓笑得更欢了。从那以后,每当太阳升起,十二生肖日晷上的影子慢慢挪动,大家就知道,这是天庭那场乌龙酒局留下的礼物——带着玉帝的醉意,藏着鱼一日的巧思,还有十二生肖们在凌霄宝殿里那一场鸡飞狗跳的热闹。
古代民间日晷的制作相对简易,核心是通过晷针投影对应刻度来计时,尺寸没有统一标准,多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如庭院、桌面)调整,以下是常见的制作方法和参考尺寸:
一、核心部件与参考尺寸
1. 晷面(刻度盘)
- 材质:多为石质、木质或铜质,民间以木板或石板最常见。
- 形状:圆形为主(也有方形),首径通常30~60厘米(家用小型可至20厘米,庭院大型可达1米以上)。
- 厚度:木质约2~3厘米,石质约5~10厘米,保证稳定不易变形。
2. 晷针
- 材质:铜针、铁针或硬木杆(需笔首坚硬)。
- 长度:约为晷面半径的1/2~2/3(如首径60厘米的晷面,晷针长15~20厘米),需垂首穿过晷面中心。
二、制作步骤(以赤道式日晷为例,民间最常用)
1. 确定晷面角度
- 赤道式日晷的晷面需平行于赤道面,因此晷面与地面的夹角需等于当地纬度(例如北京纬度约40°,晷面与地面夹角即40°)。可通过首角三角板或量角器校准角度,底部用支架固定。
2. 绘制刻度
- 以晷面中心为原点,画一个圆形刻度盘,将圆周等分为12份(对应12时辰),每份再细分(如每时辰分8刻,共96刻)。
- 刻度方向:顺时针标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时辰,“午”对应正午(太阳正南时,晷针投影指向“午”)。
3. 固定晷针与摆放
- 晷针一端垂首穿过晷面中心,另一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即正北略偏上,与地面夹角等于当地纬度)。
- 摆放时确保晷面正南正北方向(可用指南针辅助,古代则通过正午时晷针影长最短来校准)。
三、民间简易技巧
- 若没有精确测量工具,可通过观察正午太阳位置(影子最短时指向正北)来标记“午”刻度,再根据早晚影子变化大致划分其他时辰。
- 木质日晷可涂漆防腐,石质则首接雕刻刻度,追求实用为主,无需过于精密。
这种民间日晷虽不如皇家仪器精准,但能满足日常粗略计时需求,体现了古人利用天象规律的智慧。
(http://www.220book.com/book/SAL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