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2日上午,维多利亚港的晨雾还没散尽,老牌富豪们的会议室里己弥漫着焦虑的烟味。电子屏上滚动的汇率数字像一把钝刀:100元央行数字人民币兑换789元港币、987元澳门元。坐在首位的李老先生捏着刚打印的港币走势图,指节泛白——三个月前还能换120元人民币的港币,如今像泄了气的气球,连自家码头的租金都开始收人民币了。
“去深圳考察的人回来说,”旁边的张老板把咖啡杯重重墩在桌上,“他们办公司营业执照只要22分钟,个人业务五分钟搞定,玄武系统连复印都不用排队。咱们这儿呢?上周我侄子想注册个科技公司,光核名就跑了三趟,还被窗口办事员刁难‘年轻人别好高骛远’。”
深圳云顶壹号别墅的露台上,沈诗涵正看着实时传来的港企撤离数据。王丽娜递来份户型图,800平别墅的估价单上写着“相当于维多利亚港同地段12套公寓总价”,备注栏里标着“含光伏年收益18万+无土栽培分红9万”。“昨天有个香港富豪想加钱买这套,”她指着露台的智能菜园,“说‘在香港守着贬值的房产,不如来深圳当“发电房东”’,结果被咱们的销售拒绝了——现在云顶别墅只卖给‘能为科技园区创造价值的人’。”
屏幕上弹出深圳政务大厅的监控画面:穿西装的创业者刷脸进入,玄武系统的全息指引自动生成材料清单,22分钟后,崭新的营业执照从智能窗口弹出,办事员还笑着递上“企业服务包”,里面有免费的税务咨询和园区入驻指南。对比之下,维多利亚港的政务大厅里,排队的人龙拐了三个弯,窗口的玻璃上贴着泛黄的“办事须知”,连复印机都贴着“自备零钱”的纸条。
“他们的问题不是港币贬值,是‘时代变了还在穿旧鞋’。”沈诗涵望着深圳湾的金融中心,星辰金融公司的大厦顶着光伏穹顶,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数据在楼体上流动,“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是‘效率’和‘信用’,深圳22分钟能办完的事,香港要等一个礼拜,资本自然用脚投票。你看云顶别墅的升值,靠的不是地段炒作,是每块光伏板都在创造价值,每套别墅都连着科技产业链,这种‘有根基的贵’,比香港的‘泡沫价’扎实多了。”
王丽娜翻出香港媒体的报道,标题全是“老牌富豪资产缩水30%”“产业外迁潮席卷维多利亚港”。有记者采访退休的海关关长,老人叹着气说:“当年咱们嘲笑深圳是‘文化沙漠’,现在才发现,人家的玄武系统比咱们的老规矩高效十倍。年轻人都去深圳开公司了,谁还留在香港看咱们这些‘古董’办事?”
中午时分,深圳云顶别墅区的业主群里,有人晒出电费单:800平别墅的月电费126元,卖电收益却有1580元,附言里写着“在香港买套小公寓的钱,在这里能买别墅还赚电费,这账谁都会算”。而维多利亚港的业主论坛上,满是“抛售房产换人民币”的帖子,有人算过账:一套香港半山豪宅的年物业费,够在云顶别墅支付三年的“发电维护费”。
沈诗涵合上电脑时,阳光正好照在云顶别墅的光伏板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她想起十年前第一次去香港,惊叹于维多利亚港的繁华,如今再看,才明白“繁华”从来不是静态的风景,是像深圳这样,永远在生长、在迭代、在用科技给生活“做加法”。
远处传来科技园区的试车声,搭载玄武芯片的新能源汽车驶往港口,车身上的“深圳制造”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沈诗涵知道,当维多利亚港的老牌富豪还在纠结港币汇率时,深圳早己用效率和创新,把“国际金融中心”的头衔,变成了刻在城市基因里的能力——就像云顶别墅的地基,深扎在科技与实干的土壤里,任风雨来袭,自有定数。
(http://www.220book.com/book/SAY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