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大捷,为江东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曹操在权衡利弊之后,果然没有立刻对江东用兵,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消化刚刚到手的荆州北部七郡上。
天下,暂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周瑜没有浪费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他就像一个永动机,在回到吴郡的第二天,便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他利用从江夏缴获的大量钱粮,以及江东钱庄提供的雄厚资本,开始在江东大展拳脚。
格物院,得到了最大力度的投入。
更多的工匠被招募,更多的图纸被周瑜拿了出来。
新式的百炼钢刀和连弩,开始成建制地装备全军。
“破浪号”战船的生产线,被扩建了三倍,鄱阳湖水师基地的规模,也日益壮大。
扫盲学堂,在江东各郡县全面铺开,无数的平民子弟,第一次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整个江东,在他的治理下,就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军事、经济、文化,都在以一种让世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飞速发展。
江东的实力,每一天都在变强。
这一日,周瑜正在书房,批阅着各地送来的文书。
影月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身后。
“主公。”
“说。”周瑜头也不抬。
“‘暗月’从荆州传来最新密报。”影月将一份竹简,放到了周瑜的桌案上。
周瑜这才放下手中的毛笔,有些好奇地拿起了竹简。
自从他攻破江夏后,荆州那边的刘备,就一首很低调,没什么大动作,怎么今天突然有急报传来?
他展开竹简,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
竹简上的内容,很简单。
说的是,寄居在新野的刘备,因为曹操大军压境,而荆州本地士人又不愿归附于他,导致他麾下缺少一个能为他擘画全局的顶尖谋士。
他的军师徐庶,因为母亲被曹操所擒,无奈之下,只能辞别刘备,前往许都。
但在临走之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一位奇才。
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能,若是能得到他,便可得天下。
而刘备,在听了徐庶的推荐后,竟然不辞辛苦,亲自带着关羽、张飞,三次前往南阳卧龙岗,一间小小的茅庐之中,去拜访这位名士。
最终,以其诚意,成功打动了对方,请其出山相助。
周瑜的目光,落在了竹简的最后。
那里,清清楚楚地写着那位名士的名字。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
周瑜的瞳孔,猛地一缩。
来了。
他终究还是来了。
那个在原本的历史中,与自己纠缠一生,最终在赤壁,上演了那场流传千古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宿命对手,终于,还是登上了这个乱世的舞台。
周瑜放下竹简,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慌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期待。
就像一个独孤求败的绝顶高手,终于等到了一个,可以让他全力以赴的对手。
诸葛亮……
孔明……
他当然知道孔明给刘备规划的“隆中对”。
先取荆州,再占益州,与江东孙权结盟,共同对抗北方的曹操,待天下有变,则兵分两路,北伐中原。
这是一个何等宏伟,又何等精准的战略构想!
若是没有自己这个穿越者,历史,或许真的会按照这条轨迹走下去。
但是现在……
周瑜睁开了眼睛,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对不起了,卧龙先生。
这个剧本,恐怕要改一改了。
你想要荆州?
不好意思,那是我为江东准备的囊中之物。
你想要联合孙权?
更不好意思,孙权是我的主公,更是我的兄弟,他的一切决策,都要先问过我周瑜。
至于赤壁……
周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冽的弧度。
这一世,我江东有坚船利炮,有猛火油,有远超这个时代的科技。
你就算能借来东风,又能奈我何?
“孔明啊孔明,”周瑜看着窗外,喃喃自语,“我很期待,与你的交锋。”
“但是,这一世,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周瑜!”
他重新坐首了身体,目光再次落到了那副巨大的天下舆图之上。
北方的曹操,西边的刘备和诸葛亮。
一个虎,一个龙。
而他周瑜,和他身后的江东,就是那头盘踞在长江之上,即将展翅高飞的,凤!
龙争,虎斗,凤鸣!
这个大时代,因为他的到来,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两个字。
“荆州。”
然后,他将这张纸,递给了身后的影月。
“传令‘暗月’,将我们监视的重心,放到荆州,放到新野,放到那个叫诸葛亮的身上。”
“我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是。”影月接过纸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书房之中。
周瑜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外面,阳光明媚,春暖花开。
而他,周瑜,己经准备好了。
倒悬的天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SB3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